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迴大唐,才子們的“朋友圈”會發什麼?

古人用詩詞表達了他們對江南的喜愛與思考,文人筆下的那個江南籠罩在煙雨之中,浪漫而富有人文氣息。今日君推薦這篇文章為你解讀古代文人留下的關於江南的詩詞。讓我們放下紛擾,一起想象心中的“江南”。

釣魚狂人 駕鶴而去

漁歌子

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張志和這首詞很能概括江南的文化特徵。江南水網密集,打魚摸蝦那些愉快的事最是尋常不過。於是船成為江南很重要的文化符號。江南是水鄉,自然也是魚米之鄉。而物質極大豐富後,才有條件去創造精神生活。於是乎,我們才看到今天江南發展到極致的各種文化藝術。

但是,張志和這首詞並非單單描寫客觀的江南生活場景,它也是詞人主觀生活態度的表達。這首詞裡,那個享受著春雨的漁翁也是張志和的精神化身。

夢迴大唐,才子們的“朋友圈”會發什麼?

丨張志和(公元732-774年),字子同,初名龜齡,號玄真子

張志和是浙江金華人,16 歲考中科舉,堪稱少年得志。但是他性情飄逸,很有佛系文青的氣質,做官不久,就退出官場,到處遊歷。他有錢的哥哥擔心他在外面出事,在紹興買了塊地,蓋了別墅,請他回來住。

夢迴大唐,才子們的“朋友圈”會發什麼?

丨紹興一景

我們知道紹興是王羲之的家,《蘭亭集序》的誕生地,歷來都不缺文人墨客。南朝梁代詩人王籍的名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寫的就是紹興,而且這首詞描述的地方,張志和也經常出沒。

隱居紹興時,張志和喜歡到鏡湖釣魚。喜歡到什麼程度?用他的話說就是“無日不釣”“生涯一半在漁舟”。別人打漁,是為了養家餬口,他是為了陶冶情操。為表示自己的這種追求,他還給自己取了一個號——“煙波釣徒”。

夢迴大唐,才子們的“朋友圈”會發什麼?

丨唐代顏真卿晚年書法代表作《顏勤禮碑》拓本

隱居紹興的張志和怎麼會跑到湖州看漁翁捕魚作業?張志和是去湖州看顏真卿的。顏真卿比張志和大23歲。公元772年,被貶到湖州做了地方長官(刺史)。從寫字到做人,顏真卿都以“方正剛烈”著稱。不過到了遠離朝廷的江南,他一下就找到了歸隱江湖的感覺,成了湖州一群飲酒作詩的文人墨客的領袖。

774年張志和找到顏真卿,加入了顏真卿的“朋友圈”。張志和整天乘著破船在太湖邊上釣魚,顏真卿看他的船有點寒磣,給他重新做了一條,之後,還請了一堆文人來寫詩道賀。

夢迴大唐,才子們的“朋友圈”會發什麼?

丨陸羽(公元733-804年),字鴻漸,唐代著名的茶學家

這種愉悅的生活,自然要誕生好詩。有一次,顏真卿又組織聚會,朋友們飲酒作詩。對湖州已經有些熟悉的張志和酒後寫下了《漁歌子》系列作品。《漁歌子》一出來,大家都說好,然後就跟著唱和。寫詩唱和的人中,有一位後來相當有名,他就是寫了《茶經》,被喜歡茶道的日本人稱之為“茶神”的陸羽。

陸羽是湖北人,比張志和小一歲。760年後,隱居江南,潛心創作《茶經》。顏真卿來到湖州後,陸羽也加入了他的“朋友圈”。

夢迴大唐,才子們的“朋友圈”會發什麼?

