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蘇富比推“墨緣”:流傳逾百年的中國書畫金石拓本|6月12日

即將於巴黎蘇富比舉行的“墨緣 德國私人舊藏中國書畫金石拓本”專場,其拍品出自一個重要中國藝術品收藏,此收藏集成於1894年至1922年政治動盪、社會鉅變時期,其中珍品琳琅,整個收藏之規模質素從此可見一斑。

拍賣詳情

巴黎蘇富比

墨緣 德國私人舊藏中國書畫金石拓本

6月12日

巴黎蘇富比推“墨緣”:流傳逾百年的中國書畫金石拓本|6月12日

晚清大臣端方

這位在華德商在二十世紀初中國洋人圈中頗具名望,他與晚清政府高官、豪門顯貴及官衙相交甚密,商業聯繫亦甚廣。他在任職期間,肯定認識晚清大臣端方,後者乃開明改革派,歷任各地封疆大吏,1909年調直隸總督。

本拍賣其中十二件藏品與端方有直接淵源。部分書畫及拓本具端方題跋及鈐印(端方之印、端方私印、陶翁、陶齋鑑藏書畫)。當中六件宣紙作品,載於端方1909年所編書畫藏集《壬寅消夏錄》。

巴黎蘇富比推“墨緣”:流傳逾百年的中國書畫金石拓本|6月12日

《泰山二十九字》拓本立軸,估價 500,000 — 700,000 歐元

端方嗜古玩收藏,尤好鑑商周青銅、古書畫及碑刻拓本,而且精研金石學。晚清金石學發展繁盛,收藏家群體遍佈廣泛,以中國人居多,他們樂於以此文人雅好自居清流。端方身邊亦不乏同好,當中有不少晚清政府大員。

清代金石學者據拓本來收藏及交換器物造像之銘刻及石刻。端方等個人藏家曾編著圖集,載錄青銅器及石碑上之銘文,然後公諸同好,交流品評。本收藏中之書法作品及拓本之題記或評語,部分出自晚清名士手筆,例如曾指導端方編撰圖錄的李葆恂(1859-1915),另有陳伯陶(1854-1930、張祖翼(1849-1917)、羅振玉(1866-1940)及文獻學名家繆荃蓀(1844-1919)。

精鑑善藏青銅、石碑及金石拓本,有助推進政治及社會精英之間的交際往來。當時,端方正積極整頓內務,推行改革及現代化,與西方政府及文化界皆有往來,並尋求洋人建議、甚至邀聘洋人為顧問。端方常於漢口及武昌的官邸舉行晚宴,招徠中國官員、達官顯貴、西方外交官、商人和收藏家聚首一堂,並展示其各類古玩收藏;如此眾人一同觀賞古玩,研析、甚至交換工藝器物和書畫珍品。

巴黎蘇富比推“墨緣”:流傳逾百年的中國書畫金石拓本|6月12日

柯九思《墨竹卷》水墨紙本手巻,估價 600,000 — 800,000 歐元

本圖錄所載二十七件宣紙藏品之德國藏家頗有可能曾列席端方的晚宴。藏家留居中國三十年,浸淫於中國文化,熱衷鑑賞中國藝術品。本拍賣數件書畫曾入端方寶蓄,其餘亦與清末著名收藏家有關連。四件宣紙作品曾入《穰梨館過眼續錄》,此乃陸心源(1834-1894)個人編存之目錄,其人富收藏,包括古書、拓本及書畫。由此可知,這位德國藏家曾接觸過其他大收藏家及其珍藏

巴黎蘇富比推“墨緣”:流傳逾百年的中國書畫金石拓本|6月12日

德國私人舊藏《唐顏魯公書麻姑山仙壇記》上冊

宋拓大字本四十八開冊,估價 280,000 — 380,000 歐元

1911年端方歿,中外收藏家、古董商、官員及博物館爭相蒐購其遺藏之古玩精品。本系列的德國收藏家,或許是趁此機會購得其中數件曾經端方過眼或收藏的作品;他將這位晚清大書畫藏家遺留的重寶,納入了自己的書畫及拓本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