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小男孩幫媽媽街上擺攤 母親:對不起孩子

雖說只有14歲,但小東干起活來,動作老練,出手麻利。這個攤賣串串夾饃。母子倆各自埋著頭,幹著不同的活。

西安南郊一所大學門口,擺著各式各樣賣吃食的小攤。劉建梅的攤,並不起眼。豆腐、茄子、香腸和生菜卷,整齊地擺在兩層貨架上。

她40歲,商洛人,來西安打工多年。前幾年,丈夫因為一次意外,行動不便。她便在這所大學附近租來一間房,開始擺攤謀生。每天下午出攤,營業到晚上11點,客人都是附近上學的大學生。

她繫著粉色圍裙,話不多,看上去很拘謹,“靠這個攤,養活一家人,很吃力。”站在一旁的兒子小東,倒是很健談。“媽媽很辛苦,不想讓她太累。”他在長安區一所中學上初三,但待人接物很成熟,“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

為了幫助母親減輕負擔,小東從小學六年級開始,每天下午放學,都來給母親幫忙。上了初中後,課業緊張,他需要給學校請假。

“每天下午的最後一節課,都要請假,晚自習也上不了。”小東說,附近是農村,母親營業到深夜後,一個人回家,路上不安全,有他在,有個照應。此外,下午是客人高峰期,母親一個人忙不過來。

每天這樣做,會不會影響學習?小東很肯定地說,“不會。”“時間都是擠出來的。”他說,自己家的情況特殊,媽媽太辛苦,這是不得已之舉。

作業怎麼寫?小東說,有時就在母親的攤上寫,有時回家了熬夜完成。

“我覺得特別對不起孩子。”她有些哽咽,“或多或少會影響吧,老師也和我溝通過很多次。我有時死活不讓孩子來,但是他放學回來第一件事,還是會跑來。”劉建梅說。

(三秦都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