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廣播南京解放消息的蔡美嫻老人走了

1949年4月24日上午11點,南京上空的電波中傳來激動人心的消息:“南京廣播電臺,各位聽眾,南京在真空了不到24小時以後,今天上午,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進入市區,南京這座被國民黨政府統治了22年的古城,獲得了新生。南京解放了!”

最早廣播南京解放消息的蔡美嫻老人走了

95歲高齡蔡美嫻在書房

01

1949年的新年才過,國民黨的“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便下發表格,要“中央廣播電臺”的工作人員填寫“疏散志願”:遣散、調往內地電臺、去臺灣,或者留在南京。這份表格,無疑在原本就人心惶惶的電臺裡掀起了波瀾:留在南京前途叵測,去臺灣卻也不是誰都有資格的,所以大部分工作人員都選擇了前兩項。

到了2月底,國民黨“中央廣播電臺”的很多工作人員包船去了臺灣,留下的,只有6個播音員。傳音科科長蔡驤也是有資格去臺灣的,他當時也在權衡,但在他的姐姐播音員蔡美嫻卻勸他下留下。蔡美嫻過去是從濟南輾轉到南京來的,在路上曾經跟解放軍接觸過,深知這是一支紀律嚴明的人民子弟兵隊伍,和那些國民黨軍隊有著天壤之別。

因此,此時當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集結於長江彼岸,她並不覺得擔憂,而是歡欣鼓舞。在姐姐的勸說下,蔡驤和蔡美嫻都選擇了留下,堅守崗位。

他們預感到,長夜已盡,黎明將至。

最早廣播南京解放消息的蔡美嫻老人走了

蔡美嫻與弟弟蔡驤在1960年代合影。

02

1949年4月20日,全面內戰已進入尾聲,國民黨軍隊全線潰敗,拒絕在和平協定上簽字。第二天,毛澤東和朱德發出《向全國進軍的命令》,號令全軍堅決、徹底、乾淨、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內一切敢於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中國。

解放軍以百萬雄師突破長江天險,以開天闢地的威勢,頓時攻破了蔣介石苦心經營三個半月的南京城防。毛主席的一首七律描繪瞭解放軍渡江解放南京的雄偉場面:“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4月23日夜,南京正式解放。等到清晨降臨,國民黨軍隊已經退走,蔡驤接到了江東門機房的電話,詢問電臺還開機嗎。蔡驤當時就想,決不能停播,於是要求開機。這一天,在中國廣播史上,也意義非常。國民黨中央電臺變成了人民電臺,廣播回到人民的懷抱。第二天清晨7點半,人們打開收音機,發現廣播變了——“XGOA”變成“XGOB”。

而蔡美嫻,正是當天值班的播音員,他們決定把呼號改為“南京廣播電臺”,並由蔡美嫻在上午11點率先播出了南京解放的消息,這是一段足以銘記史冊的聲音,這個清越而堅定的女聲,通過電波傳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

03

2009年4月,南京解放六十週年之際,九十高齡的蔡美嫻老人在江蘇人民廣播電臺重播了當年南京解放的消息,依舊字正腔圓,依舊心潮澎湃。

Play

00:00

00:24

Volume

老人回顧了當時的情景,儘管60年過去了,但老人對崢嶸歲月依然銘記於心,記憶深刻:

1949年5月18日,南京市軍管會在接管的原國民黨中央廣播電臺和國民黨國防部“軍中之聲”廣播電臺的基礎上建立了南京人民廣播電臺。1953年1月1日,由南京人民廣播電臺、蘇南人民廣播電臺、蘇北人民廣播電臺合併組建的江蘇人民廣播電臺誕生,從此,江蘇的人民廣播事業揭開了一個新的篇章。解放後至1959年,蔡美嫻歷任南京人民廣播電臺和江蘇人民廣播電臺播音組播音員、副組長、組長。1960年下放江寧縣有線廣播站工作,1975年8月退休。

最早廣播南京解放消息的蔡美嫻老人走了

建國初期蔡美嫻在播音室工作照

04

蔡美嫻老人曾回憶說:“共和國剛剛成立,一切都是新的,人們用單純乾淨的身心在廢墟上建起嶄新的家園。在這個朝氣蓬勃的時代,正如詩人所形容的,凡是能開的花全在開放,凡是能唱的鳥兒全在歌唱。”

今天的江蘇廣播,傳遞黨和政府的聲音,弘揚傳統文化,服務群眾生活,是“全國最具品牌影響力的省級廣播電臺”,近百位播音員、主持人活躍在融合傳播的各個崗位,年輕的廣播人進入了互聯網傳播的新時代。

最早廣播南京解放消息的蔡美嫻老人走了

年輕時蔡美嫻生活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