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惠州原有四座古塔嗎?

惠州西湖名勝古蹟頗多,久負盛名,特別是塔、寺、觀等與佛道儒相關的建築更是隨處可見。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字廷秀,江西吉安人(1127年—1206年)遊惠州時,就寫下了一首惠州城湖地理詩的經典之作。詩曰,“左瞰豐湖右瞰江, 三山出沒水中央。山山寺寺樓樓月,清煞東坡錦繡腸。”詩中的山山、寺寺、樓樓月,就把八百年前惠州崇佛興教的人文、地理景象記載下來了。關於惠州西湖的塔,據史料記載,府城有4座塔,泗洲塔、文星塔、文筆塔、萬壽塔。

泗洲塔

你知道惠州原有四座古塔嗎?

其中“泗洲塔”又名“僧伽塔”、“浮屠塔”、“西山塔”,還俗稱“風景塔”。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代四川眉山人,(1036—1101年),北宋大文豪。紹聖元年(1094年)十月被朝廷以“譏斥先朝”的罪名貶謫惠州。蘇東坡遊惠州西湖時,又將泗洲塔稱為“大聖塔”和“玉塔”,留下了讚美泗洲塔和西湖的千古名詩《江月》五首之一,詩曰:“一更山吐月,玉塔臥微瀾。正似西湖上,湧金門外看。冰輪橫海闊,香霧入樓寒。停鞭且莫上,照我一杯殘。”

後來劉克莊,字潛夫,號後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詩人(1187—1269年)遊惠州西湖,憶起東坡居士該詩,認為“玉塔臥微瀾”堪稱千古絕唱,又寫下了“不知若個丹青手,能寫微瀾玉塔圖。”之句。

清嘉慶六年(1801年),嶺南大才子宋湘,號芷灣,梅縣人(1756—1826年),應惠州知府伊秉綬之邀,主講惠州豐湖書院,寓居惠州西湖兩年,寫下著名詩集《豐湖漫草》等大量作品。其中《題泗洲塔》五言詩,更是把泗洲塔拔地而起,直通蒼穹的雄偉氣勢完全展現出來。詩曰,此塔立此湖,此湖洩其大。塔影落湖中,塔氣出天外。

你知道惠州原有四座古塔嗎?

惠州泗洲塔始建於唐末,塔為樓閣式七層磚塔,高約37.7米,平面八邊形,底層面積64平方米,每邊長3.56米,底層壁厚2.78米,塔名“泗洲”是因為唐中宗曾在泗洲(今江蘇盱眙縣)建塔紀念印度和尚僧伽,後各地仿效之。中國很多地方把佛塔稱為“泗州塔”和“僧伽塔”。惠州唐代“泗州塔”誰人所建待考。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泗州塔”因年久失修而倒毀。後在塔址建“超然臺”。萬曆二年(1574年)仲威史李材在塔的舊址築“超然亭”。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巡撫王命璇,命惠州推官溫國奇重新建塔。歷時五年,至天啟三年(1623年)才由惠州推官金汝和續建而成。據《歸善縣誌》記載,明崇禎九年(1636年)年,大風頂飛去,墜五里地。崇禎十四年(1641年)修復。清光緒初(見《惠州府志》)記載,塔樓壞,塔鐘墜地,雷又破塔一角,榕生其上。如今塔鐘已沒,塔頂的榕則還有之。

坊間有傳,承建“泗州塔”的班主是承建“文星塔”班主的徒弟。師徒之間不知是因何事起了矛盾。師父就說:“如徒弟能將泗州塔建成,他就從塔頂跳下。”徒弟經過不懈努力終將泗州塔建成。塔成之日,師父並沒有食言,從塔頂跳下。但聰明的師父在跳下之時,手持一把大油紙傘張開,降低了下降的速度。緩衝而落,把腿摔斷了。徒弟見師父把腿摔傷了,就把師父接回家中療傷孝敬,盡釋前嫌,成為一段佳話。

文星塔

你知道惠州原有四座古塔嗎?

