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北部的湄潭縣,因茶而興起的城市,正成為西部茶葉第一縣

湄潭縣位於遵義市東部,縣城距遵義市區58公里,總面積1864平方公里,人口大約50萬。秀麗的湄江河穿城而過,造就了湄潭的肥沃土壤。因此湄潭被譽為“雲貴小江南”。如今,湄潭已經成為了“貴州茶業第一縣”,並創造了“遵義毛峰”、“湄潭銀芽”、“龍泉劍茗”、“湄江茶”、“夜郎茶”、“湄潭翠芽”、“清江綠”等二十多個省部優產品。

貴州北部的湄潭縣,因茶而興起的城市,正成為西部茶葉第一縣

貴州北部的湄潭縣,因茶而興起的城市,正成為西部茶葉第一縣

貴州北部的湄潭縣,因茶而興起的城市,正成為西部茶葉第一縣

湄潭


湄江河:孕育了雲貴小江南

湄江,長江支流烏江支流湘江河的支流。發源於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小關山陽村黃羊臺,縱貫湄潭縣縣境大部分地區,湄江沿岸土地肥沃,耕地連片集中,是主要的產糧區,孕育了湄江壩子。湄潭茅壩米在明嘉慶年間作為貢品進奉朝廷而美名遠揚,故稱為“茅貢米”

。抗日戰爭時期浙江大學西遷在湄潭辦學時,校長竺可楨先生曾給予高度評價,譽之為“黔中之寶”。產於湄潭的湄窖酒,因取湄江之水佳釀而得名。1988在具有800年曆史的德國萊比錫國際博覽會上,技壓群芳,獨佔鰲頭,榮獲唯一白酒金獎,併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外機構專用酒。

貴州北部的湄潭縣,因茶而興起的城市,正成為西部茶葉第一縣

貴州北部的湄潭縣,因茶而興起的城市,正成為西部茶葉第一縣

湄江河


湄潭和浙江大學的淵源

紅軍長征時,羅炳輝將軍率領的紅九軍團曾駐湄潭,三十年代國民政府在湄潭設中央茶場、茶葉研究所,抗戰期間文軍長征,浙江大學西遷湄潭,著名科學家竺可楨、蘇步青、王淦昌等在湄潭辦學七年之久。湄潭文廟佔地面積15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300多平方米,曾是浙江大學西遷貴州時的辦學地點之一。

農林部中央農業實驗所和中國茶葉公司在湄潭籌建實驗茶場,提供茶樹栽培、育種、製茶、防病等研究,對後來的湄潭茶業影響極大。

貴州北部的湄潭縣,因茶而興起的城市,正成為西部茶葉第一縣


湄潭茶業發展

湄潭茶葉種植歷史悠久,茶聖陸羽在《茶經》中說:“黔中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極佳”。清《貴州通志》載:“

黔省所屬皆產茶……湄潭眉尖茶皆為貢品”。湄潭茶葉品質優良,品牌眾多,有17個獲省、部優以上產品。品牌多,但品牌集中度低,難以形成品牌效應,每年大量江浙茶商入黔,將湄潭茶葉製成龍井、碧螺春,“茶農得小利,加工得大利,茶商得暴利”曾是湄潭茶葉的生存現狀。湄潭茶葉當然不甘於老做“他人替身”,湄潭在茶葉生產上嚴把質量關的同時,全力打造茶葉品牌。在“中茶杯”、“中綠杯”等系列國際國內名優茶評比中,先後28次奪得金獎。在“貴州十大名茶”評比中,“湄潭翠芽”榮登榜首。隨後湄潭又打造了“遵義紅”等名牌。

貴州北部的湄潭縣,因茶而興起的城市,正成為西部茶葉第一縣

湄潭翠芽


永興茶海——世界最大的茶海

到2014年,湄潭茶葉產量達3.57萬噸,產值25.4億元,茶業綜合產值達到45.2億元,分別佔全省的19.7%、15.4%、16.8%;投產茶園畝產值近6300元,茶業綜合效益位居全國茶業百強縣第二位,在全省、甚至全國都爭得了一席之地。而湄潭茶葉的代表產地則為永興茶海,是中國最大的茶海

貴州北部的湄潭縣,因茶而興起的城市,正成為西部茶葉第一縣

貴州北部的湄潭縣,因茶而興起的城市,正成為西部茶葉第一縣

永興茶海


西南茶城——西南最大的茶葉交易市場

“西南茶城——茶葉交易市場”。座落在湄江河邊,佔地660畝,是貴州及至西南地區最大的集茶葉生產、加工、科研、貿易、文化、旅遊為一體的茶葉大市場和特色經濟文化園區。惠及湄潭、鳳岡、餘慶等黔北地區的茶農和茶葉加工企業,成為覆蓋四川西部、重慶、廣西、雲南等省區的大型茶葉交易市場,為茶葉產品的展示、信息發佈、倉儲、物流等提供一個集中的交易平臺。

貴州北部的湄潭縣,因茶而興起的城市,正成為西部茶葉第一縣

貴州北部的湄潭縣,因茶而興起的城市,正成為西部茶葉第一縣

西南茶城


天下第一壺:世界最大的茶壺

“天下第一壺”位於中國湄潭縣天壺公園,體積為28360.23立方米,建築面積5000餘平方米,壺高73.8米,壺身最大直徑24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茶壺實物造型,並於2006年5月18日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授予(中國之最)最大實物造型,被譽為遵義的又一地標性建築。天下第一壺茶文化公園是集茶文化博物館、茶文化特色旅遊、茶文化特色酒店、茶知識科普、茶文化休閒、茶產品展示、書畫欣賞及水上娛樂等為一體的綜合性茶文化主題公園

貴州北部的湄潭縣,因茶而興起的城市,正成為西部茶葉第一縣

天下第一壺


湄潭鄉村——黔北新農村的代表

在茶產業的帶動下,湄潭的農村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產業發展為支撐,以“村莊整治” 為重點,以“黔北民居”新村建設為標誌,是湄潭縣“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的最大亮點。青山、碧水、茶園,青瓦白牆的黔北民居點綴其中,無論你從哪個角度望去,都是一幅自然和諧而又不失靈動的美麗畫卷。山上茶園與森林鑲嵌,山下竹園與湖水輝映,優雅自然的廊橋水榭景觀,老百姓依山環湖而住,形成了田家溝的獨特魅力,被譽為“湄潭新農村建設的一張封面”。

貴州北部的湄潭縣,因茶而興起的城市,正成為西部茶葉第一縣

貴州北部的湄潭縣,因茶而興起的城市,正成為西部茶葉第一縣

貴州北部的湄潭縣,因茶而興起的城市,正成為西部茶葉第一縣

貴州北部的湄潭縣,因茶而興起的城市,正成為西部茶葉第一縣

湄潭鄉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