丨太湖美景

張志和在湖州生活得很逍遙。但此後,他的行蹤成謎。有人說他在顏真卿離開後也離開了,並繼續隱居,直到公元810年去世。但也有人說,他就死在湖州,而且死於一場美麗的意外。

傳說是這樣的:774年秋冬,顏真卿偕同門生、弟侄,以及張志和等賓客到平望驛(屬今天蘇州)遊覽,大家飲酒作詩,酣暢淋漓。張志和酒酣耳熱,忘乎所以,飄然若仙。他乘興要為眾人表演水上漂的遊戲。他將坐席鋪在水上,自己坐上去,坐席能在水上漂浮自如,左右來回。這時,一群白鶴飛來,圍繞著張志和,徘徊鳴叫。岸上的人看到張志和向顏真卿等人擺擺手,便與白鶴一起飛去,消失無蹤。

詩人們的“朋友圈”文化

烏衣巷

唐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首詩出自寫《陋室銘》的劉禹錫之手。

劉禹錫是江南一位惆悵的旅客。公元805年,劉禹錫因為朋友的案子被牽連,被貶官到淒涼的巴蜀、湖北。826年,朝廷重新審視當年的舊案,決心召回他。他離開長江流域之前,到當時的繁華之地江南散心。這趟旅程抵達南京時,劉禹錫寫下了著名的《烏衣巷》。在揚州,他遇到白居易。他們喝酒的時候,覺得說話不夠味,改為寫詩: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 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白居易此時正好結束蘇州刺史一職準備回洛陽,於是兩位難兄難弟結伴同行。詩中兩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可謂道盡了官場老人的辛酸。

接下來兩句詩,可能有點費解,但如果明白了裡面的典故,你會跟劉禹錫一樣傷感。“聞笛賦”是指西晉時候的向秀,他的朋友嵇康、呂安被朝廷殺害了。一次,向秀經過嵇康的故居,聽到鄰居吹笛子,他很悲傷,寫了《思舊賦》。劉禹錫把自己比作向秀,把已經去世的朋友王叔文、柳宗元比作嵇康、呂安。懷念朋友的時候,只能徒然地吟誦《思舊賦》,那是多麼傷感。

夢迴大唐,才子們的“朋友圈”會發什麼?

丨南京烏衣巷

“爛柯人”是南朝的王質,傳說他上山砍柴,看到山中兩個童子下棋,就停下來觀看。等兩人下完時,他發現手中的斧柄(柯)已經朽爛。回到村子,才知道已經過了一百年。劉禹錫把自己比作王質,預想自己回到故鄉,這23年必定早已物是人非。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說,詩人是註定要還鄉的。但在中國,還鄉早已是詩人命定的傷心事。連《詩經》那種心思單純的民歌,都要說“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夢迴大唐,才子們的“朋友圈”會發什麼?

丨“送別詩”構成了唐代詩歌的重要主題

體會了劉禹錫對23 載年華老去的傷悲,自然就能理解後面兩句。他把自己悲觀地比作沉舟和病樹,別人的生機勃發,恰好反襯自己的垂垂老矣。最後兩句的意思很直白,今天聽了白兄為我吟誦的詩篇,我暫且借這一杯美酒振奮精神。讀到這裡,我們彷彿聽到“乾杯”的口號,以及酒杯相碰的聲音。

唐朝詩人特別重視兄弟情義,關於他們的朋友圈,故事多到可以寫書。幾乎每個成功的男性詩人背後,都站著一兩位,或者更多的男性詩人好友(當然偶爾也有紅顏知己)。對男性情義的信任,是唐朝文人的一大特色,所以他們才說“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這種朋友圈文化的發達,好處就是旅行可以無疆,並且誕生一些千金散盡的故事。比如李白接濟朋友,在揚州一年不到花了30萬金,後來沒錢只得去湖北娶前任宰相的孫女。朋友圈文化也孕育了很多應酬的詩、送別的詩、結伴同遊的詩。但壞處就是,科舉考試不公平,因為大家想著用漂亮的詩文去走主考官的後門,而那些詩寫得不好的人,就不能得到提拔和重用。

像白居易一樣“隱居”

夢迴大唐,才子們的“朋友圈”會發什麼?

丨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三大詩人之一

劉禹錫和白居易有很多故事。他們同一年出生,在江南返京途中相遇,後來都主動撤離政治中心長安,到洛陽退居二線;然後彼此相鄰,以詩文互答。白居易著名的《憶江南》就是在洛陽,與劉禹錫互動時所寫。

憶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白居易的《憶江南》有三首:第一首描述江南春天的美景;第二首講他回憶江南,最懷念的是杭州;第三首回憶蘇州的生活。回憶完這些,白居易總結說,不知何時才能再度相逢。

有在江南的遊歷和生活,自然就有對江南的回憶。但回憶與回憶不同,白居易的美好,李煜的慘痛,韋莊的感傷。這些不同,首先是經歷不同。

李煜是南唐君主,淪為俘虜後,回憶中的江南,是已經失去的家國,人生的戲劇化讓敏感的詩人無法不有像一江的春水那樣的憂愁。而擅長花間詞的韋莊經歷了唐朝江南最後的繁華與騷亂,雖然一面是“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的美好,但一面又是“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的愁苦。

夢迴大唐,才子們的“朋友圈”會發什麼?