文星塔坐落於惠州西湖之北,東江之畔三臺石上。一說明代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州守丘一鶚與郡人先賢葉萼及葉夢熊等合建。意在推動郡人後學,博學多識,振邦興文。同時葉夢熊妻子廖氏又出資在文星塔旁建“廻龍寺”,為紀念葉夢熊的師父真空和尚,意為“回龍興文”。老惠州八景之一“三臺曉日”即此地也。以上所述出自先賢學者張友仁先生所編《惠州西湖志》。

另據先賢學者吳仕端在《惠州西湖文藝叢談》中所書,廻龍寺是葉夢熊為紀念恩師真空和尚而築,而塔則為其妻廖氏出資所建。葉夢熊夫婦,篤信佛學。真空和尚曾在惠州永福寺當過住持,在廣州光孝寺說法。葉夢熊亦先後寓居該兩寺,讀書受教於真空和尚。兩人一見相傾,交誼深厚。

此詩後由夢熊之侄葉世俊刻石藏在廻龍寺,並附跋語:太保公疏為師建廻龍寺,何郡公相助始落成。召僧主持,餘因茲地為師舊地遊,五月五日創塑其像於廻龍寺……

這石刻在廻龍寺圮塌後遷至惠州圖書館。吳仕端先生曾親眼見過,故吳仕端先生評語,廻龍寺及文星塔是純佛教場所。葉家皈依佛教,為弘法而築。葉氏家譜詳記其事,關於文星塔的來源,二者並存,供歷史研究者考證。

文星塔俗稱“火塔”,為七層磚石結構樓閣式塔,塔基砌築紅砂岩,塔身砌青磚,塔底四面正八邊形。底層壁厚約3.4米,內徑3.5米,外形與泗洲塔相似。但收分小,顯粗壯,穩重。塔高約35米,塔頂為磚砌拱頂,上置生鐵鑄造的塔剎。塔剎由復缽、復蓮、葫蘆、剎杆等組成。剎底有八條坤甸木交叉並伸至八個翹角即角梁,又起承託塔剎的作用。明代葉世任登“文星塔”留詩曰“清秋攬勝與雲平,紫氣氤氳憶舊京。嶽色嶙峋常護欖,江濤呼吸欲浮城。高標鸛雀頻回顧,華落魚龍只自驚。指點中原今古事,煙波萬頃正含情。”

民間傳說,文星塔又稱“火塔”,她與靠西邊的泗洲塔(俗稱風景塔)和靠東邊的文筆塔(俗稱水塔、鎮江塔),三塔鼎立,空中俯瞰,成三角幾何狀,似三支粗大鐵筆,書向蒼穹,塔氣直衝雲霄,甚是威武。郡人先賢廖貞,雍正八年進士,有詠西湖塔詩一首,“浮屠孤峭插雲煙,金碧輝煌夕照邊。倒影入湖翻彩筆,凌空書破鏡中天。”西湖塔的雄偉造型躍然紙上。

該塔自1595年建成之後,雄立在西湖北側,東江之畔375年。1970年夏天,被拆毀。

文筆塔

你知道惠州原有四座古塔嗎?

文筆塔俗稱“水塔”“鎮江塔”,為樓閣式,五層磚塔,平面為正八邊形,每邊長2.5米,高約20.2米。與文星塔和泗州塔相比,顯得嬌小玲瓏。塔身上使用了傳統的石雕刻技藝,塔沿砌法細膩。建塔所用的磚料規格已是晚清規格。地方史志全無記載,應為晚清建築。(待考證)

文筆塔位於橋西區東城基3號,取名“文筆”與塔旁邊的惠州府學宮(老惠陽縣政府)有關。自明代起,我國各地彷彿塔形式建有不少“文筆塔”、“文星塔”、“文昌塔”等。塔內供奉“魁星”、“文昌帝君”之類神像。希望保佑讀書人功成名就,青雲直上。惠州文筆塔的建立,反映了郡人先賢振邦興文的意願。塔下的東城基還被稱為“青雲路”,歲月滄桑,至今惠州府學宮已圮塌,僅文筆塔尚巍然獨存,依然雄立在東江和西枝江的交匯處,默默的起著鎮江的作用,點綴美麗的惠州。

萬壽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