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評價最愛的侍妾:唯有朝雲能識我

  在蘇軾的一生中,有三個重要的女人,巧的是她們都姓王:王弗,王閏之,王朝雲。王弗是蘇軾的結髮之妻,十六歲嫁給蘇軾,兩人感情特別好。可惜婚後十一年,王弗去世,蘇軾那首傳誦千古的悼亡詞《江城子》就是寫給她的。三年後,蘇軾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閏之,她對王弗的孩子視如己出,性情溫順,持家練達,是典型的賢妻良母,得到蘇軾的敬重。王朝雲是蘇軾的侍妾,她憑著細膩的感情和對藝術的領悟,進入蘇軾的精神世界,成為蘇軾的紅顏知己。

  王朝雲字子霞,浙江錢塘人,因家境貧寒,自幼淪落在歌舞班,成為西湖名伎。宋神宗熙寧四年,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貶為杭州通判。一日,蘇軾和幾位朋友遊西湖,宴飲時叫來一個歌舞班助興,天生麗質的王朝雲能歌善舞,十分引人注目。舞罷,歌女們入席侍酒,王朝雲換了一身素淡裝束,楚楚可人。水光山色,美人在側,蘇東坡揮筆寫下: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對王朝雲的心動,隱藏在西湖山水中。

  王朝雲聰慧機敏,十分仰慕蘇軾的才華,朋友們看出端倪,成人之美。朝雲跟隨蘇軾到蘇家,深受蘇軾和王閏之的善待。她知書達理,雖然一直沒有名分,但王閏之稱她為“如夫人”,她決定從此追隨蘇軾。一見蘇子誤終身!

蘇東坡評價最愛的侍妾:唯有朝雲能識我

蘇軾和王朝雲

  剛到蘇家的時候,一次蘇軾退朝回家,指著自己的肚子說:“我這裡面有些什麼?”有人說:“都是見識。”有人說:“都是文章。”有人說:“都是刻板。”朝雲笑道:“學士滿腹不合時宜。”蘇軾誇讚道:“知我者,唯有朝雲也!”

  蘇軾有一首很有名的《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蘇軾被貶惠州後的一個秋天,讓朝雲唱唱這首詞,朝雲唱了幾句就哽咽了,她說:“妾所不能竟唱完者,‘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蘇軾笑著說:“我正在悲秋,你又傷春。”其實他知道,朝雲是為他坎坷的命運悲傷。蘇軾被貶往惠州的時候已近半百,王閏之也已經去世,身邊只剩下王朝雲,她一直沒有離開。蘇軾說:“予家有數妾,四五年相繼辭去, 唯朝雲者隨予南遷。”

蘇東坡評價最愛的侍妾:唯有朝雲能識我

蘇軾和王朝雲

  

  有了王朝雲的陪伴,蘇軾的生活充滿樂趣。

  蘇軾在承天寺睡不著想去找朋友夜遊,朝雲拉不住她,就趕緊給他遞衣服。蘇軾拄著柺杖要去寺裡看佛,走不了多遠就氣喘吁吁地放棄,朝雲也不說他。蘇軾想蓋個小屋,名字想好了,序也寫好了,卻沒錢蓋,朝雲也很淡定。蘇軾出去遊玩碰見下雨,還要無所謂地淋著雨說“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結果回去就感冒了,被朝雲拿擀麵杖追著打,看到他老老實實喝藥,朝雲又笑著給他洗衣服。蘇軾因為痔瘡和紅眼病不能吃肉和吃辣,但他忍不住,結果疼得要命,還要瞞著朝雲。在黃州的時候,朝雲在拮据的境況下,買來便宜的肥肉,微火慢燉,煮得爛爛的給他吃……

  就像張曉風說的:愛一個人就是在他的頭銜、地位、學歷、經歷、善行、劣跡之外,看出真正的他不過是個孩子——好孩子或壞孩子,所以疼了他。少女時的王朝雲愛的是一個名滿天下的大學士,成熟後的王朝雲心疼蘇軾的平凡,心疼他一生的沉浮。

