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記常識」精衛填海、夸父追日來自哪部古籍?

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預計在10月開始報名,12月進行考試。想上岸的同學建議提早準備,圖圖為大家整理了2019國考行測常識——先秦文學,一起來記憶吧!

河北華圖 張紅嬌

一、《山海經》

《山海經》約成書於戰國初年到漢代初年之間,是我國古代保存神話資料最多的著作,對我國神話的傳播和研究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其中精衛填海、夸父追日、黃帝擒蚩尤、刑天斷手等神話名篇均出自此書。

二、《詩經》

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原名《詩》,或稱“詩三百”,共有305篇。全文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間的作品,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又稱“國風”,多為民間的歌謠。雅是宮廷宴請或朝會時的樂歌。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和史詩。詩篇的形式以四言為主,其表現手法是賦、比、興。《詩經》的“風、雅、頌”三種詩歌形式與“賦、比、興”三種表現手法稱為《詩經》“六義”。

《詩經》是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光輝起點。由於其內容豐富、思想和藝術成就卓越,在中國以致世界文化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它開創了中國詩歌的優秀傳統,對後世文學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三、《楚辭》

楚辭又稱“楚詞”,是戰國後期以屈原為代表的楚國文人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創造的一種新的詩體。作品運用楚地(今兩湖一帶)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敘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歷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四、屈原

名平,字原,戰國時期楚國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是浪漫主義詩人的傑出代表。屈原的詩作想象豐富,構思奇偉,大量運用比興和擬人化的手法,融神話傳說、日月風山、山川花草於一體,構成一幅幅感情激越、色彩絢麗的圖畫,開創了我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先河。其主要作品是《離騷》、《天問》、《九歌》、《九章》、《招魂》等,共23篇。

五、《離騷》

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帶有自傳性質的長篇抒情詩。全詩共370多句,近2500字,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表現了詩人堅持“美政”理想、抨擊黑暗現實,不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汙的鬥爭精神和至死不渝的愛國熱情。它開創了中國詩詞以“香草美人”寄情言志的境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離騷》中的名句。

六、《春秋》

是我國第一步編年體史書,本是周王朝和各諸侯國曆史的統稱,後特指經過孔子修訂的魯國的編年史。其突出特點是寓褒貶於記事,後人稱這種寫法為“春秋筆法”。

七、《尚書》

又稱《書》、《書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總集,記載從堯舜到周朝的重大事件。戰國時期總稱《書》,漢代改稱《尚書》,即“上古之書”。因是儒家五經之一,故又稱《書經》。

關注圖圖,我們每天一起記常識!

「我愛記常識」精衛填海、夸父追日來自哪部古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