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客”成过客?多部委出重手,直播该往哪里走?

这几天好不热闹,先是北京市网信办依法对新浪、网易、凤凰等违规新闻直播的查处;接着是直播龙头映客选择“卖身”的消息;再接着是文化部关闭10家直播平台;而端午节前广电总局又出重手,责令腾讯深入整改……一时间,很容易让人得出结论:直播不行了!

其实,当下的直播本来就不是“映客们”的菜

映客等上百家直播应用着眼的都是有媒体、社交、互动属性的平台,而问题就出在这里。

不过,社交是个大概念,同学、朋友、职场、商务、社群的交往都属于社交范畴,其中男女之间找对象,寻找异性伴侣时不仅需要全面的直播信息,如果能把触觉信息、味觉信息都加进来才好呢!这正是被戏称“约炮神器”的“陌陌”做直播,一做就大获成功的原因,它上面那些单身狗们可正盼着呢。当然,这是人类大社交的一个分支,我更愿意把它归纳为直播的一个垂直领域,而不能称为广义的社交直播。这是需求侧强大需求形成的市场,供给侧只是被动迎合的市场。

3、废了“小姐”,伤了 “同志”,这回又毁了“主播”的直播。于是, 2014年以后兴起的映客、花椒等直播平台在资本和市场的压迫与诱导下,几乎都开始往更低、更low的方向发展,着力做色情、半色情的秀场直播,其实就是把夜总会搬到了互联网上。再于是,又一个高大尚的尊称又被毁了,那些时常露胸露点,发嗲撒娇的女孩竟然也被叫作:“主播”!估计打那儿以后,白岩松、敬一丹这样的大牌主播再也不敢说自己是主播了。这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社会现象,类似的还有对未婚女孩的尊称“小姐”,对志同道合者的尊称“同志”,都被不算光鲜的群体给霸占了。

4、事实上,这些通过半色情起家的直播平台,在汇聚了一定的人气后,一直在试图向有品质的直播转型,然而洗白自己却真的不容易。首先大家都知道仅靠大、小土豪的打赏总会有天花板的,而且迟早会成为管理部门加强监管用以祭刀的刀下鬼。所以,在他们融到资金以后,都在鼓励主播们和社会力量进行新闻、旅游、综艺、生活服务等各种题材、形式的直播尝试,然而,除了代价高昂的明星以外,都无法撼动或取代半色情的网红主播的地位,因为这样的直播平台汇聚的用户本来也不是想来看高品质内容的。而且往往有一定学识地位的人也不屑在这里直播,这又影响了曾经寄予厚望的广告主的投放热情,很难打开除打赏以外的新的盈利通道。

从良不易啊,否则杜十娘就不必沉了她的百宝箱了。

更纠结的是,这样的平台汇聚的两大类主力人群,一群是青春期刚过,渴望有自己女朋友的小屌丝,另一类是四十多岁,过了七年止痒的大叔。特别是基数最大的前者,只要有了女朋友或者结了婚,恐怕就会从平台上流失,哪个女人都不会允许自己的男人在这里给另一个女人打赏、叫好。

5、政策,更是这类直播平台绕不过去的坎儿,近来的政策和监管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当然,会有人以“新闻自由”对此腹诽不断,其实这还是沉溺于落后的工业文明形成的意识形态逻辑和话语体系。从本质上讲,人这种高智商动物一生无非只做两件事,一是吃食物获得能量,二是在这些能量的支撑下,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器官“吃”信息。可以这样说,工业文明之前,民以食为天,信息文明来临之后,人性中本来就有的对信息的强烈需求彻底被激发起来了,会再增加一项:民以信息为天!这些信息经大脑运算处理后送给内分泌系统,进而产生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几百种荷尔蒙,从而产生喜怒哀乐的情绪,而且这些情绪是理性和非理性各占一半的。同时,人类又是社会化动物,因此人类的社会群体的情绪也是理性与非理性参半的。而公共信息,特别是新闻更是决定人类个人和群体情绪的最重要的信息源。在农耕时代,甚至在工业文明时代,信息传播的低效使得即使产生非理性情绪和行为,其传播、酝酿过程都较慢,只要用心,就可以澄清、化解,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通透与高效,根本不给你这样的时间,一场群体的非理性往往造成巨大的社会破坏和灾难,而且在灾难来临时,你越是弥合化解,越是变得越描越黑。(当然,对信息的管制也必须有度,过度的管制同样也会激发群体的非理性。)

