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作文題目出爐

2018年高考語文考試結束,8套卷子的作文題目出爐。

據悉,今年大陸語文高考共分為全國I卷、Ⅱ卷、Ⅲ卷,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江蘇卷,浙江卷。

讓人抓狂的全國卷作文題

其中適用於河北、河南、山西、山東、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廣東、福建的全國卷I的作文題目為:寫封信給2035年18歲的人讀。此作文材料將2000年至今在中國大陸發生的一些“成就”羅列出來,如村村通、天宮一號、北京奧運會等,同時加上小康社會、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學生選擇一角度寫文章,想像其可以封存到時空膠囊內,給2035年18歲的人讀。

適用於內蒙古、黑龍江、遼寧、吉林、重慶、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西藏、海南的全國Ⅱ卷作文題目則為“戰鬥機為何應防護彈痕少的部位”。此作文材料描述的是“二戰”期間戰鬥機防護問題,多數人認為,應該在機身中彈多的地方加強防護,而統計學家沃德認為更應該注意彈痕少的部位,因為這些部位受到重創的戰機,很難有機會返航,而這部分數據被忽略了。事實證明,專家是正確的。

而全國Ⅲ卷的作文題目,被網民認為是一道讓學生髮懵的作文題:“1981年深圳特區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2005年浙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7年雄安走好我們這一代的長征路,用這三個標語寫作。”

剛考完的考生髮聲說:“看到作文的那一刻真的懵。”“拿到試卷,感覺自己正在參加假的高考。”“不想考大學啦。”

京、滬、津、蘇、浙作文題材各不相同

北京卷被網民嘲諷為“不愧是首都”。其大作文二選一:1、18年過去了,祖國在不斷髮展,00後也成長為青年。以“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為題,寫一篇議論文。2、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以“綠水青山圖”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上海卷則讓學生談對“被需要”心態的認識。網民表示:“這麼熱的天,還需要被嗎?”“刷存在感就是被需要的一種體現。”還有高考生道出當下的“被需要”:“高考考出好成績,這樣學校、家長都會很需要我。”

天津卷以生活中有不同的“器”:盛納萬物的器,助人成事的利器,兼容幷包的器量,國之重器的榮光與夢想⋯⋯來寫文章。

2018高考作文題目出爐

唯有江蘇卷被網民稱為有“清流”湧現。“花解語,鳥自鳴。生活中處處有語言,不同的語言打開不同的世界,比如雕塑,基因等都是語言,還有有聲的、無聲的語言。語言豐富生活,演繹生命,傳承文化。請以此為話題寫文章。”

雖有“清流”雅稱,但是網民卻覺得要寫出新意實在不容易。還有網民給出思路:“把語言解釋成傳遞信息的一種方式,照這個思路寫下去。”

浙江卷則拿“浙江大地,歷史上孕育過務實、知行合一、經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幹在實處、燦爛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浙江精神”,來寫體驗和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