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是怎樣活成了過去自己討厭的樣子?

一個人是怎樣活成了過去自己討厭的樣子?

過去我們看不慣很多事情很多人。

剛進職場的時候,我們討厭溜鬚拍馬的同事,他自己不努力工作,卻總拿團隊的成果去邀功,偏偏領導很吃他那一套,看他那諂媚的樣子,真是讓人吃不下飯。

做媳婦的時候,婆婆真的討厭,插手我的小家庭,四處說我壞話,她來我家幫忙帶寶寶的幾年,我幾乎是在慪氣和怨恨中度過的。直到現在,我自己也做了婆婆,我都沒法原諒她。

過去,我最討厭過平庸的生活,找一個人湊合著過日子,在菜市場討價還價,和鄰居為了爭過道放雜物吵架,孩子弄髒了衣服都要被打——這種糟心的生活就是我的父母過的日子。

後來嘛。

我討厭的那個同事連連高升,現在是我們的中層領導,我就成了拍他馬屁的人。

多年的媳婦熬成婆。今年我兒子娶了媳婦,這姑娘不是省油的燈,進門沒幾天,就敢和我吵架,我必須得好好調教她。

生活,真不是我想掌握主導權,就能掌握的。現在的我,和父輩一樣,過著平凡的生活,上班下班,夫妻說不上和睦,一樣計較幾個日常開銷,一樣想買的東西買不起,想去的地方去不了。

一、每個人都不要高估自己的道德水準,以及對抗惰性的無力。

過去我們看不慣的,為什麼會讓我們那麼排斥?

人所討厭的,一些是因為自己的利益被別人損害,自己無力改變一些糟糕的狀況,或者,是自己想要而得不到的東西。比如貧窮、損人利己的行為、他人刻薄、愛算計、別人的冷漠等等。

我們總說,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是一面鏡子,透過它們,你才能認識真正的自己。

一個人不能容忍他人的部分,其實是不能容忍自己的部分,這是一種投射。不然,他人的行為完全無法引起我們內心的波瀾,我們不會覺得他的這個行為討厭。

投射作用,是指個體依據其需要、情緒的主觀指向,將自己的特徵轉移到他人身上的現象。

比如,一個自私的人,最討厭別人自私;一個脾氣壞的人,認為別人都是挑刺惹他生氣的人;一個想走捷徑的人,最在意的就是別人的手段不正大光明。

一個人是怎樣活成了過去自己討厭的樣子?

沒有審視自己之前,我們往往對自己的道德水平判斷過高,認為自己會永遠和鄙視的人劃清界限,但其實,當我們處在對方那個位置,可能一樣會有他那樣的行為。

就像前面說過的“多年的媳婦熬成婆”。

緬甸有這麼一個傳說:有一條惡龍,每年要求村莊獻祭一個處女,每年這個村莊都會有一個少年英雄去與惡龍搏鬥,但無人生還。又一個英雄出發時,有人悄悄尾隨。龍穴鋪滿金銀財寶,英雄用劍刺死惡龍,然後坐在屍身上,看著閃爍的珠寶,慢慢地長出鱗片、尾巴和觸角,最終變成惡龍。

二、誰不是一邊嫌棄,一邊沉溺?

人性缺乏對自己道德品行的約束,更缺乏對自身短板提升的自律。

很多人,在面對不公平對待的時候,本能反應是還擊,沒有想過不要和垃圾人痴纏;在公司面對看不起的人和事的時候,第一反應是鄙視,而沒有想過自己為什麼會成為他們的一員;在消磨時間刷淘寶看抖音的時候,一邊想著要自我控制,一邊沉溺其中。

一個人是怎樣活成了過去自己討厭的樣子?

人生苦短,不要浪費時間和精力在討厭別人、對抗自己上。人和別人對罵多了,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就成了一個易怒的人,敏感,而情緒容易失控。人放任自己沉迷一種消極、無聊的狀態,時間久了,會慢慢失去鬥志,自我麻痺。

尼采說,“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

職場三定律:要麼忍,要麼狠,要麼滾。

同理,如果對生活現狀感到不滿,要麼接受它,要麼改變他。

三、唯有跳出來,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們努力的最大意義,是擴大自己的視野,是讓自己有能力跳出自己厭惡的圈子。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當基本需求得到滿足後,人們就會想更高層次的需求進發,當更高層次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人們會處在一種壓抑的狀態下,長期的壓抑可能會讓人喪失對生活的激情,如行屍走肉,或者活在自我陶醉中。

簡單來說,這種情況,實際上就是能力配不上自己的野心。

這也是那麼多人嫌棄自己的圈子,卻無法跳出的原因。

與其和他人鬥爭,不如提升自己。

去嘗試一些新鮮的東西。

現在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斜槓青年。他們不再滿足“專一職業”這種無聊的生活方式,而是開始選擇一種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

相信一個能自由切換職業的人,是在專注於本行業的基礎上,才能拓展到其他領域的。

一個人擁有自由切換職業的能力,還會抱怨同事很討厭,圈子太小了嗎?

一個人是怎樣活成了過去自己討厭的樣子?

但我們都心比天高,卻又懶得要命。我們多看重眼前的誘惑,卻很難對潛在的未來付出艱辛的努力。

我們當然知道努力的結果會更好,但那太對抗人性了,現實的沮喪也使我們陷入了惰性的漩渦。

所以對抗惰性太難,我們在環境的溫水裡,終於成了那隻被煮熟的青蛙。

能怎樣呢?感覺到痛苦的話,就要改變啊。

如果沒有自控力和人生規劃,人是容易侷限於眼前的小事的,在抱怨中產生戾氣,在沉淪中消磨時光,到後來,終於成為了過去自己討厭的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