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一段話,勝讀十年書!何況這次給出6段,現代人真的多學多悟

佛家中的智慧真的是太多了,許多都要我們用心領悟,但有的僅憑直覺就可以得到。比如對待下面的幾個人生問題,佛家就直接給出了我們答案,而且個個經典,實用,只要你用心學習,努力踐行,一定能獲得對生命的更高認識。

1,用因果、連續的眼光看待世界

佛家一段話,勝讀十年書!何況這次給出6段,現代人真的多學多悟

佛家認為婆娑世界中,我們所受的苦和結果都是自己造的業。我們的一言一行,當下的所有行為,都是在造業。對於善心之人,他會造正業;而作惡之人由於對生命的認識不足,會造很多惡業,既傷害了別人,也害苦了自己。

對於業,我們學會用因果、連續的眼光去看待。佛法說“一切境界都要回到自己身上去找”,其實,這並不是說眼前誰對誰錯,而是在關注人心的狀態,是在看你的內心是處於煩惱還是智慧?是在種善因還是惡因?

2,不能為求安逸,就放任自己

佛家一段話,勝讀十年書!何況這次給出6段,現代人真的多學多悟

生活中,很多人都早早立志,給自己規劃了很好的人生,內心也想要進取,拼搏,甚至幻想著有一天通過自己的實幹飛黃騰達,但是最終都被殘酷的現實和意志的懶惰、懈怠打敗了。為了求安逸和一時的享樂,就放任自己,忘記了最初的自己。

因為捨棄不掉眼前的那點快樂和小幸福,於是逐漸放棄了對宏偉人生和偉大理想的追求和堅持。久而久之,自己就變得和人流中的任何一個一樣,平庸而寡味,甚至有時自己照著鏡子,就很討厭自己。佛家認為,其實很多情況下,最根本的還在於我們的內心,在於內心渴求成長的願望有多大,如果特別強烈想要完成一件事或特別想要成長和改變,有了激發的動力,是沒有任何事情能阻擋我們的。當你想要退縮或偷懶時,再堅持下,咬咬牙就過去了,之後,就是海闊天空,就是自信慢慢,就是人生的巔峰時刻的不期而至。

3,煩惱一生,苦上加苦

佛家一段話,勝讀十年書!何況這次給出6段,現代人真的多學多悟

人活於世,本來就是痛苦大於歡樂,因為人要面對生存問題,情感問題,以及生老病死的無情的命運考驗,這本身就是帶著痛苦和磨難的。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再生出很多從長遠看完全沒必要的煩惱,那就是苦上加苦了。一旦內心煩惱的大門打開,一切善法將會蕩然無存。我們只會看到別人的不對和外界的各種誘惑、滿含著慾望的表象,而看不到自己的心。

反之,如果我們能有一念清淨反省的心,那什麼問題都會如有化無,什麼苦難都會變得不值一提,甚至會成為一種人生的美好記憶。這就是佛家所說的善法的根,因為從一念的善能生出種種更多的善。有了善法的根,你就能讓自我昇華,進而把握住自己人生的方向,超越痛苦和逆境。

4,敢於認錯不僅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能力

佛家一段話,勝讀十年書!何況這次給出6段,現代人真的多學多悟

佛家說,現代人不少都很自負,不會輕易承認自己錯誤。但事實是,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真正的完人是沒有的。我們要盡力做好自己,但是犯了錯,也應該勇於承認。因為認錯不僅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能力,而且是一種對待自我人生問題時很重要的能力。而現代人太多不具備這種能力。

如果一個人固執己見,一直覺得自己很完美,沒有任何錯誤,他就會活的很累,也很不真實。他會一直扛著這個帶有執念的“我”,把自己變得越來越自我和自負,也就錯過了認識更好更大世界的機會。敢於認錯能使我們放下沉重的包袱,感知自己的內心真實,在放下的一瞬間,就能感到輕鬆和解脫。

5,為何越長大越不快樂?

佛家一段話,勝讀十年書!何況這次給出6段,現代人真的多學多悟

佛家指出,現代人普遍存在著越長大越不快樂的問題。面對長大,我們越來越疲累、焦慮和矛盾,這是因為我們的心力和定力還不夠,其實很多問題並非由於外境,也並非由於外境或現實難以逾越,而是因為自己沒有把時間和注意力用到有意義的事情上,沒有找到自己的人生座標,因此也就感受不到工作或成人生活的樂趣。

一旦認清自己的人生目標,或者能促使自己提升的事業,又或能讓自己感到快樂和充實的事情,心中就會有方向,這些對象或事情就會像燈塔一樣指引我們前行,我們就會充滿力量、愛和責任,當我們由於燈塔的指引去除掉了煩惱、妄想和執念,我們就會找到活著的價值和意義,自然也就會變得快樂。

6,衡量人或事的價值,要看發心

佛家一段話,勝讀十年書!何況這次給出6段,現代人真的多學多悟

眾生平等,不分貴賤。一個人幹這個職業,另外一個人幹那個職業,這是環境、家庭、社會和自我性格等因素綜合決定的。職業不分高低,所謂的高低和貴賤,只是世俗社會給人們貼的標籤,對此不必過於在意。

佛家認為,衡量一個人或一件事的價值,不能只看外在的大小或高低,而要看隱藏在背後的發心,要看人的願力,看人的菩提心。如果一件功德之事,他是被迫做的,沒有發心和願力,更沒有做好事的菩提心支撐,那他的事即便是好的,但是價值也不大,因為他不是主動心願的。缺少了發心、願力和菩提心,佛家追求的眾緣和合根本也就無從談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