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車就怕“正時”失了智,忽視秒大修!

老車就怕“正時”失了智,忽視秒大修!

一臺發動機要能正常運轉,所有零件都要在正確的時間和正確的位置做正確的事,在最佳的協調下,發揮應有的性能。

是不是很熟悉?這就和電影戰爭片一樣,軍官會分配每一個人該完成的任務,然後開始行動前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對錶”!沒錯就是“對錶”。所有組員都必須在同一個時間軸內完成各自任務,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各自的位置,這就是“正時”

老車就怕“正時”失了智,忽視秒大修!

那麼,在發動機中要怎麼“對錶”呢,又要以誰為準呢?泰哥今天來跟大家聊聊這發動機正時的事。

在整個發動機運轉中,最主要的運轉就是曲軸。所有的正時都是以曲軸的旋轉角度為基準。

泰哥舉個單缸發動機的例子,以在活塞上止點為0度,下止點為180度,整個四衝程活塞做功週期720度為一次循環週期。

而保證活塞正常做功就在於氣門正確開啟的時機,靠正時轉動帶與曲軸保持動態同步。

曲軸正時齒盤

我們知道引擎中一切的運轉都以曲軸為準,所以曲軸就有責任將它的正時“告訴”所有機件。現在ECU的運算分辨率越來越高,甚至達到32位以上,所以需有一機件能精確的擷取正時訊號。

目前大部分引擎會在曲軸的一端裝設一個齒盤,再由一個磁感器來接收併產生訊號。假設齒盤有60齒,一圈360度則每一齒間距為6度,當曲軸轉動時,齒盤會以相同的轉速跟著曲軸轉動,而每一齒經過磁感器時,會感應一個磁場,並由磁感器轉換為電子訊號讓ECU得知目前的曲軸角度,好使噴油、點火等動作能在正確時機運作。

正時皮帶與正時鏈條各有優劣

現代發動機基本使用頂置凸輪軸設計,就是將凸輪軸設置在引擎缸頭上,要驅動凸輪軸必須利用皮帶或鏈條使之與運轉中的曲軸連結。就如前面提到的,凸輪軸的運轉也需要“正時”,所以在安裝正時皮帶時,凸輪和曲軸的正時必須對好。

由於正時皮帶屬於耗損品,而且正時皮帶一旦斷裂,凸輪軸當然不會照著正時運轉,此時極有可能導致氣門與活塞撞擊而造成嚴重毀損,所以正時皮帶一定要依據原廠指定的公里或時間更換。而正時煉條則會有相當長的壽命,一般廠商都要求定期檢查,基本終生免更換。

正時出問題,都是大災禍

正時系統一旦出現損壞,氣門、點火工作就會錯亂或停止,嚴重時甚至會使氣門被頂斷、活塞被頂穿,需要進行大修。

正時皮帶損壞的原因除了正常的老化磨損外,像漲緊輪、惰輪、導向輪運轉出現問題、外部的一些汙染或損壞、安裝不正確等,也都會導致正時皮帶失效。

正時鏈條就較正時皮帶可靠耐用多了,但由於是全金屬件一般不裸露在發動機外部。但正時鏈條漲緊器材料多為強化塑料件,使用多年後也會出現一些老化,一旦發生碎裂也會導致正時鏈條失效。

正時保養很簡單,細心即可

一般正時系統保養主要是以換件為主,正時皮帶與正時鏈條的維護週期一般都在用車3年左右。

老車就怕“正時”失了智,忽視秒大修!

正時皮帶每6萬公里更換,同時檢查漲緊輪惰輪與導向輪失圓情況。

正時鏈條每10萬公里檢查,同時檢查漲緊器摩擦片磨損情況。

總結一下

正時系統關乎整個發動機運轉健康,由於維保週期較長,泰哥在這邊主要是給各位老爺們多提一個醒。

今天就到這了,我們下期再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