蘇東坡評價最愛的侍妾:唯有朝雲能識我

王朝雲畫像

  在蘇軾寫了那首瀟灑的《定風波》第二年,朝雲生了一個兒子。老來得子的蘇軾欣喜若狂,硬氣了一輩子的他卻給孩子取名為蘇遁。蘇軾共有四個兒子,前三個都出生在烏臺詩案之前,蘇遁出生在蘇軾飽經波折的晚年。他給孩子取的名字遁,來自《易經》的遁卦,意為逃避,閃躲,退避可得順利。蘇遁滿月那天,蘇軾寫下: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蘇軾的一生吃盡了聰明剛直的苦,他只願這個最小的孩子愚鈍一些,無憂無慮。

  這個無憂無慮的孩子,卻沒能活過一歲。在蘇軾赴任汝州團練副史途中,這個孩子因在船上中暑,夭折在父親懷中。悲痛欲絕的蘇軾寫下一首長詩:

  吾年四十九,羈旅失幼子。幼子真吾兒,眉角生已似。

  未期觀所好,蹁躚逐書史。搖頭卻梨慄,似識非分恥。

  吾老常鮮歡,賴此一笑喜。忽然遭奪去,惡業我累爾。

  衣薪那免俗,變滅須臾耳。歸來懷抱空,老淚如瀉水。

  我淚猶可拭,日遠當日忘。母哭不可聞,欲與汝俱亡。

  故衣尚懸架,漲乳已流床。感此欲忘生,一臥終日僵。

  中年忝聞道,夢幻講已詳。儲藥如丘山,臨病更求方。

  仍將恩愛刃,割此衰老腸。知迷欲自反,一慟送餘傷。

  這個最小的孩子長得很像蘇軾,他對書感興趣,蘇軾就認為他是讀書之材,他搖頭不要梨子水果,蘇軾就認為他像孔融那樣謙讓。年近半百、半生流離的蘇東坡,有了這個兒子,生活多了很多歡樂和慰藉。誰想得到那麼突然,孩子就沒了,他將孩子的去世歸咎到自己身上,認為孩子是被自己連累,眼淚像決了堤的洪水。他上奏不去汝州,留下來照顧肝腸寸斷的朝雲。

  失去了孩子的王朝雲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哭聲讓人不忍聽,恨不能隨孩子一起去。不久朝雲染上瘟疫,身體更加虛弱,東坡先生拜佛唸經,尋醫問藥,年僅三十四歲的朝雲還是溘然長逝。臨終前她拉著蘇軾的手念著《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在生命盡頭她放心不下蘇軾,用佛法勸他寬心,不必太在意。

  蘇軾給她寫的墓誌銘道:“東坡先生侍妾曰朝雲,字子霞,姓王氏,錢塘人。敏而好義,侍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又在她的墓前蓋六如亭,寫下一副楹聯:不合時宜,唯有朝雲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

蘇東坡評價最愛的侍妾:唯有朝雲能識我

王朝雲墓

  朝雲去世後,蘇軾不復聽《蝶戀花》。朝雲去世第二年,蘇軾被貶海南,只帶上三子蘇過隨行,其餘親人都留在惠州,照料朝雲墓。又過了三年,蘇軾全家北歸,只有朝雲孤眠在惠州的山水間。

  他寫下了諸多懷念朝雲的詩詞、文章,其中一首《西江月·梅花》道: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麼鳳。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以嶺外梅花的素雅高潔比喻朝雲的冰肌玉骨、天生麗質,嶺外梅花不怕瘴霧,恰似朝雲當年不懼炎熱和瘴氣的毅然跟隨。

  朝雲的孩子蘇遁夭折十七年後,東坡先生在同一天去世,和幼子擔著同一個忌日。

蘇東坡評價最愛的侍妾:唯有朝雲能識我

蘇軾和王朝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