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韓國、越南可以在幾十年就把國家文字和語言更改了?

用戶65292723

這跟二戰結束後,去殖民化的國際風潮有關。

按照沃勒斯坦,全球體系理論,這是資本在新的形勢下的一種策略。原有殖民地的控制成本越來越高,因此需要用新的治理方式。二戰後,就很快達成了民族自決與獨立的共識。

那麼在亞洲部分,很多國家受到這種風潮影響就不足為奇了。

語言、文字向來是一個國家、一種文明的核心體現。在當時的情況下,在極為強烈的民族主義大環境下,這些國家急切要割斷以往歷史。以獨立、自決的方式在國際舞臺上出現。所以就產生了文字改革。

我們不好去評判這種改革到底如何。但是,在中國經濟發展如此強健的今天,毫無疑問的一點是,這些國家當代知識青年比起他們的前輩,增加了中文學習的成本。也就是50年前,那些國家的知識階層,使用漢語是無障礙的。而且本國有很好的漢語使用、學習環境。但現在,他們的年輕一代,要學好漢語,最好是到中國。而會漢語,對他們就業加薪,都是強有力的加分項。

也行,再過一些年,人們會發現,他們曾經盲目跟風過。


令狐迦基

答 | 江隱龍

題主的問題並不準確。越南只是將越南語的文字進行了拉丁化,並沒有觸及整體的語言改革。而韓國則只是將文字中原漢語借字進行了廢除,所以並不算是完全更改了文字;至於語言也同樣沒能觸及改革。所以題主的問題其實是這個意思:

  • 1、 為什麼越南人在幾十年內就能將文字進行拉丁化?

  • 2、 為什麼韓國人在幾十年內就能將文字中的漢字廢除?

這樣看來,是不是也不算太難?不過在介紹越南文與韓文的文字改革前,先要說一說中華文化圈中各國對漢字的借用。中華文化圈又稱漢字文化圈,除了中國之外主要包括朝鮮半島、日本(含琉球)和越南。這些國家很早孕育出了語言,但文字遲遲沒有“跟上”,在這期間,各國人為了對本國的語言進行記錄,自然而然地借用了中國的漢字系統。於是在韓語、日語、越南語、琉球語中,都能看到大量的漢字和變體漢字(比如越南的喃字)。

法國入侵越南後,開始對越南文字進行拉丁化。最早開始做這件事的是法國傳教士,他們或許是為了傳播越南文化,或許是為了斷絕越南的文化傳承——總之,越南文字從此漸漸有了兩套系統,一是傳統的喃字,一是法國人改造的拉丁字母。漢字是出了名的難學,以漢字為基礎的喃字也是一樣,所以在越南文字拉丁化之前,越南人的文盲率的確非常高。而拉丁化的越南文因其易學,反而減少了越南的文盲率,在革命時期,甚至成為越南人反抗法國人統治的思想武器。從這個角度來看,越南文字的拉丁化有其先天優勢:那就是學習週期短,適合在大眾傳播。而越南語詩意豐富,轉化成拉丁字母也不太會出現太多重碼現象,所以沒有出現太大的問題。

但韓文就不一樣了。韓語最早都是用漢字書寫——漢字是出了名的難學,所以古代朝鮮人就發明了一套名叫“諺文”的拼音,也就是現在的韓文。之後韓國因為去漢化,廢止了漢字,全部用這套諺文來書寫。然而韓文的讀音遠沒有越南語豐富,漢字被廢除後,韓文的重碼現象大量存在,嚴重影響了韓國人的使用,比如“防水”和“放水”讀音都是“bangsu”,都寫做“방수”,自然造成了不小的混亂。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越南人在幾十年內就將文字進行拉丁化”是成功的,“韓國人在幾十年內就能將文字中的漢字廢除”是不那麼成功的。


隱語


任有新2

韓國朝鮮,越南由於長期受到中原文化影響,一直採用漢字作為通用文字,至於語言其實跟漢語還是有較大區別的,尤其是朝鮮半島,朝鮮語跟漢語連語系都不一樣,他們只是採用漢字進行記錄,但漢字均有其獨特發音。真正精通漢字應用的主要還是精英階層,而普通老百姓並不熟悉,因此朝鮮和越南都曾經在漢字基礎上創造自己本國文字,但這種自創文字並不成熟,仍需大量借用漢字表達,在正式場合更是長期使用漢字記載,因此漢字在朝鮮和越南仍佔據重要地位。

真正讓漢字退出兩國主流應用,還是在二戰結束後,民族獨立意識興起,兩國也算是徹底擺脫附庸或殖民地身份,由於自古有上千年曆史被中原王朝控制的陰影,潛意識裡是希望完全擺脫中華文化的影響,在政府層面的強力推行,以及民間民族意識膨脹的多重影響下,只需兩代人的持續教育灌輸,漢字就已基本在兩國主流場合消失殆盡。近十年八年,韓國民間陸續有提出恢復使用漢字的呼聲,但消除漢字可能只需一兩代人,要想恢復漢字當年的地位,可就不是這麼簡單了。

