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這些老物件,你見過幾樣?

農村一直在發展,農村人的生活也在越來越好。與此同時,隨著時代的變遷,一些過去常見的東西,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下面這些以前農村隨處可見的東西,現在都難尋蹤跡了,你都見過哪幾樣呢?


幹店

知道這個名字的,現在最起碼得30歲靠上了。幹店不是賣餅乾的店,是過去農村常見的一種旅店。

那時候,在一些大一點的村子,村頭的牆上、樹上,經常能見到白漆刷的“幹店”兩個大字,這就相當於他們的廣告。

為啥叫幹店?因為這種旅店條件非常簡陋,一般只提供硬板床,被子都沒有,其他像現在酒店那些設施,更是沒有的事。

服務差,當然價格也很親民,一晚上幾毛錢、一塊錢就可以了。也正因此,幹店後來消失的很快,一轉眼就全沒了。

你見過幹店嗎?報上年齡吧。

紡車

筆者小時候,家裡還保留一臺完整的手搖紡車,有時候奶奶還會用它來紡些粗布。後來奶奶去世後,紡車放在外面風吹日曬,壞了之後竟被家人當柴火燒了,想想真是可惜。

農村這些老物件,你見過幾樣?

以前農村人自己織布做衣服,有紡車的人家很多。你見過紡車嗎?

架子車

架子車,嚴格地說在一些農村還有,但因為電三輪普及,架子車很少有人用了,一般都在家靠牆放著等著車架放糟放爛。

農村這些老物件,你見過幾樣?

過去架子車對農村人來說,可真是太重要了。下地幹活用來拉農具、化肥,收莊稼了往家裡拉糧食,賣東西、交公糧都需要用架子車拉著去。

石磙

現在又快到收麥子的時候了。過去,農村人會留一塊地,每年麥收時專門用來打麥,叫麥場。那時候割麥,還是用手割的,就算有收割機,也只能把麥子放倒。像現在的聯合收割機,一遍過去直接出麥粒,在農村還很少見。

農村這些老物件,你見過幾樣?

這樣割完的麥子,必須要打,就是脫粒。打麥就離不開石磙。所謂的打麥,就是用石磙來回碾壓麥穗來實現脫粒。

最初用牛拉石磙,後來用拖拉機。再後來有了聯合收割機,麥場、石磙就無用武之地了,逐漸消失了。現在農村,連一個石磙都很難找出。

豬食槽

過去農村人為了多賺點錢,一般都在自家院子裡蓋一個豬圈,餵養上幾頭豬,從小豬仔養大,到過年了就賣。

農村人餵豬,都是用剩飯、剩菜,加上玉米糝拌水,倒進豬食槽裡。夏天豬最愛吃西瓜皮了,小夥伴們邊吃西瓜便把瓜皮扔到豬圈,看豬吃的特別香。

農村這些老物件,你見過幾樣?

豬食槽,過去有石頭做的,也有木頭做的。後來為了省事,乾脆在建豬圈時,直接用水泥做好。

現在,農村人越來越多,宅基地越來越小,加上農村人大多常年外出打工,農村人自己養豬的越來越少。豬食槽在農村也很少見了,很多農村年輕人估計從沒見過。

風箱

以前農村人的廚房,灶臺邊必有一個“神器”,燒火做飯時,一手往灶裡填柴火,一手來回拉著它。

你知道他是什麼嗎?

農村這些老物件,你見過幾樣?

它就是風箱。風箱能為灶裡的火鼓風,讓火燒的更旺。

不過有一點筆者卻不太明白,為啥現在農村使用柴火灶臺的人依然不少,用風箱的卻比以前少了很多呢?

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