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節節敗退、經銷商虧損嚴重、修車死貴!斯巴魯路在何方?

日系車企這幾年在國內發展都不錯,

在法系和韓系品牌沉淪後,不少市場份額就落到了同級的日系車企手中,

沉穩的豐田和激進的本田發展的都很迅猛,

而像雷克薩斯這樣的豪華品牌日子也過得不錯,

但幾家歡樂幾家愁,也有不如意者,

比如在小車市場怎麼都激不起大浪的長安鈴木,

另外還有這家不溫不火的斯巴魯,

在華節節敗退、經銷商虧損嚴重、修車死貴!斯巴魯路在何方?

嚴格來說,斯巴魯進入國內的時間並不算晚,

早在1992年,斯巴魯就和有飛機制造背景的貴航集團聯手,

以支付技術轉讓費的形式,以CKD組裝的形式將斯巴魯REX車型引入國內,

這就是經典的“貴州雲雀”,

在華節節敗退、經銷商虧損嚴重、修車死貴!斯巴魯路在何方?

在華節節敗退、經銷商虧損嚴重、修車死貴!斯巴魯路在何方?

只可惜,因為質量把控不過關,也因為中方的自大和霸道,

這段短暫的”婚姻“很快就走到了頭,

此後斯巴魯在2002年一度退出中國市場,2年後又以進口的方式再度歸來

也動過國產的念頭,和奇瑞就傳出過合資的緋聞,

在華節節敗退、經銷商虧損嚴重、修車死貴!斯巴魯路在何方?

只可惜,因為2004年豐田入主了斯巴魯汽車,按照國內“外資品牌最多有兩家合資車企”的政策,

豐田在華已經有兩家了,斯巴魯的合資之路就算是徹底堵死了。

進口就註定了斯巴魯難以做大,

同樣註定斯巴魯小眾的還有其個性化的產品,

首先是外觀上“不走尋常路”,

在華節節敗退、經銷商虧損嚴重、修車死貴!斯巴魯路在何方?

很多年裡,“豬鼻子”前臉都是斯巴魯的標誌性設計,這注定成不了“萬人迷”,

另外,技術上也特立獨行

水平對置發動機是斯巴魯的看家本領,可以讓車身重心更低,有更好的操控體驗,

在華節節敗退、經銷商虧損嚴重、修車死貴!斯巴魯路在何方?

同樣的“黑科技”還有能提升駕控體驗的全時四驅系統,

但偏偏中國主流消費者又是最不看重操控性能的,

在華節節敗退、經銷商虧損嚴重、修車死貴!斯巴魯路在何方?

而這兩項技術在維護保養上,可靠性上,以及燃油經濟性上都算不上優秀,

這些倒是成了不討中國消費者喜歡的“實錘”!

另外,本田、豐田這些日系車企都開始修煉“SUV神功”

推出一大堆閉著眼睛都能賣脫銷的SUV車型,

斯巴魯面對這麼大個“風口”似乎無動於衷,

在華節節敗退、經銷商虧損嚴重、修車死貴!斯巴魯路在何方?

除了作為絕對主力的SUV車型森林人以外,就沒有拿得出手的爆款了,

新近推出的XV也是個跨界車,這種概念是無法撓到中國消費者的癢處的,

進口也註定了斯巴魯沒有太多動力去開發那些好賣的“中國特色SUV”,

在華節節敗退、經銷商虧損嚴重、修車死貴!斯巴魯路在何方?

在華節節敗退、經銷商虧損嚴重、修車死貴!斯巴魯路在何方?

縱觀過去三年斯巴魯在中國市場的銷量表現,

用一句話說是“王二小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數據顯示,斯巴魯在中國銷量在2011年達到5.7萬輛峰值之後,連續多年持續下滑,

2016年,斯巴魯在國內的銷量還接近50000臺,

2017年在中國市場的總銷量僅有30154臺,遭到有史以來的嚴重衰退,每月的銷量不到3000臺,這是一個很難看的數據了,

而同樣是在2017年,斯巴魯在北美市場賣了14萬輛,

2018年,斯巴魯在國內的銷量依然很難看,大量經銷商虧損,

在華節節敗退、經銷商虧損嚴重、修車死貴!斯巴魯路在何方?

近日,一封“致中國斯巴魯經銷商全體同仁書”的信件,也道出了斯巴魯經銷商的心酸,

在信件中,經銷商代表直指出斯巴魯品牌方不作為,並未勇於承擔責任去積極改進,而是一意孤行。

缺乏對品牌長期打造和對中國市場的持續投入,品牌方對營銷廣告方面的投入少,讓斯巴魯這個品牌在消費者眼中存在感比較低

在華節節敗退、經銷商虧損嚴重、修車死貴!斯巴魯路在何方?

這樣的指責不無道理,這幾年,除了在一些賽事上,

幾乎看不到斯巴魯有什麼品牌推廣,

在華節節敗退、經銷商虧損嚴重、修車死貴!斯巴魯路在何方?

在華節節敗退、經銷商虧損嚴重、修車死貴!斯巴魯路在何方?

但完全只是品牌方的問題嗎?代理方就沒有問題?

2013年,龐大與富士重工成立了40∶60股比的斯巴魯汽車(中國)有限公司。

龐大逐漸成為了斯巴魯國內唯一總代理商,

在華節節敗退、經銷商虧損嚴重、修車死貴!斯巴魯路在何方?

在華節節敗退、經銷商虧損嚴重、修車死貴!斯巴魯路在何方?

這樣也造成了龐大一家壟斷的局面,按照當初代理協議,中國的整車和零部件批發、零售業務均由經銷商集團全權代理。

這導致斯巴魯的配件價格以及維修成本居高不下,一些維修配件以及工時費的價格甚至比傳統豪華品牌還要貴

在華節節敗退、經銷商虧損嚴重、修車死貴!斯巴魯路在何方?

2010年6月1日,斯巴魯對在華配件價格進行過一次下調,但維修保養貴,維修時間過長的問題依然讓車主很困擾。

這可能是個死局

車賣的不好,斯巴魯就越不可能重視中國市場,

也不會推出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的SUV車型,

現有車型不合中國消費者“胃口”,導致銷量進一步下滑,

這會讓斯巴魯“破罐子破摔”,就更加把主要精力放在美國市場。

而像龐大集團這種“地頭蛇”也不太可能放棄自己的利益,

所以維修保養貴的弊病依然會長期存在,

斯巴魯這道“難題”似乎無解!

在華節節敗退、經銷商虧損嚴重、修車死貴!斯巴魯路在何方?

在華節節敗退、經銷商虧損嚴重、修車死貴!斯巴魯路在何方?

最新的消息,因為之前的質檢門事件和排放數據造假事件,

斯巴魯品牌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吉永泰之將於6月22日辭職,

其職務將由現任副總裁(中村拓美)接任。

新官上任,斯巴魯會有新氣象嗎?

對這種“一根筋”的品牌來說,估計不會,

所以,斯巴魯在中國,就這麼湊合過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