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清民(民國)八大家族

在滕州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清末民國時期滕州的八大家族曾經顯赫一時,上通官府撐腰,下有田產商貿,家底殷實,威震四方,號稱滕縣“八大家”,在魯南地區以及全國都有重要影響,對滕州的文化傳承、經濟發展都起到了一定作用,以至於福廕後代,傳承百年。至今他們的後人不論在商界還是其他行業,有很多仍是精英人才。

滕州歷來就是商賈之地。據《山東各縣鄉土調查錄》(民國六年)記載“自津浦路通,滕縣商務極其發達,北連濟南,西接濟寧,南通徐州,遂為山東省南部貿易之集散地”。1919年(民國八年),滕縣商業進入發達階段,在商會的商號就有500餘戶,僅棉紗一項每天銷量30萬噸,鄉下織機有10000餘張。規模較大的商號有運輸公司4家,銀號10家,酒業95家,煙店87家,雜貨鋪80家,京貨鋪15家,油坊82家,這些商號大多都在幾個有名的大家富戶掌控之中。至明清以來,滕縣“八大家”就逐漸凸顯,名震遐邇,特別是清末民國時期,更是成為滕州乃至魯南地區的名門望族。

對於滕縣“八大家”之說,不同時代,叫法不一,眾說紛紜。有的以縣城而言,有的以鄉村而論,有的或城鄉兼說。

滕縣城內“八大家”之說,一般指“徐、黃、張、高、吳、姚、孔、王”八大家族。即:徐蘭州、黃以元、張錦湖、高熙喆、吳樹吉、姚荔泉、孔瘋子(孔慶塘)、王東槐。

八大家族除大量佔有土地外,一般兼有工商業或先人多有功名。如徐蘭舟家族在清代做過山東巡撫,1871年(清同治十年)在縣城開設老得源雜貨店、煙店、醬園、槽油坊、藥房及在夏鎮開設德源雜貨店等8處商號,在徐州、南京、上海、濟南、天津等城市設有分號,一年獲利即買土地20餘頃。黃以元家族在明朝曾被皇帝賜封,外地官員來滕就職要先到黃家拜訪,否則就有丟官之險,晚清又出了幾個舉人、拔貢、秀才。王東槐在1838年(道光十八年)考中進士,與晚清名臣曾國藩同年登科,授官職翰林院檢討,故有“王翰林”之稱。1850年5月,道光皇帝封他為內閣侍讀學士,為皇太子奕詝講學。不久,太子奕詝登基,年號咸豐,王東槐遂成一代帝師。後來,他調至武昌府任道臺,為官清廉,懲辦了不少貪官汙吏,深受廣大百姓稱讚。太平天國的義軍攻打武昌時,他和妻子懸樑自盡。現在市內的的王家祠堂就是為紀念王東槐而建,清末名臣曾國藩親筆題寫的“千古完人”四個大字掛在後殿。王家祠堂已是魯南地區深具北方傳統園林建築特色的民間建築之瑰寶,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滕縣鄉村“八大家”之說,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各有所指。縣城南部有“郗山殷,南山褚,不如夏鎮小葉五”;近城區域有“金倉溝、銀王開、黨家村、魯家寨,還有桑村李二泉”;城西有“大塢張、小塢段、和福楊家也不善”等說法。晚清時期,滕縣鄉村“八大家”一般指兩張、一魯、李、黨、龍、楊、王八個家族,即張崇玉、王開村張鳳閣、魯寨村魯景龍、桑村李二泉、黨村黨金石、嶧莊龍振彪、和福楊姓家族、倉溝王修甫。還有柴胡店張星五、魏莊劉憲三家族,也曾被認為是大家族。

滕縣城鄉“八大家”有官有勢,生意興隆,掌握著生殺予奪之權,有官府撐腰,設有武裝保鏢,私設公堂,魚肉鄉里。全縣80%以上的土地都在他們手中。王開的張良弼是元末湖廣行省參知政事。大塢村張家,在明代出過布政司。高廟王家出了三個御史,蓋村王東槐教過咸豐皇帝,加封過太師少保銜。郗山殷家當過清朝的外務,和福楊家中過進士等。

清朝末年,滕縣城鄉“八大家”投入工商業資本額佔全縣的90%以上,魯寨魯景龍家族1844年(清道光24年)在縣城開設當鋪、油坊、酒店、貨棧、估衣店、雜貨店、中藥店等商號,佈滿大半縣城,曾有“魯半城”之說,清末僅此一家投入商業資本額達140萬塊銀元。滕州孔家先人孔慶塘1888年(光緒十五年)受清政府委派和段祺瑞一同五人赴德國留學,學習軍事知識,後任大清陸軍新軍軍門,曾經為慈禧太后救駕,民國初被授陸軍中將。張錦湖童年在山亭鎮沈莊村沈姓地主家幹活,1889年考中武秀才,後在家鄉設館授徒,教習武功。1890年,手提地主家一把鍘刀投奔清朝廣西軍隊當兵,後以不凡的表現被提升。1906年在上海加入青幫後,經友人介紹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後,張錦湖率部投靠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革命軍。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曾護送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蔣介石、黃金榮、杜月笙、韓復榘等拜其為師,有“幫會元魁”之稱。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聘張錦湖為軍事顧問。

民國時期,滕縣官僚地主及其家族,壟斷市場,掌控物價,擁有大量的僱工和農戶。1932年,滕縣城內官僚地主商號大量發行紙幣票號,多達370萬吊。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這些家族有很多以民族大義為重,出錢出物,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為滕州人民做出了很多犧牲和貢獻。1926年,美國傳教士赫士伍來滕縣傳教、辦學校,但苦於沒有場地,黃家著名紳士黃以元先生識大體,慷慨捐出自己家的土地,由此建成了華北神學院,位置在現在的滕州一中老校東段。他的義舉,受到父老鄉親的廣泛讚揚,稱他是“華北新文化的倡導者”。學校建成時,公議為他立功德碑,碑文是:“神性顯於人衷,慕善眾所僉同”。1938年,日軍侵略滕縣時,黃以元以70歲高齡,在學生和群眾中宣傳抗日,積極支持王銘章師長率部保衛滕縣,與日軍作戰,組織群眾給部隊燒水做飯,送彈藥、抬擔架,表現了極大的愛國熱情。他既出資,又出力,還以詩文為刀,鼓舞士氣,誓不附逆,其情感人,同沙印才、張守謙先生並稱“滕縣抗日三老”。 黃以元執教40多年,勤奮筆耕,他系統地研習楷、草、隸、篆等多種字體,融各家之長,自成一家,形成獨特的風格,被譽為“滕縣第一筆”、“魯南一支筆”,是民國時期山東知名書法家,被王學仲先生稱為“書法奠基師”。

一個名人可以改變一個家族,一個家族可以改變一個地方的歷史。解放後,根據國家的有關政策,對這些家族的財產,有的進行了沒收,有的進行了公私合營。這八大家族中,由於堅守祖訓,代代傳承,好多至今還是商界、文化界的精英。如東沙河鎮黨村黨金石家族解放前好多人去了臺灣,後人多數成為臺灣報業、實業界知名人士。高熙喆高翰林後人有的成為知名作家,有的成為名聞遐邇的詩人,還有好多旅居美英等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