6、团队规模、经验、素质以及竞争环境是这些平台做品质直播内容的另一个坎儿。在接触过一些直播平台和网红艺人以后,我深深为他们的努力所叹服。本以为他们还只是对着镜头发嗲恶俗呢,事实上,他们很多人已经开始了直播互动节目的深度探索。他们有的除了日常的直播,还策划制作了综艺拳击节目;有的直播中开了糕点店边播边卖;而威海的“威海大叔”干脆雇了一辆冷藏车装了一车海鲜,从威海出发一直开到黑龙江,一站一站地直播与当地网友彼此分享美食。然而,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必须形成良性的资金收入才能得以为继,同时,也需要高水平的策划、执行团队,虽然我很欣赏威海大叔,但客观地讲,仅靠他个人并不算高的学识和经验是很难持续的。

小结一下,我并非不看好映客、花椒,而是诞生于2014年、15年这个时间点上的这些新的直播平台,做全民直播或广义的社交直播都不符合人性基础;做竞技体育、电子游戏,已经失去了先机;做明星达人,成本太高无利可图;做互动综艺,不仅成本高而且还没有足够大的观众基础;做新闻直播,政策不允许;做教育等窄众垂直领域,又因规模小无法满足资本赋予的使命。到最后,大家不得已,都往灰色的秀场、色情领域靠拢,带着原罪快速形成规模,却要时刻面临监管部门的处罚。所以,我之所以说现在的直播不是映客们的菜,是眼下可以持续经营的条件尚不成熟,必要的受众基础尚未培养起来,还需要熬一段时间。

直播,传统媒体转型(超车)的工具(弯道)

去年,我曾基于以上的判断写了《直播,将是视频媒体的上甘岭之战》(点击阅读),今天我更坚信当下的时点上,直播是传统媒体的时间。

1、从直播的实践中看,非色情直播,播出者(主播)的形象、气质、音质、表达能力、学识、装束、环境背景、内容情节等诸要素,或者至少综合要素需达到一定水准,才能够长期稳定的吸引大批观众,观众也并非出于社交目的汇聚于此。可以说,每一个有人气的主播(或内容)都天然具备媒体属性,它是一个信息“热源”,是信息的传播和引导者。而这正是传统媒体曾经拥有,如今也能够保存住的内核。因为信息革命虽然导致了泛媒体化,导致了人类的公平发声,但人类是社会化动物,必须有自己的主流声音,否则,社会就解体了。

2、如第一章第5点所述,互联网时代必须对信息进行管制,这也为传统媒体通过直播,特别是新闻直播提供了政策的支撑

3、传统媒体拥有天然的团队优势。无论是广播还是电视,都有着极其严格的主持人培养、选拔制度和手段,并由此积累了大量的有影响力的主播队伍。同时又拥有完整的策划、导演、摄录队伍,他们的实操经验和能力都是草根级的网络直播所无法企及的。在这一点上,出来主持人,报纸杂志也同样具备优势。

4、很多人都认为是汽车的兴起拯救了广播电台,事实上,真正挽救广播的恰恰就是互动直播。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可以互发信息的BP机的普及,使得广播人通过它构建出一套互动直播体系,于是经济台、文艺台、交通台大量兴起,止住了广播在整个八十年代的跌势。至于本世纪汽车带来的广播大发展,那是锦上添花。今天,我们可以大胆的预测,

直播互动将是广播电视,甚至是转型中的纸媒的标配,它不一定能让传统媒体走上过去的辉煌,但一定可以解决传统媒体粘性不足,时效性不强等问题,它是变观众为用户,为互动的伙伴利器

5、传统媒体人一定不要因为网上的庸俗直播而影响了自己的正确认知,其实人类多数文化形态,如诗经、二人转、相声等,都是这样由低俗汇聚人气,再由其中的有学识修养的人改造规范成高雅艺术的,而我们传统媒体人就是要做改造风雅颂的孔子,改造低俗相声的侯宝林。

6、当然,传统媒体人要正真驾驭直播,除了技术手段的掌握还必须转变观念。传统媒体是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做的是满足最大公约数的规模经济,而信息革命要实现的是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淘金经济,因此,除了新闻性的内容,最好从窄众、垂直的领域入手。

7、政府管理部门也必须转变观念。比如,传统广播电视停播3秒就算播出事故,这制度形成的前提是:广播电视技术非常成熟,完全可以做到无停播,同时广播电视对社会的影响非常大,一点点小的失误都能引起社会过渡的联想和猜测。但在互联网上进行直播,技术还没有成熟到这样的程度,而且单纯一场直播节目的影响力也非常微弱,如果此时用严格苛刻的广播级标准要求直播,那无异于不允许小孩尿床,只能把他扼杀在摇篮中。

总之,国家各级管理部门明确了政策,开始了整顿,这标志着混乱无序的直播市场上半场的喧嚣已经结束了,下半场该传统媒体登场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映客等平台从此没有了机会,他们只是需要休息调整一下,挤挤泡沫,等待着有品质的受众基础的形成和新的盈利模式的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