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從來沒有“盡興”過?

為什麼有人從來沒有“盡興”過?

李蘭帶媽媽到泰國旅遊了一個星期,回來就急著來見我。不用問,看她那唉聲嘆氣的樣子,就玩得不開心。

不是因為旅遊被宰了,是因為她媽媽。

她媽媽平時總嘮叨,自己辛苦了大半輩子,也沒見女兒多孝順,沒讓自己享到福,你看那誰誰誰家的女兒,給媽媽買禮物還帶著出國遊,自己就沒那個命。

李蘭其實心裡有點委屈,這些年也給媽媽買過不少禮物,可是媽媽從來不滿意,不是說買貴了就是說不實用,還要責怪李蘭亂花錢,後來李蘭就很少主動給媽媽送禮物了。

但想想又愧疚,畢竟媽媽這些年挺苦的,她5歲的時候,爸爸就去世了,是媽媽一個人把她帶大。媽媽一個人打三份工,經常連午飯都不吃,冬天手皴到裂口子,都捨不得買幾塊錢的藥膏。

想到這些,她就心酸,恨不能把自己能回報的都給媽媽。

上週李蘭休年假,特意帶媽媽出國玩一趟。

她媽媽其實挺開心的,可是,一路上卻總在抱怨。吃飯的時候媽媽嫌國外的菜不合胃口,出海的時候說天氣太熱曬得難受,住著高檔酒店,她夜夜失眠,說花這麼多錢,床還不如自己家的舒服。

經受了媽媽一週密集的挑剔和各種不滿意,李蘭差點崩潰了!

她彷彿回到了自己小時候,她和媽媽在昏暗的房間裡吃飯,她吃得很小心,連米粒都不敢掉一顆,不然就會遭受媽媽一頓責罵:你糟蹋糧食,你知不知道媽媽多麼辛苦才給你掙來這碗飯!

為什麼有人從來沒有“盡興”過?

李蘭的媽媽就是這樣,一輩子不開心,也不允許女兒開心,即使是最開心的時候,她也總能找到不開心的事情,來讓自己和周圍的人鬱悶。

但李蘭來找我的原因,倒不是媽媽的問題,而是自己的行為越來越像媽媽。

她現在的生活各方面,自己都挺滿意的,家境小康,丈夫和自己都工作穩定,再也不會為一碗飯擔憂了。

可是,李蘭心裡像安了一個閥門,當有快樂和幸福的感覺時,這個閥門就自動打開,釋放出一種不安的情緒,擔心、甚至是恐懼:這是不是真的?我會不會失去這一切?

她品嚐美食的時候,常常突然想起過去那個昏暗的老房子裡的破飯桌,覺得自己是不是吃得太奢侈了,人不該太“享受”,頓時食之無味。

她和丈夫出門看場電影,本來開開心心的,可她心裡就是太平不了多久,隱隱覺得不安,回家看到沙發上丈夫隨意放的衣服又沒整理,她嘮叨起來開始翻舊賬,兩個人吵了一架,她心裡好像終於踏實了。

李蘭的情況,其實很多人都有過,只是有人並沒有察覺。比如,有的夫妻或者朋友共同經歷過窮苦的歲月,終於熬到了好日子,他依然“摳“得超乎想象,也不允許身邊人多花錢;有人總遇到渣男,好不容易遇到個真心愛她的人,她各種作,把人作跑了;有人從來沒有大聲笑過,沒有體驗過非常開心的感覺,他不知道什麼是“盡興”。

他們面對眼前得之不易的幸福和快樂,不是更加珍惜,而是下意識地破壞掉,然後回到悲觀的情緒裡,人終於踏實了:生活就是這樣,幸福和快樂都是短暫的、抓不住的,我還是踏實地過日子吧,不奢望那些。

為什麼有人從來沒有“盡興”過?

他們之所以有那麼多擔心,不敢盡興,是因為原生家庭,在他們的腦海裡烙了太深的印,過去“窮怕了”。

這個窮,並不一定是物質上的。精神的匱乏,一樣讓人縮手縮腳。

窮怕了,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即使擁有了,也不敢用。

物質上的匱乏如是,省、積累,是窮人的慣用思維。精神上的匱乏也一樣,沒有眼界,只能看到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沒有容納力,處事就多焦慮,瞻前顧後邁不開腳,怎能“盡興”?

