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命”與“運”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命是什麼?命由內在基因、個人體質決定,生而有之,是不可抗力。我們一旦掌握命的相關信息,可以積極地通過某些策略對乳腺癌加以規避,降低發生的風險。哪怕自己生病了,我們的子女、父母同樣可以通過一些檢測方法,來防患於未然。

運是什麼?運就是後天的行為和機遇,大部分人的生活習慣、職業工作、包括心態心情都不一樣,這些變量經過長時間的存在後,最終導致的結果(如不同個體的乳腺癌發病、復發轉移風險)會綜合作用在你身上。

乳腺癌的“命”與“運”

一、命:乳腺癌的遺傳

首先,我們來談一下“命”。命首當其衝的是「家族遺傳」。

家族遺傳性乳腺癌比較明顯的特點在於:家庭中一般有兩個或以上的親屬患乳腺癌,發病人數較多,並且發病的人往往也比較年輕。

如果家中有人在35-40歲前患乳腺癌,或者是一得就是雙側,需要特別重視。除此之外,若家族中出現還出現男性乳腺癌,那麼在基因層面上,家族可能已經有一些「小瑕疵」了(這裡的「瑕疵」指的是一些致病的遺傳性基因)。

目前檢測出來的乳腺癌遺傳基因主要是BRCA1/BRCA2,父母都有可能遺傳給你。說到這裡,有人會問:

我爸是男的,我是女的,我患乳腺癌怎麼會從我爸那邊遺傳呢?

注意:爸爸可能只是基因攜帶者,他不一定會得,但依然有可能傳給你。如果你遺傳到,加之又是女性,自然而然患乳腺癌風險會更加高。


所以,很多人認為乳腺癌一定是從女性這邊遺傳來的,其實未必。

▲基因檢測是主要篩查手段

在臨床中,如果我碰到有遺傳可能的病人,我會推薦他們做基因檢測,進行遺傳諮詢,看看他們與生俱來的基因裡是否存在BRCA1/BRCA2突變。

如果存在:

終身患乳腺癌的風險將高達70%~80%。也就是說,每五個突變攜帶者,有三、四個會最終患乳腺癌。

當然,有基因突變的人畢竟是少數。我也遇到過家族中出現多例乳腺癌,但做基因檢測後並無發現BRCA1/BRCA2突變。

為什麼?這種情況,可能是一些目前沒有被發現的基因導致的。

這些基因中,有的風險很高,直接就得乳腺癌;有的風險較之略低,導致家族中的人容易得增生性或癌前病變性乳腺疾病,比如說不典型增生、導管內乳頭狀瘤等。


所以,當你知道自己有一些相關因素時,要及早進行一些干預防範措施,不要任由良性體質朝惡性方向發展。

二、命:高雌激素水平

很多女性一聽到高雌激素,腦海中就會聯想到乳腺癌。確實,它們兩者的關係是很緊密的,我們需要儘量避免或是及早預防這種狀態。

證據顯示

初潮來得早、絕經年齡晚(中國女性一般在13歲左右初潮、50歲左右絕經)的女性,乳腺暴露在雌激素下的時間會更久,乳腺癌發生的風險就會越高。

上述情況生而有之,目前沒有更好的辦法來避免。不過在某些方面,我們可以通過調整自身來降低乳腺癌風險,比如生孩子和哺乳。

有研究指出:不生或者很晚才生孩子的女性患病風險更大,產後哺乳相當於二次乳腺發育,則有助於降低乳腺癌風險。


總的來說,基因、體質決定的很多東西雖然無法改變,但可以做一些微調。比如及早地去進行基因檢測或是激素狀態調整,通過合理的策略加以處理,改善你的“命”。

乳腺癌的“命”與“運”

三、運:明確危害的藥物及食物

俗話說「病從口入」,我們日常攝入的東西有兩類,一類是藥物,一類是食物。那麼哪些食物跟藥物是跟乳腺癌高度相關的呢?

▲藥物方面

在藥物方面,首當其衝要避免的是避孕藥。說到這裡,有人會問:

年輕時吃過幾次或者短期內服用過一段時間,難道這輩子就沒有辦法挽回了嗎?

其實也沒有這麼誇張,我們講究的是不要長期、持續地吃。如果長期而持續地吃上半年,你的雌、孕激素狀態都會出現紊亂,這時候是比較危險的。

第二種叫做激素療法。我們知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很多女性認為,絕經後身體開始加速衰老,隨著時間的推移,會“人老珠黃”。她們想延緩這個過程,於是就給自己補充一些女性性激素,感覺好像一下子又重新開展了人生第二春。


這種做法其實並不提倡,人到了一定年紀,體內激素本來就應該變低,但你人為地讓它升高,對乳腺來說是很危險的。

第三類就是保健品。目前市面針對更年期、青春期的一些保健品有很多,不吃人感覺好像沒什麼精神,沒有力氣,一吃就感覺神采煥發。

事實上:這些保健品裡面都含有不同程度的激素,獲得身心愉悅的同時,卻傷害了乳腺。

▲食物方面

那麼,對乳腺產生危害的食物有哪些呢?我也再給大家舉兩種,第一種是動物卵巢。

我們知道,卵巢產生雌激素,人的卵巢含有高濃度的雌激素,人的胎盤也含有一定的雌、孕激素。聊到這裡,有人會說:

我可從來都不吃動物卵巢

實際上,可能有時候你吃了卻並不知道。舉個例子,大家一定聽過或吃過一道菜,叫木瓜燉雪蛤。這裡的雪蛤就是林蛙(生長於中國東北林區的一種珍貴蛙種)的卵巢。這種食物,極偶爾吃一頓是可以的,但頻繁吃,肯定危險。


第二個是短生長週期的肉類。它指的是:

在注射了高濃度的促生長因子等激素的情況下,只需幾十天或者一個月催熟的肉類,這些肉類的激素水平往往偏高。

我們知道,有一些快餐店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會把養殖週期縮短,讓肉類及早上市,這種大家儘量不要去碰。不過,家養的、按照正常週期生長的雞、鴨、鵝是沒有問題的。

四、運:潛在危害的藥物及食物

潛在危害性,指的是你可以使用某樣東西,但是不要超量,有點像俗話說的“過猶不及”,一旦超過,還不如少用甚至不用。

▲藥物方面

先從藥物來說。第一,忌傷肝。

很多人有一點點小問題就喜歡吃藥,今天吃這個藥,明天吃那個藥,而且特別喜歡吃中藥,很多患者吃了中藥後,肝功能損壞掉了。有人會說:


肝功能損壞跟乳腺有什麼關係?

實際上,雌激素的生產工廠在卵巢,消亡、滅活的垃圾站則在肝臟。如果肝臟出問題,雌激素只有產生,沒有消亡,這時候身體內自然而然會積聚更高的雌激素水平。所以說,傷肝的藥物一定要少吃。

第二個是部分美容化妝品。

那些來源不明、生產廠家不清楚、美容院極力推銷的美容用品、藥妝,不要去用。

你今天去做美容,好像明天就容光煥發,但大家要知道,任何一蹴而就的事情,都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你的皮膚吸收了高濃度的雌激素,所以會讓你覺得青春養顏,但同時體內雌激素可能也就高了。

乳腺癌的“命”與“運”

▲食物方面

就食物而言,潛在有危害的是高糖高脂類。有人會說:

我不過攝入點糖跟脂肪,這跟乳腺有關係嗎?

我可以肯定的說,有關係。

因為除了卵巢,雌激素還可以由脂肪產生,肥胖女性所攜帶的雌激素水平更高,我們在臨床上確實也看到豐腴的女性更容易患乳腺癌。

還有一個問題我也經常被問到,就是:「能不能吃豆製品」

豆製品包含的是植物雌激素,它會在適當的時候跟動物雌激素相拮抗。

●當人體內動物雌激素水平不足時,我們可以通過適當補充植物雌激素起到拮抗動物雌激素的作用,對乳腺來說是有益的;

●當植物雌激素攝入水平過高,身體就會默默將其一部分轉化為動物雌激素,這就是所謂過猶不及了。


所以一天一杯豆奶、豆漿沒有問題,但太過頻繁且大量的攝入,就未必是安全的。

五、運:身邊容易被忽略的危害

還有一些“運”就是我們的職業環境和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暴露物,我主要從四個方面展開。

第一個叫做家居性,或者叫材料性。

我們家裡通常都會裝修,裝修免不了要採購材料,有些老阿姨非常節儉,在市場裡找特別廉價的耗材和油漆。實際上,廉價材料往往會揮發出一些有害氣體。這個時候,不僅僅是乳腺癌,還有肺癌、白血病、淋巴瘤等等,都有可能會得。

第二,職業性。

在上海的八、九十年代,紡織女工是一個非常常見的職業,她們晚班很多,經常日夜顛倒。我們通過上海早期職業流行病學調查也發現,晚班女性的乳腺癌發病率會比正常作息的人高。


為什麼?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內分泌系統會分泌一些相關的因子,如果日夜顛倒,在晚上該睡覺、該分泌的時候,它沒有分泌,會導致內分泌失調,乳腺發病的風險也大大提高。

第三個叫做環境區域性。

現在很多地方開發過度,土地河流被人工汙染,導致某些區域很容易出現集中爆發性的腫瘤。

其實在上海,政府做得還是相當不錯的,我們的水和飲食整體有保障,只是逃不過一些霧霾天,汽車尾氣似乎更多一點。

第四類叫做病理性。

它指的是由於長期炎性等刺激後,導致病理性致癌。我前幾天看到一個很有代表性的病例:

一位老先生說他半年前被自己的三歲孫女無意中咬了一下乳房,之後一直都沒有好。後來我進行乳房觸診後,發現裡面存在結節,之後再進行穿刺,結果出人意料,是乳腺癌。


還有一些人的乳頭、乳暈會得溼疹,如果它長期糜爛、不癒合,同樣很有可能出現溼疹樣癌。

癌沒藥吃,只有化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