丨韋莊(約公元836年- 910年),字端己。晚唐詩人

韋莊是唐末大變局裡的普通臣子,相當於經營不善即將倒閉的公司的員工,比李後主這個公司老闆肯定要幸運一些,而白居易則又比韋莊幸運。白居易的時代,雖然唐朝衰落,但江南的美好與富足他是完全經歷了。更重要的是,白居易無論在杭州還是在蘇州,都享受了當地最好的生活。他是刺史,地方一把手。沒有長安的勾心鬥角,但卻有閒暇欣賞美景、美人、美食和美酒。於是,他進可以實現文人做官的理想——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退可以回到自己的藝術世界,追求唯美生活,精神自由。

白居易在杭州、蘇州都為當地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今天西湖邊的白堤,就是為了紀念白居易而命名的。

夢迴大唐,才子們的“朋友圈”會發什麼?

丨杭州西湖白堤美景

在個人生活方面,白居易更有一套生活哲學。這就是所謂“中隱”。中隱,是白居易提出來的生活主張。他認為隱於朝廷的大隱太累太危險,而隱於山野的小隱又太窮。所以,他綜合大隱和小隱,認為最好的隱,就是既有錢又有閒的“中隱”。為了貫徹這個生活理念,白居易從杭州回來後,沒有在長安謀求高官厚祿,而是到東都洛陽,用兩匹馬和之前的積蓄買了一個破產富豪的宅邸,建了80畝私家園林。

白居易中隱洛陽,後來確實救了他一命。公元835年,晚唐的宦官集團發動了“甘露事變”,一日之內長安600多位朝臣被屠殺,而白居易因為在洛陽,躲過一劫。

隱居:江南文人的生活理想

夢迴大唐,才子們的“朋友圈”會發什麼?

丨《富春山居圖》作者元代名家黃公望的隱居地

關於中隱,有一個說法,是指在遠離中央朝廷的地方任職。而照此說法,江南也完全具備“中隱”條件。這裡富足,國泰民安,官員既有仕途發展,又兼有隱居的好處。

幾年前媒體炒得火熱的逃離北上廣,到雲南這樣的地方生活。想來,中隱者就是這樣過半退休半隱居生活的那一類人。

有意思的是,江南不僅是這些有條件“中隱”的少數人的天堂,也聚集了隱於野的無數“小隱”者。比如,張志和和陸羽。江南當然還有張繼、韋莊那樣的准入仕者。江南不是京城,入仕者不會來這裡求門徑,但這裡是詩和遠方。很多徘徊在仕途入口的詩人都會到江南遊歷。我們會看到江南有至少三種人:中隱的官僚(或富豪)、隱士、准入仕者。而且,有意思的是,這三種人圍繞著有權勢的地方官員(中隱者),會在江南的某個聚會上喝酒吟詩。

夢迴大唐,才子們的“朋友圈”會發什麼?

丨“隱居”,讓無數文人嚮往的“遠方”

今天,有人說雲南是療傷的地方,唐代的江南,相對政治競爭激烈的長安,也差不多是文人們的“療傷地”。不過,古代讀書人(士人)除了做官沒有別的選擇,而他們在官場上或多或少都有一段失敗經歷。也正好是這種失敗、失意、放逐,成就了一顆玲瓏的詩心,也成就了我們唐詩的輝煌,江南文化的輝煌。

夢迴大唐,才子們的“朋友圈”會發什麼?

散文家、哲學家周國平說,有一種看待世界的角度,叫守望者的距離。江南在唐代政治文化中的意義,大概也在於它為當時的詩人們提供了一個守望者的距離。唐詩中種種關於江南的描寫,恰是守望者們的內心。

夢迴大唐,才子們的“朋友圈”會發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