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近代中國的復興之路這麼艱難?

電商超級美工

鴉片戰爭以來的中國近代,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爭史。

但是相比於其他國家,中國的重生之路顯得尤為艱難,特別是同樣經歷幾百年閉關鎖國的日本,只用了十幾年就從被侵略轉化成年輕的侵略者加入列強行列,完成了華麗蛻變。

那麼,到底是什麼讓中國的復興之路變得如此艱難?是什麼因素在阻礙中國重新崛起?“靜Yes”認為有以下幾個因素:

1、中國各階層反射弧太長

雖然從1840年鴉片戰爭就進入近代,中國就開始被迫捲入世界資本主義的大潮之中,但是上到皇帝,下至黎民,對這一大趨勢都視若無睹。作為最高統治者的道光皇帝更是將鴉片戰爭的失敗等同於和周邊藩屬國的普通失敗,全然不知清政府即將面臨的巨大威脅。

普通民眾更是如此,五口通商對百姓的影響微乎其微。可以說社會各階層對鴉片戰爭的看法要比現代人淡定得很,這決定了他們會繼續渾渾噩噩下去。

而沒有從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獲得目標利益的英國也亟不可待地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都城北京被佔領,圓明園被燒,北方數百萬領土被割佔,清朝的地主階級才猛然驚醒。

隨即地主階級開始了洋務運動,但在甲午戰爭中徹底破產。

相比於地主階級,資產階級的覺醒更晚,由於受到資本主義和地主階級的擠壓,中國的資產階級發展緩慢,也決定了它只能在洋務運動失敗後才登上歷史舞臺。

而無產階級雖然比資產階級出現更早,但是登上歷史舞臺的時間更晚。

幾個階級的輪番登場,註定了近代中國的復興是一場漫長的接力跑。

2、中國屢戰屢敗,復興希望不斷被打壓

一般,當一個國家開始民族復興時,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成績,這些成績最直觀的反映就是可以打贏一場或者幾場戰爭。比如日本明治維新後,先是侵佔臺灣訛詐清朝,然後入侵朝鮮在甲午戰爭中擊敗清朝,後在日俄戰爭中擊敗沙俄,確立了自己的列強地位。

而中國近代首先就是從戰敗中開始的,然後一敗再敗。先是太平天國打得清朝只剩一口氣,然後第二次鴉片戰爭喪權失地。好不容易搞了30年洋務運動,一次甲午戰場失敗全部歸零。正準備來次變法救亡圖存,一場八國聯軍侵華徹底回到解放前。

民國更甚,列強紛紛扶持軍閥展開混戰,其後的日本侵華戰爭更是讓中國傷亡慘重。

中國需要一場真正的勝利來提振民族復興的信心,進而徹底實現民族復興,但這樣的機會始終沒有等到。

中國近代史,就是屢戰屢敗的屈辱歷史。

3、列強從不希望中國強大

和前朝臥薪嚐膽就可以實現復興和崛起不同,清朝遭遇到了“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即被迫捲入世界資本主義的大潮中。

而在大潮中,中國是典型的弱勢群體,從北捲入那一刻起,就以列強商品傾銷市場和原料產地的身份出現。

所以,列強不希望中國強大起來,因為中國如果強大首先會讓列強少一個巨大市場,同時多一個競爭對手。所以列強無不全力打壓中國的發展。

除了輪番侵略中國,甚至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列強在二十世紀的1919年,一度對中國進行了10年的武器禁運,以此限制中國軍工的發展。

幸運的是,在經過了100多年的屈辱後,中國終於在無產階級的領導下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新國家!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Yes

近代中國落後於東西方各主要國家,這是歷史事實。有一點我們也必須要承認的就是近代中國不管是哪一個階級實際上都為近代中國的復興做出過努力,只是有的成功,有的失敗了。從1840年開始算起,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一百多年的歷史,中國各階級都在尋求復興中國的真理,不過這個復興的過程現在看起來是多麼的艱難。

鴉片戰爭爆發後,腐朽的帝國體制不堪一擊,道光帝可能也不清楚帝國到底實力如何,天朝的美夢在英國人的槍炮聲中灰飛煙滅。此後,道光帝通過割讓島嶼、賠款、開放通商口岸的的方式來實現與英國人之間的和平,在道光帝的心目中,只要英國人不打到北京,影響都無所謂,而且在道光帝的上諭當中,割讓香港島被認為是賜予洋人的。所以,鴉片戰爭後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前二十年,中國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雖然林則徐等人也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案,但是成效不大。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中國人第一次被真正打疼了,因為首都都被打丟了,這也是清朝第一次失去國都。咸豐帝死後,清廷在兩宮和恭親王的主導之下開啟了洋務新政,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建立海軍,開辦工廠,前後歷時二十多年,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甲午戰爭的慘敗讓中國立刻變回了原形。

鴉片戰爭後,維新派和革命派開始興起,不過剛開始有影響力的是維新派,因為在步驟和溝通上面出了問題,所以維新派在戊戌變化中很快就失敗了。

其後走上歷史舞臺的是革命派,雖然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王朝,但是最終並沒有實現共和的夙願,北洋政府和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中國的政治與社會仍然是黑暗的。

歷史最終證明,只有社會主義道路是適合近代中國的。


青年史學家

主要原因有兩點,一~對標變更了,二~國際關係複雜了。其實中國這幾十年已經後努力了。要是放在封建時代,咱們現在比對文景之治,康乾盛世是絕對沒問題的。但是咱們現在縱向對比了所有朝代,還得橫向對比所有國家。難度大了。現在國際關係更加複雜了,以前只要國內環境好,基本就能盛世了,其它國家比較難影響到,現在中國作為大國,一有抬頭跡象,全世界都提防打壓。難度大了。


魚蛋Edan

誰說,古代復興就容易啊。西晉末年的五胡亂華亂華,中國可是分裂了三百年,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到西晉統一中國之間的亂世也長達將近100年。還有唐朝末年的亂世,到北宋統一大部分中國,之間的時間也很長。而近代中國的復興之路之所以那麼難,是因為近代的情況要比歷史上任一時期都要複雜,都要不同。以前中國雖然被少數民族入侵過,但那是因為中國發生內亂,他們趁虛而入,並不代表他們的文明比中國強,也不代表他們的科技比中國強。只要中國人團結起來,以中國先進的文明和科技,很快就會強大起來。但近代不同,近代確實是中國的文明和科技遠遠的落在了西方後面。現在中國就是努力的縮小與西方在這方面的差距。以前的復興是國力上的復興,現在的復興是文明的復興。


楓葉男孩說歷史

因為儒家思想浸害中國太深,中國的復興基本上是在受儒家思想教育的人死的差不多了以後,是接受了新興思想教育的第一批中國人承擔了中國的復興之路的。從甲午戰爭前的幾千年,中國都是那幫子思想僵化的孔夫子們在主宰著中國的命運,從甲午戰爭到軍閥混戰的這幾十年是即受到了儒家思想教育又接受過新興教育的那些人在主宰著中國的命運。這批人的思想還是有很嚴重的儒家文化。從軍閥混戰結束到1949這段時間是基本接受的是新興教育的那批人在主宰中國的命運,但這批人還是殘留著一些儒家思想在內。從1949至今,儒家思想在中國人的思維中基本清除。從鴉片戰爭至今這段歷史可以看出,中國的復興其實就是思想緩慢轉變的一個過程。從這段歷史可以看到,越是受儒家思想教育少的取得最後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