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種植經常碰到田間施藥後下雨情況,農友們感覺會不會影響藥劑效果呢?

劉婧2471

水稻種植過程種經常會碰到田間施藥後不久遇雨情況,因此農戶經常會問,藥劑使用後下雨還有效果嗎?

這個一般情況要看藥後多少時間遇雨,雨量如何及噴施的什麼藥劑等來進行綜合而定。


一般藥劑噴施後6小時內遇雨通常要進行補噴的,以確保防除效果,尤其殺菌劑、殺蟲劑及苗後莖葉處理藥劑。

因為短期內遇雨,大多數藥劑噴施後田間雜草或水稻葉片等對其是不能完全吸收的,所以降雨會稀釋藥液濃度或沖洗葉片分佈藥量,導致植株吸收的藥液濃度降低而影響防效。


其中影響程度大小也因降雨量多少而不同。通常降雨量越大效果影響越大。


藥劑噴施後短期內遇下雨,一般只要不造成葉片滴水的,通常對防效沒有什麼影響的,甚至葉片溼潤後有時還能增加防效。

但若降雨引起葉片滴水時,防效會有所降低,其中滴水時間越長,滴水越快一般對防效影響越大。


因此對藥後短期內遇雨較大時也宜及時進行補噴。


殺菌劑、殺蟲劑及苗後莖葉處理等藥劑,都是依靠植株葉片等吸收藥劑後來達到防除效果的,因此對於上述藥劑噴施後短期遇雨的,只要雨量稍大,一般都有進行補噴,否則會降低防效。

但對於土壤封閉藥劑而言,如果播前或移栽前施藥遇雨的,只要雨量不是過大,未造成田間積水溢出的,基本沒有什麼影響,只有播前或移栽前正常播種插秧管理即可。


對播後苗前或移栽後進行噴施藥劑封閉處理的,一般雨量不大,田間沒有出現積水情況,不會影響防效。


若田整理不平,出現積水情況,對植保封閉的田塊不但影響防效,還會積水處造成藥害。

對移栽田塊一般只要不出現降雨導致積水淹沒心葉或造成田水外溢時,也不會影響防效或出現藥害的。


總而言之,除草劑噴藥後短期遇雨,苗後莖葉處理的一般提倡進行補噴,同時補噴時注意適當控制劑量,或選用不同類型藥劑進行防除。


對土壤封閉藥劑而言,移栽田塊只要雨量不是過大,基本不影響防效,對直播田而言,田間未出現積水時也不會影響防效。雨量較大影響防效的宜苗後根據草相在選用對路藥劑進行防除為宜。

關於這個問題就講解到這裡,若有不足或其他問題,可私信找我諮詢,你的問題我解決!

稻麥巴巴團隊宗旨:用最質樸的語言,幫助農民分享經驗,高產技術,解決實質性難題。


稻麥巴巴

當然會影響藥劑效果了,尤其是除草劑。碰到這種情況是最難選擇的,不噴吧怕效果不好;噴吧,害怕有藥害。


莖葉噴施處理,儘量選擇作業期推後24-48小時無降水的天氣,需要關注天氣預報。目前天氣預報還是挺準確的,尤其手機版本的,非常方便。那麼如果作業後幾個小時內有降水怎麼辦?

1、酌情補噴。這裡說的是殺菌劑、殺蟲劑和葉面肥,除草劑不包括在內。殺菌劑、葉面肥都是內吸型的,殺蟲劑也有一部分內吸型殺蟲劑。既然是內吸型的就要有一個吸收的時間,一般是在12-24小時,這也是為什麼指導說明書基本都標註6小時有降水需要補噴的原因。


2、對於除草劑來說,吸收時間要長一點,基本上午需要24小時左右,但是不代表6小時內有降水就會失去藥效,只是藥效要差好多。這就是一些作物在發現有可能除草劑藥害時會選擇噴水洗苗的原因。所以,在進行除草劑作業時,儘量不要選擇早晚有露水的時段作業,當然,使用農用機械帶動藥罐噴淋除外。



作業時添加助劑,可以有效的延長藥物吸附葉片的時間也能延長葉片的吸收時間。並且助劑對於雨水沖刷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如果

對於除草劑施用6小時內有降水的話需要觀察雜草稻的情況。如果48–72小時內雜草沒有明顯的藥害情況,就需要採取措施了,比如減量噴施。但是這種情況比較少見,我也沒有經歷過這種情況。重複施用除草劑對水稻的傷害太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