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收割机 红色收藏馆之抗日战争

红色收藏馆藏品历史背景


马克沁机枪是世界上第一种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武器,该枪为英籍美国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于1883年发明,1884年获得专利。

死亡收割机 红色收藏馆之抗日战争

【维克斯式马克I型马克沁重机枪】

其口径为 11.43毫米,枪重 27.2千克,采用容弹量为333发6.4米长的帆布弹带供弹。


红色收藏馆藏品

死亡收割机 红色收藏馆之抗日战争

死亡收割机 红色收藏馆之抗日战争

【 民24式重机枪枪管 红色收藏馆藏品】

死亡收割机 红色收藏馆之抗日战争

【枪管及部分零件分解图】


老彭说故事

一战时期机枪的发明是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的,它改变了以前射击子弹只能单发的局面,极大的加快了战争的进程。持续而强大的火力,可以瞬间导致很多士兵的死亡,很多人因此把它命名为死亡收割机。据历史记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索姆河会战中,德军就是用重机枪向呈密集队形冲锋的英军进行猛烈持续的射击,英军近6万人在一天之内毙命。从那以后,各国军队相继装备马克沁重机枪,马克沁由此成为闻名的杀人利器。巨大的人员死亡也使人们真正认识到了重型机枪的巨大威力,导致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很重视重机枪的研制。

死亡收割机 红色收藏馆之抗日战争

死亡收割机 红色收藏馆之抗日战争

【细节图】

我国在抗战阶段对于机枪的渴求也是有目共睹的。本来军工生产能力薄弱,好一点的武器都要靠进口,当日军入侵中国以后,形势变得极为严峻,大部分兵工厂都被摧毁,还有生产能力的微乎其微,这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想方设法外购,以补不足之需。

死亡收割机 红色收藏馆之抗日战争

【枪管前段细节图】

  经过四年抗战,国内对重机枪的需求更为迫切,鉴于此,国民政府于1934年设法获得了德国马克沁重机枪的设计图纸,然后进行仿制。1935年,金陵兵工厂终于仿造成功了MG08式马克沁水冷重机枪,因为这年是民国24年,故被命名为"民国24年式重机枪"。抗战时期,它是中国军队主要的重火力武器,也是抗战部队的主要制式装备,给日军以重大打击,战果辉煌。我收藏的这个枪管就是民24式的部件,是从废品站里面翻出来的。打了那么多年鬼子,后来又历经多年的风雨,它已经锈得不成样子了。当被丢弃在一堆破铜烂铁之中时,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它,我想这就是缘分吧。幸亏我及时出手,避免了它回炉的命运,这么珍贵的文物就应该放在它该去的地方,供人瞻仰。

死亡收割机 红色收藏馆之抗日战争

【民24式重机枪】

兵书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战争是所有解决问题的谋略中处于最下下策的,所谓杀敌一万,自损三千,不到万不得已,双方都千万不要使用战争手段。当然,当日寇公然违反国际法,践踏我国疆土,我们责无旁贷的要守土抗战。这些杀人机器的发明,在敌方手里就变成了魔鬼,变成了进攻的利器;反之,在我方,则是维护正义的有力武器。我想,这就是武器的是非论吧。但愿世间再没有战事,但愿世界永远和平。


藏品属红色收藏馆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