勳衣草文|心有所向,行者無疆

勋衣草文|心有所向,行者无疆

勳衣草丨蔣勳美學社

後臺回覆“音頻”收聽蔣勳老師精選合集音頻

關注

勋衣草文|心有所向,行者无疆

初識陳坤是在那部《像霧像雨又像風》的電視連續劇,他陽光的外形,略帶憂鬱的眼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然,這部戲裡大量唯美的畫面,還有劇中那個叫羅海瓊的演員,對我來說也是極富吸引力的,因為看過這部戲的人都說我長得像她,我就是在各種人、事、物的交互影響中被圈粉。

今天想寫陳坤,不僅是因為他的俊朗外形以及精湛的演藝值得稱道,更重要是他的書《突然就走到了西藏》帶給我震撼與思考:書裡的那個陳坤不是聚光燈下的陳坤,它講述的是他如何從一個貧苦的重慶小孩,到巧合的考上電影學院,接片、偶然出名,有所成就,迷失,找到自我的過程。中間穿插最多的是他脫離名人身份,在西藏的行走中去體驗“迴歸內心平靜”的心路歷程。

勋衣草文|心有所向,行者无疆

感動於陳坤在書中以一種文字的形式袒露自己的成長過程,分享他作為一個兒子、親人、父親、友人的種種感受。合上書卷,感慨萬千:原來每一個人成長的過程當中都需要走過一段辛酸的路,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陳坤小時候住在重慶的江北區,一家五口人擠在一個十三平米的房子裡,生活環境並不理想。七歲那年,父母離異,從小在外婆身邊長大,直到11歲才回到母親身邊,此外還有兩個弟弟,其中一個是同母異父。除了兩個弟弟以外,陳坤還有一個姐姐,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被父母送走,讓別人收養,長大以後才得以相認。為了支撐起這個家,孱弱的陳媽媽常常告誡陳坤:“長兄如父,要給弟弟做榜樣。”就是在這樣的主流話語的影響下,陳坤很小就擔起了家庭的重任。

那時候工作也不容易找,白天他上職業高中,晚上當服務員。偶然的機會認識了重慶歌劇院的王梅言老師,在經歷了所有老師選歌手都需要考慮聲線是否具備條件的千般滋味以後,陳坤遇到了一個願意接受他並鼓勵他的老師。王梅言老師一句話改變了他的人生:“沒問題,經過訓練是可以改變的,你可以唱歌。”

陳坤看到了希望,他在跟隨老師學習的過程中漸漸地改變了自己的思維模式,開始明白了一個簡單的道理:自信不是簡單地渴望別人認可你,你要在內心深處覺得,我可以。”王梅言老師給予他的鼓勵,讓他慢慢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從一個計算機職業高中的學生兼服務員走到了歌手的位置,成為了一名可以從容在舞臺上唱歌的歌手。

王梅言老師的價值觀影響了陳坤,在她那裡,他不僅習得了唱歌的技巧,還感受到了王老師慈母般的關懷與鼓勵,王梅言老師的“沒問題”、“你可以的”的主流話語點燃了十幾歲男孩的心,就如陳坤所說:那是一顆種子,播在我的心裡。這顆種子在陳坤十九歲那年開始萌芽,他報考了東方歌舞團,結果真的如他所願。於是,他從重慶輾轉到北京的東方歌舞團。

勋衣草文|心有所向,行者无疆

來京的第二年,跳舞的同學約他陪考,同學落榜,他卻高中榜首。大學四年,他接拍了吳子牛導演的《國歌》以及趙寶剛導演的《像霧像雨又像風》,這兩部戲並沒有讓陳坤愛上演員這個職業,相反他覺得自己並不合適當演員,他認為:僥倖得來的都不是最適合自己的,因為考上電影學院很偶然,也很僥倖。

與此同時,另一個念頭也在他心裡萌芽,那就是去國外讀設計學院改行當室內設計師,這才是他真正的理想。他的這一想法得到了北京學美術朋友的支持,於是他選擇了一家北歐的學校,把自己的作品寄了過去,這一次不僅得到趙寶剛導演的支持,還賺到了九萬多的片酬。出發之前,她用其中的一部分錢為母親還清了從前欠下的債務,還用剩下的錢為自己備好了出國的費用。那確實是個實現理想的地方,但是生活費很貴,陳坤再一次從興致勃勃的主動學習者走向被動的、徘徊的位置,或許那個環境暫時還不合適自己。

