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替代品?長樂樓市將成福州房企突破口

5月30日,長樂2018年首場土拍舉行,距離上一次土拍已經過去5個月時間。本次出讓的首站新區兩幅優質地塊從公佈之日起就受到廣泛關注。

成交結果顯示,兩幅地塊均達到最高限價,三盛集團經過138輪鏖戰,如願以償將1號地塊收納入囊中。中茵聯合體也經過126輪拼搶,斬獲2號地塊。

在市區地塊動輒要求配套建設安置房比例超過80%的大環境下,起始價每平方米僅為7000多元的長樂土地市場,會否成為開發商的拿地重心?

回顧

2018年長樂首場土拍,吸引了十餘家開發商到場,除了三盛和中茵聯合體外,陽光城、融信、世茂、聯發、保利、龍湖、綠城等品牌開發商也悉數到場參戰。不難看出,以上多數開發商已進駐長樂板塊。土拍過程廝殺慘烈,競配建面積逐輪疊加,尤其是現場拼搶最兇的幾家開發商,除了繼續深耕板塊外,也為提升板塊熱度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最終,三盛以12億元、競配建1.89萬㎡斬獲長樂2018拍-1號地,成交可售樓面價為13703元/㎡;中茵+天瑞+中匯升聯合體以12.45億元、競配建2.34萬㎡斬獲長樂2018拍-2號地塊,成交可售樓面價為13357元/㎡。

本次拍賣的地塊地處首站新區,交通便利,通達性較強,且毗鄰在建的地鐵6號線和濱海快線。不過,以上地塊項目商品房自取得不動產權證之日起未滿五年的,不得上市交易,不得辦理轉讓公證手續。可以說是有利有弊。

疑問

地價是漲是跌?

其實,單單從樓面價來看,價格與之前同樣限售5年且鄰近的地塊相比,差異並不大,整體來說,樓面價趨於穩定。譬如,2017拍-06號地塊,同樣位於首佔新區,在2017年年底由中發拿下,成交可售樓面價為13583元/㎡。而未有限售條件的2017拍-2號營前新區地塊,由三盛地產以9.3億+競配建面積63000㎡拿下。成交樓面價約7783元/㎡(未扣除配建面積),隱形樓面價約15395元/㎡。

此外,長樂也採取了一系列調控措施,也和五區一樣加入限價和限籤的行列。即便有這樣那樣的硬傷,僅從價格而言,這兩幅地塊還是“大有可為”的。

看地塊周遭的幾個在售項目,長樂萬科甲第售價在26000元/㎡,長樂名城紫金軒售價在21000元/㎡左右。可見這樣的地價,隨著板塊的發展,未來房價還將有一定的上漲潛力。

市區替代品?

與福州市區相比,長樂顯然大有可為。

市區土地市場,動輒配建比例高達80%、90%的市區住宅用地配建的政策性住房佔比較大,多幅地塊實際可售面積非常少。讓人感覺不像是土地拍賣,更像是工程招標。大多數開發商變身“安置房工程承包商”,高代價拿下的地,卻少有騰挪空間。與此相比,即便有5年限售的要求在側,長樂的市場依然頗具吸引力。

因而,目前來看,福州市區土地市場熱度確實有所下滑。一方面,地塊條件依舊嚴苛,政策持續發酵,導致土地熱度降低;另一方面市場熱度下滑導致房企整體態度謹慎。

業內人士林先生表示:“福州市區地價更高,地也少了,大多數開發商為了土儲,必須要拿地。而相對於永泰、閩清、閩侯南通這些地方,第六區和濱海新城兩大概念加持的長樂,未來發展空間肯定更多,因而土地市場外溢現象明顯。”

外生型市場,潛力股?

如今,長樂早已經不是內生型市場了,對外來客的吸納能力也更大。去年年初,隨著濱海新城建設啟動及長樂撤市改區的進行,長樂已經和周邊的福清產生區隔。長樂的市場已經被“撐大”了。長樂的項目,早就吸引福州市區及周邊縣市甚至外省客戶來買。

有長樂項目營銷負責人表示,目前客群中福州市區佔40%,長樂鄉鎮佔60%,甚至還有部分外地的。

市場有需求,土地有支撐。隨著房地產調控步入常態化,開發商拿地也更加謹慎,以免陷入更大的被動境地。加之長樂後續還將有大量的土地入市,接下來的土地市場或許還有更多好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