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鄉鎮幹部要記11種工作筆記!一天到晚抄來寫去,哪有幹事時間

最近,南方某地對基層幹部的工作筆記來了一次“瘦身”——從11種直接減至2種。

這樣一來,當地幹部終於不用常年在包裡裝著五六個本子了。變輕的是揹包重量,增加的是調研時間。一位鎮黨委書記感嘆,如今終於能時常到下面看看,現場督辦工作進展,“把全鎮26個村都走了個遍”。

一個鄉鎮幹部要記11種工作筆記!一天到晚抄來寫去,哪有幹事時間

雖然僅是一地狠剎形式主義的探索,卻引發了廣大基層幹部的共鳴。為啥?

因為一些異化的留痕管理正成為基層幹部的重負。平心而論,工作留痕是個好方法,既為監督檢查提供了直觀參考,也為執行付出保留了客觀憑證。可一旦“形式”成了“主義”,方方面面的“本本”越來越多,也就背離了初衷。

沒完沒了的記錄謄抄,給基層幹部平添煩惱不說,還擠佔幹實事的時間精力。一段時間以來,大家並非沒有怨言,但一堆履職手冊、工作日誌擺在眼前,很難說哪一個不重要,哪一個是多餘。保險起見,只能一個不落地填寫。

一個鄉鎮幹部要記11種工作筆記!一天到晚抄來寫去,哪有幹事時間

樂見有關部門能夠“合併同類項”,主動為基層幹部減負。

對此報以掌聲的同時,筆者認為,治理不應到此為止。從過往經驗來看,為了打擊形式主義,各地都有過雷霆行動,也沒少祭出重拳。但毋庸諱言,也出現了一些“雨過地皮溼”的尷尬。原因固然複雜,但治標有餘、治本不足恐怕是其中一條。

說白了,打擊形式主義,我們不缺少決心與力度,當務之急是透過病症揪出病源,防止“春風吹又生”。就拿一些流於形式的工作留痕來說,大刀闊斧砍掉冗餘筆記當然好,更重要的是再往深處挖一挖。既然“11能變2”,被減掉的9本當初從哪兒冒出來的?風頭一過,怎樣才能避免“2變回11”?

一個鄉鎮幹部要記11種工作筆記!一天到晚抄來寫去,哪有幹事時間

那可有可無的9本筆記之所以產生,一是各條口線不兼容,即便內容交叉也要求基層分別留痕;

二是刻意追求形式美,非要“專本專用”、格式統一,甚至“專人專記”;

三是過分看重載體,明明電子記錄更便捷,卻非要以手寫彰顯認真……

就是這樣的點滴累積,將“留痕”變成了耗時耗力、繁冗複雜的代名詞。沿著這些索引,我們其實可以探尋到“病變”的部分原因。比如,“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體制架構,以及“看著好”等於“幹得好”的評判標準。

照此想來,倘若管理部門不再“各吹各的號”,允許基層幹部上傳電子記錄,供其共享查看;考核時,能夠“不看廣告看療效”,多到田間地頭問“績”於民,廣大幹部必寫的材料定能再降一個量級。

一個鄉鎮幹部要記11種工作筆記!一天到晚抄來寫去,哪有幹事時間

作風問題的每一次現身都是一條線索,解剖工作筆記“瘦身”這隻“麻雀”,再次提醒我們:

現在好剎的歪風邪氣明顯消散,剩下的都是頑瘴痼疾,我們需要不斷創新方法,打擊形式主義的標;更要堅持順藤摸瓜,在追根溯源中靶向給藥,剷除形式主義的本。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