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貴州開陽縣劉育村:張學良在大陸被幽禁時間最長的地方

1936年,張學良和楊虎城發起“兵諫”,將蔣介石囚禁13天,國共合作後,楊虎城被殺害,張學良一直被蔣介石幽禁長達54年。這54年當中,其中8年的時光是在貴州度過,先後被囚禁於修文陽明洞、貴陽黔靈山麒麟洞、開陽劉育村、息烽集中營和桐梓小西湖。而張學良在開陽被囚禁了2年多,是張學良在大陸被幽禁時間最長的地方。

探尋貴州開陽縣劉育村:張學良在大陸被幽禁時間最長的地方

劉育村位於開陽縣城西北,便騎著小摩托到達此地。到達了劉育村,發現該村是一個建設得很好的新農村,這裡的房屋都建設得有模有樣,農家樂也比較多。而張學良幽禁地就在一家農家樂附近,可惜只能在外面觀望,因此各個房屋的門是關閉的。

探尋貴州開陽縣劉育村:張學良在大陸被幽禁時間最長的地方

探尋貴州開陽縣劉育村:張學良在大陸被幽禁時間最長的地方

張學良之前被蔣介石幽禁在修文陽明洞,並要求張學良讀《明史》,讓他領悟犯上作亂的下場就和王陽明的待遇一樣,結果張學良卻寫下了一首詩:“犯上已是禍當頭,作亂原非願所求。心存廣宇壯山河,意挽中流助君舟。春秋褒貶分內事,明史鞭策固所由。龍場願學王陽明,權把貴州當荊州。”讓蔣介石十分不滿,於是又轉移到了貴陽黔靈山。

在黔靈山時期,由於消息走漏,導致很多群眾都要來看張學良將軍,蔣介石不得不將他秘密轉移到了開陽劉育村。劉育是當時的治安模範鄉,軍統認為這裡比較安全。蔣介石下令在此建造“行轅”,但他從未到過此地,可見只是為掩人耳目而已。

探尋貴州開陽縣劉育村:張學良在大陸被幽禁時間最長的地方

探尋貴州開陽縣劉育村:張學良在大陸被幽禁時間最長的地方

張學良在開陽的活動被嚴格限制,活動範圍不得超過10公里,並且有大量的軍統人員秘密“保護”。張學良在此已經不能讀書籍和報刊。和張學良一起被幽禁的還有妻子趙一狄以及張學良的隨從,有煮飯的四川大媽,有打理雜物的老頭子。

張學良在開陽還為開陽做了一件好事。由於開陽長期缺鹽,少量到貨後出現了搶購。張學良向縣長李育楨表示:“我住在開陽,喝開陽水,吃開陽米,應該為開陽百姓做些事情。沒有資金,我來想辦法,務必讓老百姓吃上鹽”。隨即,張學良將此事報給軍統局局長戴笠,戴笠電傳貴州省主席吳鼎昌。不到十天,鹽款撥下,開陽在缺鹽了。

探尋貴州開陽縣劉育村:張學良在大陸被幽禁時間最長的地方

探尋貴州開陽縣劉育村:張學良在大陸被幽禁時間最長的地方

劉育東去6公里則是白安營,在被幽禁的日子裡,張將軍也常被“安置”在白安營的“別墅”裡。白安營原名“白崖營”,因其山勢險峻,易守難攻,故雅稱“白安營”。清朝咸豐、同治年間,黔東北一帶農民聚義反清,首領何得勝曾率兵屯營於此。白安營主峰名曰獅子頭,峰頂就是古營壘,在主峰上遠眺,雲海蒼茫,田野如畫;山上有一座古剎,名曰高峰寺。

有一天,張學良和妻子登上白安營山頂,面朝北方,相偎而立,情不自禁地唱起:“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被來白安營徒步的開陽中學生們聽到,並看見,於是,整個山谷都響起了歌聲。


探尋貴州開陽縣劉育村:張學良在大陸被幽禁時間最長的地方

探尋貴州開陽縣劉育村:張學良在大陸被幽禁時間最長的地方

1944年4月,日軍襲擊湖南,奪取長沙、衡陽。11月間,接連侵佔桂林、柳州、南寧等重要城市。12月初,日軍打到貴州獨山,貴陽告急,開陽也緊張起來。軍統驚慌無計,匆忙地把張學良遷押到桐梓小西湖囚禁。

探尋貴州開陽縣劉育村:張學良在大陸被幽禁時間最長的地方

探尋貴州開陽縣劉育村:張學良在大陸被幽禁時間最長的地方

在劉育村和開陽縣中間,就是開陽的水源保護地——甕井水庫。1996年開始承擔縣城供水任務,現每天向縣城供水1.5萬m³以上,同時,也承擔著下游馮三、楠木渡等鄉(鎮)農田灌溉用水。

探尋貴州開陽縣劉育村:張學良在大陸被幽禁時間最長的地方

探尋貴州開陽縣劉育村:張學良在大陸被幽禁時間最長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