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民宿能做些什麼?

鄉村振興,民宿能做些什麼?

臺灣清境農場的民宿。

鄉村振興,民宿能做些什麼?

參加民宿峰會的臺灣客人參觀海口“花梨之家”民宿。

近幾年,美麗鄉村建設如火如荼,各地依託美麗山水大力發展民宿產業。而在“鄉村振興”這個新的命題下,應如何重新審視鄉村的民宿發展?

民宿在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上起到怎樣的作用?民宿產業如何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成為兩岸民宿從業者熱議的話題。

鄉村振興,民宿能做些什麼?

一、民宿的內涵

分享服務方式,傳遞地域文化溫度

去臺灣旅遊,入住民宿已經成為許多遊客的共識。臺灣北部,有一批以開闊的山景、水岸、森林為資源打造的休閒田園民宿;中部則依靠日月潭、廬山溫泉等景點打造景觀風情民宿;南部又有以民族特色主打南國風情民宿……民宿在臺灣各個地區以不同風格呈現,可謂遍地開花。

“民宿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臺灣民宿協會理事長施武忠同時也是南投縣清境農場見晴花園度假山莊的總經理,在他看來,鄉村振興其實最重要的是三個因素:土地、人和物產。“讓廣大的土地能夠成長出更好的物產、讓廣大的農民能夠富起來,從而提升鄉村的文明度,這是鄉村振興最重要的目的。”施武忠說,海南近年來積極推動美麗鄉村和共享農莊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民宿產業發展的巨大契機。

清境農場的成功案例或許可以看出民宿在推動鄉村旅遊產業發展方面的巨大助推力。

清境農場過去是政府經營的農場,臺灣在上世紀80年代逐漸進入了農業休閒時代,但在1999年之前,當地只有10家民宿。而地震、颱風等災害,使得清境農場面臨發展的選擇:遊客不上山,卻有很多村民下山,導致山上很多農田無人看管,旅遊到底應該怎麼做?隨後,這十家民宿自發成立了清境觀光協會,配合政府做觀光休閒的重建工作,從民宿的硬件改造到服務提升,從當地整體營銷到開拓國際旅遊市場,如今民宿的數量已經增加到105家。“清境農場只是臺灣民宿發展的一個縮影。目前,臺灣大約有1.4萬家民宿,這個數字代表的是從交通、餐廳、購物等整條旅遊鏈的發展。”施武忠說。

依據不同的地理條件,結合當地特有的自然、人文、生態,並在產業的基礎上發展,臺灣民宿呈現空間集聚現象。而在這個過程中,臺灣民宿經營者通過個人的創意和創造,打造出極具特色和景觀美學的民宿產品,如異國風情主題、家庭溫馨主題、懷舊復古主題、原住民風情、田園鄉村主題、人文藝術主題等,同時把自己的生活態度和悠閒的公共空間分享給來客,讓客人體驗自然的同時享受當地的生活方式。

“很多從事民宿行業的人常常會談到‘溫度’二字,不同於傳統酒店行業,民宿的背後意味著當地文化的體驗與交流,需要更多心與心的接觸,傳遞一種民宿主人與客人溝通之間的文化溫度。”臺灣民宿協會副理事長呂人鳳說。

鄉村振興,民宿能做些什麼?

二、民宿的“詩和遠方”

深耕當地資源,擴大“作業”範圍

田中有水,水岸有宅,宅中有園,園裡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有天,天上有月。民宿似乎成為人們心中的“詩和遠方”。然而光談情懷似乎不夠,如何運營民宿同樣非常關鍵。

“我們必須對當地資源進行盤點,明白自己到底有什麼。”南投民宿協會理事長彭成裕說,在投入大量時間、精力、財力的同時,民宿的長遠發展歸根到底還是要做好內容,這就需要民宿業者的匠心。

