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互動|怎麼面對孩子提出的死亡話題?

親子互動|怎麼面對孩子提出的死亡話題?

前幾天朋友問我,她家才幾歲的小寶竟然開始向她詢問死亡的話題了,回答的現實了一點,結果孩子自己說著說著就特別難過的大哭起來,她很是為難,又不想欺騙孩子,很擔心處理不好,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甚至產生什麼不好的心理問題,實在不知要怎樣更好地回應孩子這種話題,其實,我也深有感觸,女兒小時候生病難受,同樣問過我這類問題。這就像人類一直探究的終極話題一樣,我們從出生起就一直在不斷探索未知的領域,這其中包含著我們好奇、恐懼、探究等等感受和行為,這就是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的方式。

面對孩子的死亡話題,父母要保持幾點態度:

1、不要刻意迴避話題

3-6歲是孩子的幼兒階段,在這個階段的孩子邏輯思維開始萌芽,認知能力也由淺入深,由表及裡,探索慾望增強,他們的問題開始從“是什麼”轉向“為什麼”。面對他們提出的死亡問題,避而不談反而是非常不明智的姿態,這種忌諱莫深反而給孩子造成一種莫名的不安。

2、保持心態平和

面對死亡話題,家長首先要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要自己就被孩子的話題嚇到不知所措,緊張焦慮。能夠心態平和的與孩子探討死亡話題,這樣的姿態,才能讓孩子不會感覺那麼緊張和恐懼。

3、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情緒感受

如果孩子經歷了“死亡”的場景,感受到親友的離去,請您一定要尊重他們的感受,理解他們的悲傷、難過,哪怕給予您溫暖的擁抱和陪伴,等待孩子情緒平穩後,再慢慢討論這個生老病死的自然命題,想靠轉移注意力這種方式來處理孩子的情緒和認知,只會暫時壓抑而不是正確的疏導。

親子互動|怎麼面對孩子提出的死亡話題?

光有正確態度還不夠,那麼怎樣與孩子一起面對才好呢?

壹┃不必刻意引導孩子面對死亡。

當死亡的場景到來,孩子會通過提問,或者表現出不安的情緒和行為,這個時候家長到位的安撫就非常重要,要讓孩子明白,死亡是再自然不過的狀態,每個生命體都有這樣的歸宿,不用過於擔心。

貳┃注意平時順其自然的引導。

當孩子開始注意“死亡”狀態,又一時無法接受,不要急,認知的改變需要慢慢來。我們可以很自然的帶著孩子一起學習一些自然科學小知識,有些話題可以引導到這種話題,讓孩子理解和接納這種自然狀態,平時遇到小花的凋零、小動物的離去,我們都可以很自然的引導孩子正常看待。

┃不妨給予一點小小的期待。

每個孩子都有最單純美好的願望,當他們不得不面對死亡,多少都會有些害怕失去和恐懼的感受,特別對幼小和過於敏感的孩子,家長在討論死亡話題的過程中,不妨給予孩子一些關於死亡的期待,比如對於失去寵物貓的孩子,我們可以告訴孩子,貓貓只是太老了,地球不再事宜生存,所以要去一個叫喵喵的星球繼續生活,當然健康的貓貓還是地球更適合它們很好的生活哦。父母不用擔心,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的認知會漸漸提升,能夠正確理解“死亡”的概念。

親子互動|怎麼面對孩子提出的死亡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