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對葡萄來說可以稱得上是“大量元素”,如此重要,你用對了嗎?

植物體內鎂的含量為0.05%-0.7%,不同植物的含鎂量各異。而鎂對於葡萄來說可以稱得上是“大量元素”,需求量與磷素旗鼓相當,甚至葡萄葉片含鎂量比含磷量還要高。

鎂直接參與葡萄光合作用、酶活化等生理生化過程,是葡萄正常生長髮育和提高果實品質必需的礦質元素之一。

鎂元素的重要生理作用

鎂對葡萄來說可以稱得上是“大量元素”,如此重要,你用對了嗎?

葉綠素的合成及光合作用、蛋白質合成、酶的活化

鎂佔葉綠素分子量的2.7%,是葉綠體中葉綠素a和葉綠素b咔啉環的中心原子,在葉綠素的合成和光合作用中起重要作用。

鎂的一項重要生理功能是作為核糖體單位聯結的橋接元素,能保證核糖體穩定的結構,為蛋白質的合成提供場所。

植物體中一系列的酶促反應都需要鎂或者依賴鎂進行調節。

缺鎂時葡萄葉綠體結構受到破壞,基粒數下降、被膜損傷、類囊體數目降低,光合作用受到影響,葉片失綠黃化。

植物生理代謝

植物體內時刻進行著各種生理代謝活動,幾乎所有的代謝過程都需要鎂離子來調節和活化酶促反應,如光合作用、硫酸鹽還原、呼吸作用、糖酵解、三梭酸循環等生理過程都是依靠鎂來激活。

此外,作物缺鎂致使蛋白質合成受阻,同時還會加劇誘導膜脂過氧化作用,加速植物葉片衰老。

鎂參與葡萄生長

葡萄植株需鎂較多,葡萄的光合作用、磷的轉化、果膠物質及維生素甲等的生成、消除鈣過剩的有害影響全都離不開鎂的參與,適量供鎂能夠促進葡萄新梢、葉片、根生長,穩定器官結構。

提升葡萄的產量和品質

鎂能促進光合作用,加強二氧化碳的固定和幹物質的積累,是影響葡萄品質形成的重要因素。葡萄植株缺鎂直接導致葡萄果粒變小,糖分低,漿果著色差,成熟期推遲,產量降低。

葡萄缺鎂的表現

鎂對葡萄來說可以稱得上是“大量元素”,如此重要,你用對了嗎?

● 葡萄缺鎂時,表現為葉片失綠。因鎂在植物體內可向幼嫩部位轉移,所以頂部葉片無症狀。

● 最初從基部葉片開始,葉緣先變黃,葉片呈水漬狀,嚴重時脈間黃化。

鎂對葡萄來說可以稱得上是“大量元素”,如此重要,你用對了嗎?

● 缺鎂的葡萄易發生葉皺縮,中部葉片脫落,枝條呈光禿狀。葉片上的失綠、壞死等缺鎂症狀在光照強度較高時更易出現。

● 缺鎂還會導致枝幹細長柔弱,根少,開花受抑制,花的顏色蒼白。

鎂對葡萄來說可以稱得上是“大量元素”,如此重要,你用對了嗎?

● 缺鎂時果實膨大慢,著色差,成熟期延遲,嚴重時還會導致癟粒、果柄萎縮的現象。

葡萄為什麼會缺鎂?

鎂對葡萄來說可以稱得上是“大量元素”,如此重要,你用對了嗎?

1、常規原因

①土壤多呈酸性,pH值過低,鎂淋失嚴重,鎂的釋放明顯受到抑制,造成土壤交換態鎂平均含量低於臨界水平,缺鎂現象嚴重。

②葡萄是喜鉀作物,但過量的鉀會抑制葡萄根系對鎂的吸收和向地上部位運輸鎂離子,而引起缺鎂。

③鎂與鈣、銨離子也存在拮抗作用,因此,土壤中鈣含量過高或者鈣肥、氮肥的施用都會降低植物對鎂的吸收。

④連年高產帶走大量鎂素,而未及時補充,導致缺鎂。

2、其他原因

不少果農認為,鎂是微量元素,葡萄的需要量不大,而且只發生在老葉上,對果實影響小……這些認識上的誤區也是導致葡萄缺鎂的重要原因。

葡萄如何補鎂?

鎂對葡萄來說可以稱得上是“大量元素”,如此重要,你用對了嗎?

1、最佳時期

生長前期:此時正處於鎂素營養臨界期,一般以基肥形式施用,效果較明顯。

葡萄膨果期:葡萄缺鎂主要發生在生長後期,此時大量的鉀肥施用,必然加劇缺鎂症狀。而缺鎂除了影響當年產量,引起黃葉早衰、落葉早,還會導致葡萄來年花少花弱,所以一定注意補充。

2、補鎂方式

由於鎂在植物體內的移動性較好,鎂肥既可以用底肥補充,也可以根外追肥補充。

基肥施鎂、根際淋施結合葉面噴施;

基施鎂肥:硫酸鎂、硝酸鎂或者氧化鎂顆粒、硝酸鈣鎂顆粒等

葉面噴施鎂肥:硫酸鎂、硝酸鎂、EDTA螯合鎂等

3、注意事項

①土壤中的磷對鎂素的固定作用很強,難以被根系吸收利用,建議選擇螯合態鎂。

②對於酸性土壤,要及時調理,避免因鎂素淋失造成的缺鎂現象。

③鎂肥必需與其他肥料配合或混合施用才有效果。

④葉面噴鎂,效果顯著,但不持久,應連續噴施多次。

⑤鎂肥施用過多,不僅導致營養元素比例失調,更會影響植物對其他元素的吸收。

通常情況下,葡萄鎂肥的補充可在葡萄各生長期淋施海精靈生物刺激劑(根施型)300倍液,內含螯合態鎂以及腐植酸、海藻提取物、速溶大量元素與其他螯合態中微量元素,能滿足葡萄對鎂的需求。兼有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肥效,激發植物野性等多重功效。

膨果期時,配合噴施海精靈生物刺激劑(葉面型)800倍液,除補充鎂素,防治早衰外,還可促進果實上色,提升果品。

值得注意的是,嚴重缺鎂的土壤還是需要基肥施鎂,並結合以上措施加以緩解。

文/農業助手碩博團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