臺灣南投縣桃米生態村擁有珍貴的溼地資源和發展生態的外在條件,當地就對青蛙、蜻蜓、蝴蝶等物種資源進行充分地梳理並對旅遊從業者進行培訓,為遊客打造一場自然生態觀察之旅。在這裡,遊客入住民宿後,白天預約民宿主人的生態解說,夜晚享受青蛙和鳴的熱鬧,或是到臨近的顏氏牧場清晨觀霧聽雨、夜晚賞茶望月,而充滿浪漫藝術氣息的紙教堂、具有歷史意義的“九二一”紀念館,都能讓桃米生態村的深度之旅更加圓滿。

民宿是一個分享生活的平臺,要給遊客最具有當地特色的生活方式體驗。這早已成為臺灣民宿業者的共識。

在臺灣苗栗地區的民宿,遊客可以在草莓採摘季中自己製作無添加的草莓醬;在彰化的民宿,遊客可以品嚐當地有機栽培的葡萄和香菇,並當做伴手禮帶給親朋好友;在鳳凰山,遊客可以在入住民宿之餘,在大自然的氧吧裡登山徒步,享受一場健康之旅;而在嘉義的阿里山,遊客除了體驗小火車,還可以同民宿主人一起採茶製茶烹茶……

“民宿所要做的是唯一,而不是第一。民宿需要差異化多元化,但也要熱衷於分享和共享,在這個地域串聯大家所有的產業,幫整個區域做推廣和營銷。”呂人鳳說,民宿不應單打獨鬥,而應抱團取暖不斷聚合,逐漸豐富業態,讓圈子越來越大,最終成長為一個良性循環的產業生態,從而成功吸引更多客源。

鄉村振興,民宿能做些什麼?

三、民宿發展的關鍵

“宿二代”與返鄉青年紮根鄉村

鄉村振興的關鍵在於產業振興,而產業振興的關鍵則在人才。民宿發展除了資金、客源、品牌的問題,重中之重尤在人才。

經過近30年的發展,臺灣民宿產業正面臨著人口老化的問題,越來越多的民宿業主已經在思考“二代”接班。而目前年輕人大都不願意回鄉,民宿可以吸引年輕人回鄉守業或者創業嗎?“民宿可以創造就業的機會,更可以創造年輕人的事業。”嘉義民宿協會榮譽理事長劉寧源說。在此次2018瓊臺兩岸民宿峰會上,來自臺南、馬祖、桃園的幾位充滿朝氣的“民宿二代”也讓人們希冀臺灣民宿的“第二春”。

在海南,我們也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返鄉創業。

1980年出生於海口市秀英區永興鎮博學村的陳統奎大學畢業後到廣州媒體行業供職,2009年到臺灣訪問時體驗了當地的民宿後,便萌生了做民宿的想法。如今,他在海口那家兼具“人情”和“趣味”的民宿“花梨之家”已經成為週末許多市民和遊客休閒的理想去處。

“返鄉青年更像是一個操盤手,他要協調與政府、村民的各種關係,通過一家民宿或者一個鄉村的努力,讓更多的民眾參與進產業的發展。”陳統奎說,如今,他和當地的村民們藉助“自然農法”和“互聯網+”東風,種植銷售的火山村荔枝已成為當地農產品中的“爆款”,“接下來,我們還要做荔枝啤酒、荔枝餐廳等荔枝產品深加工,實現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參加此次2018瓊臺兩岸民宿峰會的中國旅遊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會長張曉軍表示,希望兩岸有關民宿的交流由理念、經驗的務虛儘快的轉入到務虛和務實並重的階段,“在全國民宿產業高歌發展的時候,政府重視力度空前,追棒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時候,我們如果不盡快把內容做實,把品牌做亮,把民宿做得更加有實效的話,我們會錯失發展良機。”

令海南森林客棧創始人馮清雄高興的是,瓊臺兩地民宿業者在推進兩地民宿產業合作,推動海峽兩岸民宿產業合作共贏等方面達成許多共識,其中包括臺灣民宿品牌的輸出與合作、兩地人員互派學習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