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复杂的商业动机导致了如今各类假新闻泛滥成灾

众所周知,现在各个行业都充斥着商业动机的身影,更多方面甚至被所谓的商业动机搞烂搞臭。对于商业动机的侵入,导致新闻界也不再那么单纯,早已不再是对于事件准确快速的报导了,取而代之的是出现了众多的假新闻。

有位英国计算机科学家在为纪念万维网创立29周年而发表的一封公开信中称,"一批新的网络看门人"现在占据了主导地位,它们掌控着观点与意见的传播。

他说"权力集中于极少数公司的现状,已让互联网被大规模武器化成为可能。"众多复杂的商业动机导致了如今各类假新闻泛滥成灾

他在信中表示:"近年来,我们已看到社交媒体平台上呈现阴谋论的趋势,虚假的推特和脸书账号令社会紧张气氛加剧,并出现了外部势力干预选举,罪犯窃取个人数据等现象。"

报道称,在这名62岁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介入这一焦点问题之际,一些欧洲国家政府正借助于立法,以限制假新闻和仇恨言论的传播。

德国已从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一项法律。根据该法律,未在24小时内删除虚假新闻、仇恨言论的社交网络平台,将被最高处以5000万欧元的罚金。

并且,法国总统马克龙计划通过立法,准许法官在大选期间有权下令删除假新闻。众多复杂的商业动机导致了如今各类假新闻泛滥成灾

总部设在布鲁塞尔的欧盟委员会已向各互联网平台发出通知,要求其必须找到一种方法,在接到通知的一个小时内删除极端主义内容,否则将面临法律制裁。

但也有人提出质疑,那些为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建立的公司能否在自愿的基础上充分解决这个问题。

他认为:"一个将社会目标纳入考量范畴的法律或监管框架,可能有助于缓解这些问题。"

他还对大型互联网平台在投放有针对性广告时处理用户数据的方式表示担忧。他说,需要在公司和网民利益之间找到平衡。

他称:"这意味着我们要考虑如何将科技领域的激励措施与广大用户及社会的利益结合起来,并在此过程中征询社会不同层面人士的意见。"

另据报道,一个消费者组织3月12日称,欧盟委员会指派的为应对假新闻提供建议的专家忽视了让谷歌和脸书等企业传播假新闻的商业模式动机。

假新闻背后是强大的商业价值的推波助澜,导致了众多新闻人对于新闻的失真。对于很多意志不坚定的新闻人来说恰恰给了制造假新闻大量的机会,让假新闻事件不断涌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