延伸一下題主的問題,漢字畢竟不是朝鮮半島和越南的民族本源文字,大家看看蒙古國,當年放棄了本民族傳統文字,轉用蘇聯的西裡爾字母進行拼寫,不也只是一兩代人的事嗎?時至今日,蒙古國想恢復傳統文字,卻已非常困難了。


蛇wong

文字改了,但語言沒改。古時候他們說的也不是漢語。

話說當年中華文化圈最興盛的時候,周邊國家如日本、朝鮮(以前叫高麗)、越南(以前叫安南或交趾)等國家官方文字都是漢字,但他們都保留了自己的語言,並沒有被宗主國中國同化。

首先說韓國(朝鮮、高麗)。

韓文又叫諺文,其實以前是下等人用的文字。

這一點都不奇怪,當時朝鮮的上層精英們都是用漢字,有的人還會寫漢詩,水平相當不一般。而且當時朝鮮的歷史等等文獻都是用漢字寫的,漢字就是官方文字。

直到後來出了個世宗大王。其實當時世宗大王的本意不是要廢除漢字,只是覺得手底下一幫不識字的農民教他們漢字太費勁,那就乾脆來點拼音吧。

於是在參考了漢字筆畫之後發明了諺文,也就是現在的韓文。所以韓文其實是一種拼音文字。

到後來他們莫名其妙要去中國化廢除了漢字,結果這下尷尬了。同音字沒法認了!因為拼音都一樣!歷史文獻沒法看了,因為都是漢字!

所以最近又有韓國人想恢復漢字,呵呵,真的何苦呢來回折騰……

再來說說越南。

雖然歷史上越南一直和中原王朝打來打去,但他們從來沒有主動去中國化,現在越南文變成這樣都是被逼的。

當初列強來東亞,法國也跟著來了,先佔領了越南,然後想從這裡進入中國。結果在鎮南關被中國暴打一頓之後就安心待在了越南。

法國人在越南幾十年,乾的最成功的的一件事就是把越南的漢字給廢了,學校裡只能教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越南文。幾十年下來,等到越南重新獨立,想找回漢字都沒辦法了。

你還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關的話題呢?歡迎向胡哥提問!


嘿老外

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談一下日本為什麼沒有廢除漢字。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曾有激進人士建議全民使用英語,廢除漢語。但是很快就遭到了日本文化界的反對,他們認為日本用了幾千年的漢字,如果貿然廢除漢字將對日本歷史文化造成巨大破壞,所以這項建議最後被廢除了!所以說一開始日本不廢除漢字,是因為他們對自己文化的認可和自信。

反觀韓國,他們廢除漢字的出發點僅僅是去漢化,為的就是掩蓋他們當了幾千年附屬國。而且當時韓國和中國的關係是非常差的,韓國急於和中國劃清界限,為了民族自豪感,為了能夠篡改歷史,韓國選擇了廢除漢字,而且是通過政府直接干預,甚至是強硬手段。


而越南廢除漢字,出發點和韓國一樣。也是希望可以去漢化,畢竟歷史上越南也是中國的附屬國,向中國稱臣。

越南和韓國廢除漢字後,民族自豪感確實提高了。但是年輕一代已經看不懂古籍書了,而且廢除漢字後的危害也才剛剛開始體現,難怪日本人會說:“廢除漢字,我們的智商就和韓國人一樣低了!”


小司馬遷論史

韓國曆來一直都是使用漢字,雖然在1443年,朝鮮的李氏王朝的世宗皇帝命臣子創建了朝鮮文字——諺文,,但是在當時遭到了很多人的抵制,因此,漢字一直都是朝鮮半島使用的文字。直到二戰後,由於朝鮮半島人民很難看懂漢字,而較容易看懂朝鮮文字,因此,金日成廢除了漢字,使用純正的朝鮮文字,他的這一舉措並沒有遭到民間以及學術界的抵制,因此,這一舉措一直持續至今。但是朝鮮半島的語言並沒有發生什麼重大變化,他們說的一直都是朝鮮語。


越南上千年來也一直是屬於漢文化圈的國家,受到漢文化的影響,他們所使用的文字也一直是漢字,同樣,越南也是在二戰以後廢除了漢字,然後改用越南字,越南為什麼要廢除漢字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人民難以辨別漢字,國民的文盲率高,為了改變這一狀況,越南的國家主席胡志明選擇廢除漢字,使用人們容易辨認的越南字,這一舉措也大有成效,越南的文盲率也不斷降低,胡志明本人是既會漢字又會漢語。

韓國和越南能在幾十年的時間裡就將漢字廢除掉主要是國民對於漢字的識別率低,但是漢字至今對越南和韓國的影響還很大,比如韓國的身份證上還印有漢字的名字。放棄使用漢字對他們有很大的弊端,如今韓國和越南都有專家呼籲要求恢復使用漢字,目前漢字對韓國的和越南還是有很大的影響力。


