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石壽山石

壽山美石是天造地設的尤物,其既屬天然,一般都多少會有些瑕疵。壽山石中常見瑕疵有砂質、裂紋、筋絡及混雜等。

一、砂質:是指夾雜在石中的堅硬砂岩,可分為棉砂,砂丁和砂團三種。

“棉砂”粒度細,分佈散,一般硬度不太高,含棉砂的石面粗糙無光澤,但尚可雕刻。有棉砂的壽山石有的還可作為觀賞石,別具情趣。

國石壽山石

棉砂1

國石壽山石

棉砂2

二、“砂丁”多為石英或金屬礦細粒,顆粒細小,分佈稀疏。

國石壽山石

砂丁1

國石壽山石

砂丁2

國石壽山石

砂丁3

三、“砂團”指成團塊狀的砂質,大都是穿透於礦石中的圍巖殘體,質堅硬,難於奏刀。

國石壽山石

砂團

四、裂紋俗稱“畢格”,有粉格,色格和震格三種。

“粉格”又叫“土格”,是礦石受質地變化影響而產生自然裂痕,年久日深裂隙被砂土雜質所填充,形成一道不透明的夾線,粉格不具粘性,用力敲擊即會斷裂。

國石壽山石

粉格

“色格”亦是礦石原有的一種細裂痕,因長期受含鐵質的地下水浸蝕,產生有色的隔層,將礦石的裂處粘合,俗亦稱“筋”。此類裂痕纖細紅色者如血絲,稱“紅筋”,別具神韻,一般而言,不易開裂。

“震格”多為開採爆破或搬運受震而造成的礦石裂痕,一般不易發現,經油沁後,更難辨其痕跡,務須慎察。通常遇可疑處,可在兩側用力擠壓,油水會從格紋間浮現石面。

五、筋絡是石材肌體中的一種紋理,或如峰巒,或似水浪。

筋絡若能組合成美麗圖案,不但無損於石之品味,反增美感,如環凍,虎皮斑,花坑結晶線等。

國石壽山石

紅筋

國石壽山石

黃筋

國石壽山石

脈絡1

國石壽山石

脈絡2

國石壽山石

環凍

六、混雜有質之混雜和色之混雜之分。

一塊石材中,通靈與不通靈的質地交錯混合,或數種色彩滲染交融,本為石質不純現象,但經雕刻家“因材施藝”的高妙構思下,化雜色為俏色,巧奪天工,令石之藝術價值大大提升。

國石壽山石

混雜很多人都十分喜歡壽山石,因為壽山石的造型好看,而且色澤鮮亮,是用來雕刻的好原料,但是對於如何判斷鑑賞壽山石雕,很多人卻不是很瞭解,在這裡我們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中國,壽山石是一種非常出名的石頭,並且被列為中國最有名的四大石頭之一,這榮譽夠高吧,所以大家還是有必要去了解一下壽山石,這可是一門非常深的學問,值得大家去深入探究。壽山石主要分佈在福建省福州市,這裡是一個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的地方,早就在古代的時候就因為壽山石而出名。

國石壽山石

壽山石是我國傳統的“四大印章”之一。石分佈在福州市北郊與連江、羅源交界處的“金三角”地帶。若以礦脈走向,又可分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

壽山石在寶石和彩石學中,是屬於彩石大類的岩石亞類,它的種屬,石名都很複雜,約有一百多個品種。按傳統習慣壽山石的總目一般可主要分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類。因為產于田底,又多現黃色,故稱為田坑石或田黃

壽山石約有100多個石種,每個石種既有好石也有劣等石。儘管當今市面上常見的壽山石只有二三十種,但是,不乏色澤相近、品質相似、肌理相似者。再加上造假技術滲透其中,這就使壽山石的鑑別更加複雜。在這種情況下,掌握一定的鑑別知識就顯得特別重要。

國石壽山石

壽山石鑑定中我們需要注意的有:

外形:包括形狀、稜角、皮相。如:田坑石無根而璞,無脈可尋,呈自然塊狀,無明顯稜角,有明顯色皮。山坑石分佈於壽山、月洋兩個山村,石質因脈系及產地不同,各具特色,所以山坑石的名目特別豐富。

色彩:主要看色相色彩的分佈情況,色彩結聚狀態的表裡情況。壽山石色彩多樣,各種顏色均有,每個石種顏色都有規律可循。

國石壽山石

質感:眼睛看的感覺(觀察石質表面和內部的紋理),上手摸的感覺(體會表面的質感),上手掂的感覺(體會重墜感,如水坑、老坑的石品手感發重),刀刻的感覺(吃刀難易,流暢與否,澀阻度等;壽山石吃刀流暢)。

紋理:包括紋理、裂格(裂是有明顯或不明顯的縫隙,格是石本身固有的分隔線或紋線)。壽山石大部分都存在著格,有些石種有漂亮的紋理,如荔枝洞石的蘿蔔絲紋,大山石的波濤形紋理,山秀園的斑斕色塊等等。具備了基本的鑑別方法後,可對壽山石雕進行鑑別。

目前的壽山石市場也是愈發的火熱,隨著“封礦”的政策出來後,近幾年來壽山石每年30%的價格上漲曲線議論紛紛,認為越來越多的壽山石精品被玩家收藏而退出市場,除田黃、芙蓉外,像荔枝、杜林、旗降石、善伯等幾個壽山石優質石種的價格也在不斷攀升。

國石壽山石

壽山石作為四大名石之首,在中國寶玉石屆有著高高在上的地位,是中國其他千百種寶玉石無法替代的,它種類繁多,石質晶瑩柔和,豐富多彩、色澤變化莫測,製成的雕件,配飾,印章,掛件,擺件等藝術品受到大部分文人墨客的喜愛。

壽山石非常的軟,藏家平時使用的時候千萬要小心,一旦掉落到地上,通常會破裂,這樣會讓你損失極大。我們認為收藏壽山石藝術品就和古董一樣,收藏的時間越長越有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