99.999%的人都在假裝學習巴菲特:中國缺“股神”嗎?

文/財經雜壇

99.999%的人都在假裝學習巴菲特:中國缺“股神”嗎?

每年的這個時候,遠在萬里之外的一個老人總會引起眾多中國媒體的關注——巴菲特股東大會。

伯克希爾公司88歲的董事長巴菲特在全球的投資市場像神一樣存在,一如籃球場上的符號——喬丹。當全場人高舉雙手,齊聲呼喊巴菲特的名字,你一定渾身都會起雞皮疙瘩。

中國人對財富的嚮往更讓巴菲特成為眾多投資人偶像,甚至為了與其吃頓飯都要花上1820萬元,作為入場券。2017年巴菲特的私密飯局就拍出了這個價。中國步步高創始人段永平、中國“私募教父” 趙丹陽、天神娛樂董事長朱曄等都曾以不菲的價格享受了與“股神”面對面吃飯的機會。

但99.999%的人是不是為了“逼格”假裝學習巴菲特?很有可能。

這裡絕非說全球只有一個伯克希爾公司董事長巴菲特,而是在討論一個尷尬的話題,中國很難產生巴菲特,或者說目前肯定出來巴菲特。

99.999%的人都在假裝學習巴菲特:中國缺“股神”嗎?

難道不是嗎?如果說“股神”稱號,那麼中國股市缺少“股神”?

在中國股市裡,絕大多數人都聽說過王亞偉——曾經的“公募一哥”。他率華夏基金在5年內產出748.90%的總回報,成為業界神話,他也被譽為“中國最牛的基金經理”。但由於他操作風格過於果敢,2016年旗下基金表現令人唏噓,他掉下神壇。

“濃湯野人”林廣袤,2010年600萬元多棉持倉3萬手賺220倍到13億,2011年1億元空棉1萬手賺7億,被稱為棉花奇人。2012年再入市場,虧損7億,此後,暫退出期貨,在華山修行。

更有名的恐怕非徐翔莫屬。他曾被“私募一哥”,人稱“寧波漲停板敢死隊”總舵主,17歲帶3萬入市炒到40億,曾經管理數百億元資產“傲視群雄”。但2015年涉嫌操縱證券市場、內幕交易被抓,一代投資神話就此落幕。

日前,又一個小“股神”隕落了。證監會公佈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廖英強利用其知名證券節目主持人的影響力,在其微博、博客上公開評價、推薦股票,在推薦前使用其控制的賬戶組買入相關股票,並在薦股後的下午或次日集中賣出。決定對廖英強沒收違法所得4310多萬元,並處8620多萬元罰款。

99.999%的人都在假裝學習巴菲特:中國缺“股神”嗎?

一個個股神崛起,又一個個隕落。估計巴菲特老爺子即便來了A股,十有八九會鎩羽而歸。這裡有必要強調一下,巴菲特做的中國石油和比亞迪,都是在中國香港證券市場,而非A股。

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是基於企業價值分析的長期投資,有章可循。但A股市場投機味道未改,一大批股評人都在以K線、MACD等技術指標來衡量股票的潛在成長空間。

巴菲特表示,在市場發展的早期,會有這樣的趨勢,就是新興市場會讓人們變得更投機。中國市場其實一直有像賭場的這種特性。當人們看到周圍的人富起來,就都想投入其中投機賺錢。他們會更願意去投機而不是心平靜氣進行長期平穩的投資。而當市場變得很熱時,很多的新發股票都漲的很好,很多人都會被吸引進來開始投機,進行賭博。他覺得這是美國過去的一個教訓,而中國現在作為一個較新興市場,現在當然也有很多股民參與。

99.999%的人都在假裝學習巴菲特:中國缺“股神”嗎?

值得一提的是,A股裡能像貴州茅臺、格力電器,這兩隻長期大牛的股票屈指可數。而美國證券市場長期的大牛、長期的價值投資,讓投資者賺的缽滿盆滿也並非新聞。

這種奇怪的現象也從一個層面說明了,在中國證券市場除了絕大多數都嘴上喊著價值投資,但心裡都在想著明天早上賺到1千萬的夢想催生了畸形的“割韭菜”投資理念。另一方面,中國證券市場也很難提供幾個像樣的價值投資的股票,企業的業績真的經得住長期的考驗。

99.999%的人都在假裝學習巴菲特:中國缺“股神”嗎?

或許有人會說,這是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必經階段。那請想辦法讓這種階段能儘快走完,或者在沒走完之前,別再炒作巴菲特了。沒意思,這裡都在割韭菜,就看誰成為韭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