DAMONGS

提問有兩處基本常識性錯誤,一、韓(含南北)、越更改的只是文字,語言一直沒有明顯變更;二、韓、越更改國家文字的過程,用的絕不僅僅是幾十年時間。

現在通行的韓、越文字,都屬於字母文字,韓文的拼音字母是本民族自創而成,越文字母是外國傳教士基於拉丁字母所創。

韓國拼音字母又稱“彥文”,起源於李氏半島王朝時期,1443年,世宗大王召集了集賢殿鄭麟趾等學士,根據韓語的音韻結構以及中國音韻學,共同創制了專門紀錄韓語音韻的文字,稱作“諺文”,也稱“彥文”。政府專門為此發佈了《訓民正音》,用於本土所創彥文的推廣,可惜歷經幾百年,由於漢語文字已經在官紳世子階層根深蒂固,所以流傳度不佳。

二戰結束之後,韓國(含南北)為了擺脫漢語言和日語的“束縛”,更多強調本民族屬性,最主要的是為了集中掃盲,幾乎在相同時間段內強令推廣本民族的彥文,歷經幾十年後,果然收到成效,文盲率大為降低,雖然經常因為這種拼音類文字無法正常表達詞義而陡增煩惱,但這完全可以被高漲的民族熱情正能量所抵消。不過從世宗大王開始算起,這種彥文的全面普及用去了五百多年。

越南字母起源於法國傳教士亞歷山德羅(Alexandre de Rhodes),1651年,他編著了一本“越南語-拉丁語-葡萄牙語辭典”,它是基於拉丁字母,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後,這種越南字母被法國殖民當局強令推廣,在推廣過程中,不出意外的,與韓半島出現的局面相仿,也遭到了漢語的強勢阻擊,推廣進度有限。

二戰結束後,越南繼續擺脫了法國人的殖民統治,但在掃盲的過程中,發現的確是法國傳教士當年的辦法更加行之有效,在胡志明的堅持下,越南沒有廢除這種字母,反而強令推廣。最終也幾乎完全消除了漢語曾經的影響力,此時距離亞歷山德羅創建越南字母,也已經過去了三百多年。

兩地三國化繁就簡的字母文字的確提高了全民的識字率,唯一無法繞行的就是兩地三國的古代典籍,由於它們被史官多以漢字記錄,要想了解本民族的歷史,必須參照現行的翻譯版,假使遇到多音字的困擾,多半是要集體抓狂,集賢殿鄭麟趾等學士在地下只能攤攤手,然後默默的背上這口鍋。


歷來現實

這個題目首先就錯了。他們的文字改了,語言並沒有改。在去越南以前,我想如果中國是最發達的國家,金錢滿滿的。越南人就會重新用漢字。但是當我去越南後當地的一位男導遊教我學拼音。真的很好學。雖然不能理解內容。但是卻能拼音。所以越南人的文盲很少。漢字確實博大精深。如果越南人不學漢字,對自己的厲史知道的,瞭解的就只能靠少數漢語專家了。過去中國和越南的文盲都很多。越南推廣拼音後文盲大大減少了。不得不說拼音卻實方便。如能同時推廣雙語教學就好了。


復活39822217

越南的情況不太瞭解,說說韓國。



(首爾光化門,地位相當於中國的天安門)

韓國用自己的韓文代替漢字,並不是單純的因為民族自尊心的問題,民族意識雖然強烈,倒也不至於僅僅因為一個民族意識就廢除用了上千年的文字,朝鮮和韓國廢除漢字是出於現實的考慮——掃盲。

注意我這裡說的,我說的是用韓文代替漢字,而不是用韓語代替漢語。因為韓國人朝鮮人從古到今一直說的都是韓語,之所以他們要寫漢字,是因為自己的文明太落後,向中國學習後,參照自己的語言與漢字一個個對應而已。

根據聯合國的世界語言難度排行,漢語一直排在世界語言難度的首位,遠勝於其他語言,是公認的全球最難語言。在歐洲,“這聽起來像漢語”是用來形容一段話聽不懂的俗語。而漢語之難,與漢字的複雜是分不開的。掌握26個字母就可以書寫所有的英文單詞,但漢字僅僅常用字就超過4000個(令人絕望的數字),而漢字總數更是超過了五萬個!所以學習漢字的難度是非常大的。

這就意味著,在舊社會和貧窮時期,學習漢字對於普通人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朝鮮半島古代,掌握漢字是做官的基本要求,而百姓則一輩子都不需要學習漢字。二戰結束後,半島南北為了掃盲,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當年世宗大王留下的韓文。

韓文是一種拼音文字,非常簡單,經過簡單的學習就可以念下來,對於掃盲來說效果奇佳。不過缺點同樣明顯,韓文在不結合上下文的情況下,幾乎無法辨識,因為韓文是純粹的表音,每個字沒有任何含義。比如我打一個:fang huo,你能明白是什麼意思嗎?是放火?還是防火?事實上,因為這樣的誤會導致的事故在韓國屢見不鮮。所以在韓國,重要的場合和領域,必須標上漢字,避免誤會。在韓國官員和企業家的辦公室裡,沒有幾幅漢字書法是很丟人的事情。在政治法律領域中,漢字更是入行必備,所以說韓國廢除了漢字,其實是不完全正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