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夢想的謀士在魏國,此人是政治天才,建立一制度助曹操定天下

劉備夢想的謀士在魏國,此人是政治天才,建立一制度助曹操定天下

在三國曆史中,蜀國本來有荊州和益州,最有可能統一南方,但中途被吳國搶了荊州,導致功虧一簣。在反思蜀國為何失去荊州時,很多人會把原因歸結於龐統的早亡,諸葛亮不得不提前入蜀,從而給了吳國可乘之機。但其實,與其說荊州缺不了諸葛亮,不如說劉備少了一個政治天才陳群。

劉備夢想的謀士在魏國,此人是政治天才,建立一制度助曹操定天下

諸葛亮的嘆息

實事求是地說,不管蜀國發生什麼事,諸葛亮肯定都會入蜀。在劉備的人事概念裡,諸葛亮一直都是蕭何的角色,主要功能是兵員徵集和糧草準備,不會讓諸葛亮帶兵。所以,即便龐統沒有去世,為了儘快開發富庶的益州,諸葛亮也會入蜀。

赤壁大戰後,蜀國不缺軍師,不管龐統還是法正,都可謂料敵合變,出奇無窮。劉備真正缺的是諸葛亮一樣的內政謀臣。劉備稱王前,因為軍師夠用,諸葛亮專心搞內政,蜀國內部問題還不明顯。等到劉、關、張、龐統、法正先後去世,蜀國出現人才危機,諸葛亮無奈之下才一肩扛兩擔,軍政一把抓,想找個幫手都沒有,最後活活被累死。諸葛亮在晚年一定想找個幫手,他或許會想起陳群,那個曾經在徐州短暫跟隨過劉備的天才。

劉備夢想的謀士在魏國,此人是政治天才,建立一制度助曹操定天下

陳群是潁川人,正兒八經地潁川系身份,跟荀彧、鍾繇同為潁川士族集團的頭臉人物。在曹操統一北方的過程中,這些人立下了汗馬功勞。可後來曹操有了不臣之心,引起漢臣反感,曹操為了鋪平後代稱王的道路,大開殺戒,殺掉了名士孔融、崔琰,同時開始肅清自己內部的不同聲音,又殺了楊修,擠兌死了荀彧。經過一系列操作,保證了曹丕的成功繼位,不過因為手段太出格,引起了士族的強烈不滿,為了緩和曹魏和士族的關係,曹丕委託陳群造出了“九品官人法”,也稱“九品中正制”。

劉備夢想的謀士在魏國,此人是政治天才,建立一制度助曹操定天下

天才的手段

三國時期,戰亂頻繁,人民流離失所,兩漢人才選拔的“察舉制”已經完全淪為擺設,無法為國家提供充足的管理人才。“九品中正制”改由國家專門給現役官員評定一個等級,同時對在野人才也評定等級。如此一來,朝廷有了大量人才儲備,官員的升遷也有了制度化保證。同時,品定人才的選拔官由德高望重的士族擔任,這對於士族來說既滿足了面子,也得了裡子。曹丕與其子曹叡不遺餘力推行“九品中正制”,不僅彌合了與士族的緊張關係,而且還將寒門下層士人綁上了自己的戰車,整個國家再沒有人對於曹魏代漢不滿,曹魏獲得了穩定的發展局勢,這都歸功於陳群傑出的政治能力。

劉備夢想的謀士在魏國,此人是政治天才,建立一制度助曹操定天下

除了“九品中正制”,陳群還修訂了曹魏的法律《魏律》十八篇。雖然不像諸葛亮文武雙全,但陳群對於軍事戰略也頗有心得。當年劉備在徐州的時候,陳群就在劉備的手下,他警告劉備,不要輕舉妄動,一旦舉兵去打袁術,呂布這人一定會背刺。劉備沒有聽進去,還是惹了袁術,呂布果然背刺,劉備慘敗。

劉備夢想的謀士在魏國,此人是政治天才,建立一制度助曹操定天下

我們假設劉備聽從了陳群的建議,即便最終還是丟了徐州,陳群也會覺得劉備是個明主,會牽馬墜蹬,跟隨左右。等到蜀國建立,陳群這樣的內政天才一出手,不僅解放了諸葛亮,還能彌合蜀漢內部荊州幫、益州幫、東州幫和元老幫的紛爭,蜀國說不定真能改寫三國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