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客”成過客?多部委出重手,直播該往哪裡走?

這幾天好不熱鬧,先是北京市網信辦依法對新浪、網易、鳳凰等違規新聞直播的查處;接著是直播龍頭映客選擇“賣身”的消息;再接著是文化部關閉10家直播平臺;而端午節前廣電總局又出重手,責令騰訊深入整改……一時間,很容易讓人得出結論:直播不行了!

其實,當下的直播本來就不是“映客們”的菜

映客等上百家直播應用著眼的都是有媒體、社交、互動屬性的平臺,而問題就出在這裡。

不過,社交是個大概念,同學、朋友、職場、商務、社群的交往都屬於社交範疇,其中男女之間找對象,尋找異性伴侶時不僅需要全面的直播信息,如果能把觸覺信息、味覺信息都加進來才好呢!這正是被戲稱“約炮神器”的“陌陌”做直播,一做就大獲成功的原因,它上面那些單身狗們可正盼著呢。當然,這是人類大社交的一個分支,我更願意把它歸納為直播的一個垂直領域,而不能稱為廣義的社交直播。這是需求側強大需求形成的市場,供給側只是被動迎合的市場。

3、廢了“小姐”,傷了 “同志”,這回又毀了“主播”的直播。於是, 2014年以後興起的映客、花椒等直播平臺在資本和市場的壓迫與誘導下,幾乎都開始往更低、更low的方向發展,著力做色情、半色情的秀場直播,其實就是把夜總會搬到了互聯網上。再於是,又一個高大尚的尊稱又被毀了,那些時常露胸露點,發嗲撒嬌的女孩竟然也被叫作:“主播”!估計打那兒以後,白巖松、敬一丹這樣的大牌主播再也不敢說自己是主播了。這是一個很值得玩味的社會現象,類似的還有對未婚女孩的尊稱“小姐”,對志同道合者的尊稱“同志”,都被不算光鮮的群體給霸佔了。

4、事實上,這些通過半色情起家的直播平臺,在匯聚了一定的人氣後,一直在試圖向有品質的直播轉型,然而洗白自己卻真的不容易。首先大家都知道僅靠大、小土豪的打賞總會有天花板的,而且遲早會成為管理部門加強監管用以祭刀的刀下鬼。所以,在他們融到資金以後,都在鼓勵主播們和社會力量進行新聞、旅遊、綜藝、生活服務等各種題材、形式的直播嘗試,然而,除了代價高昂的明星以外,都無法撼動或取代半色情的網紅主播的地位,因為這樣的直播平臺匯聚的用戶本來也不是想來看高品質內容的。而且往往有一定學識地位的人也不屑在這裡直播,這又影響了曾經寄予厚望的廣告主的投放熱情,很難打開除打賞以外的新的盈利通道。

從良不易啊,否則杜十娘就不必沉了她的百寶箱了。

更糾結的是,這樣的平臺匯聚的兩大類主力人群,一群是青春期剛過,渴望有自己女朋友的小屌絲,另一類是四十多歲,過了七年止癢的大叔。特別是基數最大的前者,只要有了女朋友或者結了婚,恐怕就會從平臺上流失,哪個女人都不會允許自己的男人在這裡給另一個女人打賞、叫好。

5、政策,更是這類直播平臺繞不過去的坎兒,近來的政策和監管已經說明了這一點。當然,會有人以“新聞自由”對此腹誹不斷,其實這還是沉溺於落後的工業文明形成的意識形態邏輯和話語體系。從本質上講,人這種高智商動物一生無非只做兩件事,一是吃食物獲得能量,二是在這些能量的支撐下,用視覺、聽覺、味覺、觸覺等器官“吃”信息。可以這樣說,工業文明之前,民以食為天,信息文明來臨之後,人性中本來就有的對信息的強烈需求徹底被激發起來了,會再增加一項:民以信息為天!這些信息經大腦運算處理後送給內分泌系統,進而產生多巴胺、腎上腺素等幾百種荷爾蒙,從而產生喜怒哀樂的情緒,而且這些情緒是理性和非理性各佔一半的。同時,人類又是社會化動物,因此人類的社會群體的情緒也是理性與非理性參半的。而公共信息,特別是新聞更是決定人類個人和群體情緒的最重要的信息源。在農耕時代,甚至在工業文明時代,信息傳播的低效使得即使產生非理性情緒和行為,其傳播、醞釀過程都較慢,只要用心,就可以澄清、化解,但互聯網信息傳播的通透與高效,根本不給你這樣的時間,一場群體的非理性往往造成巨大的社會破壞和災難,而且在災難來臨時,你越是彌合化解,越是變得越描越黑。(當然,對信息的管制也必須有度,過度的管制同樣也會激發群體的非理性。)

