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總經理!她為什麼放棄了這個無數人夢想的職位去創業?

2018年,大學畢業的第16個年頭,人生第3個20年的起始之年,總算邁出了創業路上的第一步,為了圓一個創業的夢,張君麗毅然決然放棄了穩定的國企總經理崗位,步入了這條佈滿荊棘的創業之路。

國企總經理!她為什麼放棄了這個無數人夢想的職位去創業?

在王利芬成長社合夥人培訓會

張君麗,王利芬成長社蘇州區域合夥人,當年填報高考志願的時候,憑感覺稀裡糊塗的報考了房地產經營管理專業,就是這一次的稀裡糊塗,成就了畢業後15年的商業地產、產業地產之旅。

張君麗的工作經歷基本可以用三個5年來描述,每一個都和知識付費沒有太大的關係:第一個5年,以打工者的身份打工,通過自己的努力從一個實習生做到了商業地產運營總監;第二個5年,以打工者的身份創業,從無到有成功打造了一個產業園區;第三個5年,也是我職業生涯中成長最快、也最值得回味的5年,以職業經理人的身份開啟了國企的創業之路,至2018年初離開,整整6年的時間,學習了很多、收穫了很多、感悟了很多……從籌備期的隻身一人,到離開時近80人的團隊。

2018年,張君麗開始自己創業,十幾年的企業服務工作經歷,每年都會面對很多創業公司,每天都在幫別人創業、看別人創業,真正輪到自己創業了,創什麼、如何創、自己創、聯合創……一連串的問題接踵而至。

張君麗仔細研究國家政策、分析當前企業發展痛點,總結自己多年的工作經歷,發現了創業服務空心化、創業企業數量多但存活率低、資本市場資金多資源足但投後管理薄弱等等問題,所有這些現象的存在,都是由於服務體系的不完善,這是不是就是創業的機會點呢?

剛為找到商機而興奮,但經過市場調研後又發現了一個不好的現象,企業需要服務,但是卻存在不肯為服務買單的普遍現象。如何破?企業要發展,單靠自身力量遠遠不夠,卻又不情願為服務買單。說明什麼?說明你提供的服務還沒有足夠的價值!

經過深入調研後,張君麗最終決定以“投後服務”為切入點,創辦設立蘇州優凡科技產業發展服務有限公司,一切圍繞企業服務,一切聚焦企業家周邊!

但是,在為這些企業服務的時候,張君麗發現自己的力量、資源完全不夠用。作為成長社社員,她發現成長社的創業、職場、家庭等課程都能作為服務企業的資源使用,助力自己的事業發展。

國企總經理!她為什麼放棄了這個無數人夢想的職位去創業?

張君麗工作上的難題經常能從成長社的課程中得到啟發、解決。做企業服務工作,難免會遇見一些委屈,但是聽了《王利芬讀衛哲》,學習了衛哲的處世之道後,張君麗學會了乙方的姿態與人打交道,用銷售的方法讓自己快樂,頓時覺得豁然。

公司在進行服務產品的設計,從王老師解讀《精益創業》瞭解到,創業一定要最小化可行產品,聽了以後讓我們的服務產品設計更加聚焦與精準。創業初期在企業進行產品定位以及商業模式優化方面,包括王老師讀《從0到1》,都給了團隊很多的啟發。

瞭解到王利芬成長社招募城市合夥人,作為王老師的忠實粉絲以及受益者,張君麗看到招募信息的就果斷報名,希望王利芬老師指明創業方向的同時,也能通過努力讓身邊的創業者享受到這種資源。她說,創業在路上,每一位創業者都值得我們用心去服務!

成為王利芬成長社蘇州區域合夥人後,張君麗第一時間就展開了成長社的推廣活動:目前已建立了王利芬成長社蘇州社群,vip社群,蘇州各行業企業家,職場人群。

目前,蘇州分社已經建立了400多人的王利芬成長社蘇州社群,在群裡提供王利芬老師的互動答疑資源、還提供創業乾貨課程、創業最新資訊等內容,同時定期收集各類企業家的需求和服務,幫助企業家在線對接供需。開展了包含兩次互動答疑、兩次課程分享和一次成功創業經驗分享等活動。

國企總經理!她為什麼放棄了這個無數人夢想的職位去創業?

張君麗非常喜歡王老師,不僅是成長社會員,也是優米會員,成長社的課程給了她很多有指導和實踐意義的幫助。

成為王利芬成長社合夥人,她希望能通過王利芬成長社這個平臺,通過“讀書、讀人、讀社會”,藉助成長社知識與資源幫助企業,幫助蘇州企業家和員工提升自我價值,幫助企業少走創業彎路,實現企業和企業家的共同快速成長。

在張君麗的設想中:王利芬成長社蘇州分社,是由創業成功或經驗豐富的創業者組成的企業智庫;是由企業高管或職場經驗豐富的白領組成的職場智庫;是由親子、夫妻等家庭關係處理經驗豐富的人組成的家庭智庫!

↓↓↓合夥人申請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