思想上被束縛的孩子長大了,如果變得不再“窮”,能消費,他們心裡卻隱約冒出來的擔憂和不安,主要來自“背叛”的情緒。

是的,背叛。

就像李蘭,媽媽太苦,如果自己居然膽敢“享受”,簡直就是對媽媽的一種背叛。

唯有讓自己活在悲苦的情緒裡,她才覺得自己能體會媽媽的心情,是和媽媽在一起的。

雖然內心很想從這樣悲苦的情緒裡出來,但潛意識裡又有愧疚和不敢——我怎麼可以讓她一個人受苦,而自己“享受”,這不是背叛是什麼?

為什麼有人從來沒有“盡興”過?

類似這樣的心理,是典型的“情緒鞭撻”。

情緒鞭撻(emotional switching)通常指當我們想要某物,但潛意識卻不支持的一種心理矛盾。

心理研究認為,當一個人在潛意識裡並不想快樂、健康和成功時,全面性的情緒鞭撻就會發生。

這類人潛意識裡,覺得自己的人生是困苦、失敗的,那麼,當他們內心有“快樂、健康、成功”的想法,或者現實有了這樣跡象的時候,他們莫名感到壓力,渾身不自在。但當他們回到失敗的境況裡,內心反而平靜。

這其實來自於個人想要的,與自己的定位不符,而引發的內心恐懼。

就像李蘭,她內心向往平和、富裕的生活,但是潛意識裡認為自己出身貧寒、卑微,美好的生活離自己很遠,自己不配。所以才引發內心的衝突。

為什麼有人從來沒有“盡興”過?

那麼,解決“情緒鞭撻”的辦法,就是要讓自己內心所想,與自身相符。

這一方面來自自信,我值得擁有。

另一方面,來自接納現實。可能我們的生活就會一直這樣下去,不會更快樂和幸福,我們也許不會成功。但這也沒什麼,我們可以接受,那樣窮苦的過去都經歷過了,還有什麼不能承受的呢?可能我們的生活會變得很好,像過去自己夢想的一樣,我們很開心,那是自己努力的結果,生活的饋贈,接住就好。人不該總被一段痛苦的童年經歷所操控。

我們能接受現實和變化,才可能接納自己內心的一些衝突。因為一切都是正常的,可以被接受的。而心裡的那些不安和恐懼,正是因為自己覺得那些想法是不可以接受的,才成為壓力,變成焦慮。

坦然面對生活中一切的變化,好或不好的境況,接受心裡的嚮往或者目標,抑或是想逃離原生家庭桎梏的想法,去掉那些自己設定的“天花板”,我們可以把那些花在恐懼上的能量轉化為力量,不壓抑,才可能活得淋漓盡致。

這樣的說法也許很雞湯,沒有專業諮詢師幫助,自己無法做到。

那麼,我可以提供一個擺脫“情緒鞭撻”的簡單辦法:觀察自己,與自己對話。

還是回到李蘭的案例裡,我讓她思考幾個問題: “我對自己評價如何?”“哪些事讓我開心?”“最讓我沮喪的是什麼事情?”“我的財務狀況怎樣?我滿意嗎?”“我理想的生活是怎樣的?”“我和家人的關係如何?我滿意嗎?”“想到媽媽,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通過這些問題的自問自答,李蘭觀察了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到底是在什麼時刻,什麼樣的事情觸發了自己的情緒,才會有後續的行為和結果。而其實,有這樣行為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在自我觀察的過程中,李蘭很不情願地承認:她的內心一直有著對母親的叛逆,甚至是恨。一旦遇到和過去類似的情境,或者自己嚮往卻不敢奢望的情境時,她就不由自主地焦慮。這其實都來自於對母親的順從與反抗之間的矛盾,過去的生活以及母親的話語,像一個無形的籠子,罩住了她,她想出去卻衝不破。

看到了自己無意識行為背後的原因,本身就是自我治癒的一部分。接下來的挑戰,就是重新建立起新的思維和行為模式,以找到理智與情緒的平衡了。

人生一世,所有際遇其實都是與自己的一場鬥爭,不管鬥爭背後有怎樣的原因,最終,也只有達到自我的和解、心理的平衡,這場鬥爭才能得以平息。

面對不敢“盡興”的人生,我們得找到不安和恐懼背後的原因,擊碎它,才能體驗人生百味,活得率性自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