6、團隊規模、經驗、素質以及競爭環境是這些平臺做品質直播內容的另一個坎兒。在接觸過一些直播平臺和網紅藝人以後,我深深為他們的努力所歎服。本以為他們還只是對著鏡頭髮嗲惡俗呢,事實上,他們很多人已經開始了直播互動節目的深度探索。他們有的除了日常的直播,還策劃製作了綜藝拳擊節目;有的直播中開了糕點店邊播邊賣;而威海的“威海大叔”乾脆僱了一輛冷藏車裝了一車海鮮,從威海出發一直開到黑龍江,一站一站地直播與當地網友彼此分享美食。然而,這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必須形成良性的資金收入才能得以為繼,同時,也需要高水平的策劃、執行團隊,雖然我很欣賞威海大叔,但客觀地講,僅靠他個人並不算高的學識和經驗是很難持續的。

小結一下,我並非不看好映客、花椒,而是誕生於2014年、15年這個時間點上的這些新的直播平臺,做全民直播或廣義的社交直播都不符合人性基礎;做競技體育、電子遊戲,已經失去了先機;做明星達人,成本太高無利可圖;做互動綜藝,不僅成本高而且還沒有足夠大的觀眾基礎;做新聞直播,政策不允許;做教育等窄眾垂直領域,又因規模小無法滿足資本賦予的使命。到最後,大家不得已,都往灰色的秀場、色情領域靠攏,帶著原罪快速形成規模,卻要時刻面臨監管部門的處罰。所以,我之所以說現在的直播不是映客們的菜,是眼下可以持續經營的條件尚不成熟,必要的受眾基礎尚未培養起來,還需要熬一段時間。

直播,傳統媒體轉型(超車)的工具(彎道)

去年,我曾基於以上的判斷寫了《直播,將是視頻媒體的上甘嶺之戰》(點擊閱讀),今天我更堅信當下的時點上,直播是傳統媒體的時間。

1、從直播的實踐中看,非色情直播,播出者(主播)的形象、氣質、音質、表達能力、學識、裝束、環境背景、內容情節等諸要素,或者至少綜合要素需達到一定水準,才能夠長期穩定的吸引大批觀眾,觀眾也並非出於社交目的匯聚於此。可以說,每一個有人氣的主播(或內容)都天然具備媒體屬性,它是一個信息“熱源”,是信息的傳播和引導者。而這正是傳統媒體曾經擁有,如今也能夠保存住的內核。因為信息革命雖然導致了泛媒體化,導致了人類的公平發聲,但人類是社會化動物,必須有自己的主流聲音,否則,社會就解體了。

2、如第一章第5點所述,互聯網時代必須對信息進行管制,這也為傳統媒體通過直播,特別是新聞直播提供了政策的支撐

3、傳統媒體擁有天然的團隊優勢。無論是廣播還是電視,都有著極其嚴格的主持人培養、選拔制度和手段,並由此積累了大量的有影響力的主播隊伍。同時又擁有完整的策劃、導演、攝錄隊伍,他們的實操經驗和能力都是草根級的網絡直播所無法企及的。在這一點上,出來主持人,報紙雜誌也同樣具備優勢。

4、很多人都認為是汽車的興起拯救了廣播電臺,事實上,真正挽救廣播的恰恰就是互動直播。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可以互發信息的BP機的普及,使得廣播人通過它構建出一套互動直播體系,於是經濟臺、文藝臺、交通臺大量興起,止住了廣播在整個八十年代的跌勢。至於本世紀汽車帶來的廣播大發展,那是錦上添花。今天,我們可以大膽的預測,

直播互動將是廣播電視,甚至是轉型中的紙媒的標配,它不一定能讓傳統媒體走上過去的輝煌,但一定可以解決傳統媒體粘性不足,時效性不強等問題,它是變觀眾為用戶,為互動的夥伴利器

5、傳統媒體人一定不要因為網上的庸俗直播而影響了自己的正確認知,其實人類多數文化形態,如詩經、二人轉、相聲等,都是這樣由低俗匯聚人氣,再由其中的有學識修養的人改造規範成高雅藝術的,而我們傳統媒體人就是要做改造風雅頌的孔子,改造低俗相聲的侯寶林。

6、當然,傳統媒體人要正真駕馭直播,除了技術手段的掌握還必須轉變觀念。傳統媒體是在工業革命的基礎上,做的是滿足最大公約數的規模經濟,而信息革命要實現的是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淘金經濟,因此,除了新聞性的內容,最好從窄眾、垂直的領域入手。

7、政府管理部門也必須轉變觀念。比如,傳統廣播電視停播3秒就算播出事故,這制度形成的前提是:廣播電視技術非常成熟,完全可以做到無停播,同時廣播電視對社會的影響非常大,一點點小的失誤都能引起社會過渡的聯想和猜測。但在互聯網上進行直播,技術還沒有成熟到這樣的程度,而且單純一場直播節目的影響力也非常微弱,如果此時用嚴格苛刻的廣播級標準要求直播,那無異於不允許小孩尿床,只能把他扼殺在搖籃中。

總之,國家各級管理部門明確了政策,開始了整頓,這標誌著混亂無序的直播市場上半場的喧囂已經結束了,下半場該傳統媒體登場了。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映客等平臺從此沒有了機會,他們只是需要休息調整一下,擠擠泡沫,等待著有品質的受眾基礎的形成和新的盈利模式的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