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阿瑟責怪統計造假,日本回答:如果統計不假我們就不會輸了

二戰剛結束時,美國是一心想讓日本變成一個貧窮的第三世界窮國的,45年9月發佈的《投降後初期美國對日方針》中明確表示“日本的困境是由自身行為的直接後果,盟國不承受修復損失的負擔。”

麥克阿瑟責怪統計造假,日本回答:如果統計不假我們就不會輸了

最符合精明的商人形象的日本首相 吉田茂

雖然美國是佔領者,但當時全世界的糧食狀況都在惡化,由於氣候不良和戰爭打擊,歐洲和亞洲都在捱餓,美國的資源要用於救助盟國,日本這個戰敗國肯定要被排在末尾。

麥克阿瑟責怪統計造假,日本回答:如果統計不假我們就不會輸了

日本人在領分配的糧食

日本發動戰爭的原因本來就是因為國土狹小人口過多無法養活人口,而到了二戰結束時更慘,45年戰爭結束時只有開戰前糧食產量的2/3。每人每天的口糧被限制在500-600克大米的水準都無法滿足,當時日本到處謠傳:到青黃不接的時候,會餓死1000萬人。(日本50年時人口才只有8300萬)

麥克阿瑟責怪統計造假,日本回答:如果統計不假我們就不會輸了

雖然有航母,但那時的日本農村還是貧窮的農業社會

到停戰的第一年,日本東京的物價比上一年增長了6倍,一度只剩下5天的口糧,學校發不起課間餐,路上到處是在垃圾裡尋找食物的人。不斷出現大型示威遊行,日共在這時也非常活躍。日本的吉田茂首相哭喪著臉對美國佔領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說“如果不給450萬噸糧食的話,一定會開始餓死人,那時會發生什麼事就不知道了。”

麥克阿瑟責怪統計造假,日本回答:如果統計不假我們就不會輸了

模樣詭異的美國總統雕像

麥克阿瑟在日本人提供的數據前被嚇到了,美國人最擔心的是示威遊行最終沖垮日本政府,那時在蘇聯的支持下,日本民眾會和美軍發生衝突,於是他發了封著名的電報給華盛頓:

要麼給我糧食,要麼給我子彈。

實際上吉田茂首相把日本看穿了,現在解密的資料看,當時日本各地的示威其實很多是日本政府縱容的,吉田茂對自己的親戚說:如果在日本飄揚一個月的紅旗,美國人很快就會把糧食送來。

麥克阿瑟責怪統計造假,日本回答:如果統計不假我們就不會輸了

當時的東京

日本人的小伎倆得逞了, 在46年糧食危機最嚴重的夏季,美國人送來了第一批70萬噸糧食。馬上街頭的示威遊行像融雪一樣消失。摸不到頭腦的麥克阿瑟對吉田茂說:你們不是說一定要450萬噸糧食嗎?怎麼70萬噸投進去就解決問題了?你們的統計數字是不是有問題???

吉田茂低頭一笑:“在戰前,如果日本統計完備,那麼也許不會那麼輕率的和美國開戰,也不會那樣戰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