於是,僅在歐洲呆了三天的陳坤決定打道回府,他告訴自己:雖然設計夢沒有錢讀書而破滅,但是我並沒有放棄,可以先拍幾部戲,攢足錢之後再去歐洲讀設計,就是這種遇事不輕言放棄的信念讓陳坤再次被命運眷顧。回到北京,他陸續接拍幾部戲,片酬不斷增加。尤其是《金粉世家》的接拍,讓他一夜爆紅,於是他從一個默默無聞只想在北京待著有一個自己租的房子就高興的“小朋友”,變成了擁有房子的人,再變成了有能力買很多套房子的人,再後來,所有的變化可想而知。

年紀輕輕就有了熒屏上的代表作,就在大家覺得他要走向影視巔峰的時候,他又發起了“行走的力量”公益活動,通過行走尋找內心平靜。為什麼會有如此之大的轉變呢?透過他的內心獨白,也許可以“窺一斑而知全豹”:2003年到2006年三年裡,我的內心一直都惶恐不安,因為我老覺得“塞翁失馬,焉知禍福”,莫名其妙地拿到一個財富,也能莫名其妙地找來一個災難,對於我來說,它們之間是有內在聯繫的:一件壞事可能是另一件好事的開始,或者一件好事是另一件壞事的開始。

勋衣草文|心有所向,行者无疆

為什麼面對這一切,陳坤本人卻感到隱隱的焦慮?可能是這一切來得太快,太容易,背離了他的計劃和理想,讓他有一些措手不及。也有可能是他的思維方式影響著他對待外界變化的態度。如果是你,你會怎麼看待這件事情呢,我想結果一定會因人而異,所以每個人對待一件事情的視角和態度決定他的走向,決定了“我是誰”,“我要去哪裡”。

2008年的某一天,陳坤豁然開朗,他在心裡生出了一個強大的信念:我的生命中不光有我的家人需要我照顧,還有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這才是我未來真正要去努力的方向。五年時間的彷徨,思考,讓陳坤找到了自己,找到了一條“回家”的路。

讀到這裡,有沒有覺得每個人在某個節點遇見的自己,其實都凝聚著我們生命的過去和未來,都不只是這一刻,就如他所說:別人眼中的什麼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陳坤就是這麼一個人,他在對抗自己的順利,又在對抗自己的不順利,可能也只是試圖將自己保持在一個有彈性和覺察的狀態,這就是陳坤獨有的“折騰”。

以後的日子,陳坤不但創辦了“東申童畫”機構,還發起了“行走的力量”公益活動,帶著一批學生行走西藏,在行走中感受內心的力量,找回內心的平靜。就在陳坤和公益即將成為陳坤的標籤之時,他做起了室內設計,開了一間小而美的設計工作室。

陳坤從表演、寫作、公益、再到他實現夢想開工作室,似乎經歷那麼多時間歷練的他,也開始展示他真正熱愛的一面了。從紙醉金迷、追求物質的美到內心平靜、崇尚設計的美,陳坤用東申空間,為自己建了一個能安放心靈的家。面對恐懼,陳坤以坦然的心態來迎接;面對自己擁有的一切,陳坤以慈善,幫助他們的方式實現其價值,讓我們看到了行走人生的新方式、新態度、新價值。

最後讓我們一起分享陳坤的一段感悟:行走對我而言,有非常尋常的意義,從出生、童年、少年到離開家鄉來到北京,從一個窮苦孩子成為為一個被大家認識的人,取得了一點點的成績,是一種外在的行走;於內在,我從一個孤僻、自卑、傲慢、懷疑的男孩慢慢成長為一個簡單相信、充滿正能量的男人,開始想做一點有益於社會的事情,是內在的行走。外在於心靈的行走,兩條生命的線索,看似毫無相交,其實彼此對應,互相影響。

如果學會在外在的行走中安靜下來,放鬆自己,與內心對話,從中獲得正面的能量,我相信這才是行走的真正意義。

勋衣草文|心有所向,行者无疆

蔣勳老師用質感聲音,帶你一起發現文學之美,生活之美。願你在喧囂時代,與偉大的靈魂在書中相遇,找回最純粹的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