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的爱,是“凶手”还是“帮手”?

点击上方 蓝字 ▲ 关注订阅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你给的爱,是“凶手”还是“帮手”?

你给的爱,是“凶手”还是“帮手”?

我身边有这样两位妈妈朋友,孩子一边大,都是鬼马精灵、聪明伶俐的小朋友,我们暂且称之为小a和小b。

他们的故事开篇十分相似,然而结果却大相径庭。

而直接导致了两版结局的“元凶”,就是妈妈的爱。

1

小a的成绩很好,班上前5名,就是有些偏科,语文课的成绩特别突出,次次全班第一,但是数学和英语就薄弱许多,拉低了总分。

小a痴迷古诗词,动不动就诗兴大发,在他珍爱的小本子上搞创作。而且他还特别愿意和别人交流和探讨,经常拿着小本子到处请别人鉴赏自己的作品,要求对方提意见。

就连语文老师都常常对他的作品赞赏有佳:“别看他的辞藻没有多华丽,但是文字很有见解,流畅而不乏韵律之美。”

那么小a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呢?小a妈妈一心希望儿子能专注学习,提高总分,考上重点学校。所以,在小a妈妈眼里,一切和学习没有直接关系的事情都是在虚度光阴。

每次小a兴致勃勃地想给妈妈念诗时,小a妈妈就会打断他: “别念了!天天就知道写诗,写诗能当饭吃吗?时间多宝贵啊,现在哪还有精力让你发展兴趣爱好,等你长大了成才了,愿意干嘛就干嘛。当下,咱们就得一心铺在学习上。快点,去背背单词,不要搞这些没用的东西了!”

久而久之,小a不再和妈妈分享他的作品了。整个人话少了,内向了,脸上的笑也不见了踪影,他总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呆呆的看着窗外。

他把心爱的小本子藏在抽屉里,上了锁,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会拿出来自己小声念叨。

临近考试,妈妈执意给小a请了数学和英语家教,每天的时间排的满满当当,还要求全家人都进入“备战”模式,只要小a在做功课,所有人不能大声说话、不能看电视看视频、手机也都要静音。

再后来,妈妈和小a说话、问他问题,小a的回答就像蹦豆一样,能省则省,能用一个词回答绝不用句子,能用一个字回答绝不用词。

高强度的管理并没有带来想要的结果,小a的“状况”愈发严重,妈妈越管他,他越不写作业,还开始逃学去网吧,谁跟他说话都好像听不见一样。

说到这儿,故事的结局想必你也猜到了,小a不仅没有如妈妈所想,考上重点高中,索性连中考都没办法正常参加了。

……

2

另一边,我们再来看看小b的故事。

小b成绩平平,每次考试也就排在班上十几名,没什么出众的特长,唯独热爱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她总说那些悠扬的旋律和曲子中散发着迷人的香气,常常把自己听出眼泪来。

小b的妈妈完全不懂音乐,也理解不了女儿说的,心想“不就是一首曲子吗?哪有那么多弯弯绕。”

但是,她却非常支持女儿、认可女儿,每次都会耐心地听女儿给她讲曲子里面的故事,陪着她一起欣赏,而且每周都会带小b去听一场她喜欢的音乐会,风雨无阻。

有一回,小b的数学考试刚刚及格,在班上排倒数几名。她怯生生的把卷子递给妈妈,说“妈妈,我这周数学没考好,不去听音乐会了。”

妈妈搂着小b说,“傻孩子,当然去听啦!又不是只有你成绩好才奖励你去听的,咱们之前不是约定过,风雨无阻吗?但是你要答应妈妈,音乐会回来我们一起分析一下为什么这次考试没考好,好吗?”

“嗯嗯!妈妈你太好了。”

要知道,每周听一场音乐会,对于普通工薪阶层家庭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为此,爷爷奶奶经常会反对,“平时写作业就老是挂着耳机听音乐,周末还要专门跑出去听,浪费时间浪费钱,也不见成绩长进。”

每每这时,小b妈妈就会第一时间站出来维护女儿,“爸妈,现在孩子学业压力多大啊,总得放松放松嘛,每礼拜听场音乐会,也就两三个小时,耽误不了什么的,心情好了学习才更有效率嘛。至于门票,我买的都是靠后的位置,很便宜的!”

然后小b就会像打字机一样使劲地点头,幸福的扑进妈妈怀里。

说也奇怪,小b妈妈从来没有过多地敦促小b的学习,也没有给她找家教、报课外班,可是小b的成绩就那么稳稳当当的上去了。

老师每次家长会时都会表扬小b,“小b难得的好孩子啊,学习很主动,可以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从来不用催。”

更重要的是,小b并不像班上其他孩子那样,每天昏昏沉沉、没有精神的样子,她每天都是一副能量满满的样子,高昂着头,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一点也不像个“亚历山大”的初中生。

好了,这就是小a和小b的故事,或许,这也是你和我的故事。

3

孩子的成长之路,亦是父母的成长之路,TA到底是越来越好了还是越来越差劲,其实一切都取决于家长是怎么做的,如果你也像小b妈妈那样,坚信:

  • 孩子是ok的
  • 改变一定会发生
  • 孩子已经拥有了一切成功所需资源
  • 行为背后的动机是正向的
  • TA总是在做最好的选择

那么,你的孩子一定会阳光、健康的成长,甚至不需要你过多的栽培和努力。

如果,你常常会陷入小a妈妈的情绪中,那么欢迎你加入汇爱家家长力之《学习力》课程,从小a妈妈到小b妈妈,从小a到小b,改变就在现在!

你给的爱,是“凶手”还是“帮手”?

感育,就在你身边

你给的爱,是“凶手”还是“帮手”?

汇爱家:家庭感育的创造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