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会导致血液变稀?血站工作人员真的可得暴利?

2018年6月14日是联合国第十四个国际献血者日,本次献血者日的口号是:为他人着想,捐献热血,分享生命。

献血会导致血液变稀?血站工作人员真的可得暴利?

可是就是这样一件大好事,两年前的笔者就发现,当血站的大巴车开进学校的时候,前来献血的人却十不足一,再加上笔者当时的年纪尚小,就给父母打了个电话,结果父母告诉笔者“献血会让血液变稀”,言下之意就是不希望笔者去献血。

笔者摇了摇头——这的确不知道,不过听这位同学的语气好像是很贵的样子。

这位同学又问:“你知道我们献血是无偿献血的吗?”

笔者这次点了点头,这一点笔者刚去问了血站的那几个大姐。

说完这几个同学就走了,留下原地一脸懵的笔者和一起来献血的小伙伴。墨迹到最后,笔者和小伙伴想了又想,到底我们人都来了,反正又不是终生献血,献一次没什么的,所以我们还是去献血去了。

献完之后我们就得到了一本小册子,凭这本小册子,笔者期末可以在综测上加上几分。笔者献了400cc。

现在想想,当时的我们真是太年轻了(滑稽、),年轻人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一点所谓的“内幕”就显得趾高气扬,看不起血站的大巴车上忙上忙下的护士阿姨,认为他们是来赚我们的“血汗钱”的,甚至还对人家白眼相向——

献血会导致血液变稀?血站工作人员真的可得暴利?

那么家里长辈们所说的“献血会让血液变稀”和“钱都让血站工作人员赚去了”这样的说法正确吗?

显然有点常识的人就应该知道这不正确——毕竟现在都是2018年了呵。

首先,学过生物的人应该都知道,人体内血红细胞的寿命只有不到四个小时,其他的血细胞也都有类似的不长的生命周期。也就是说,即使你不献血,一个人体内的血液也是一直在不断更新的——如果你去献血,献出来的那部分血其实是和正常代谢掉的那些“血”一样,顶多是代谢速度快了点,献血后不宜剧烈运动罢了。

同样是因为血液自身不断更新的这一特性,献血会使血液变稀这一说法更显得谬不可言:血液不是勾兑出来的劣质酒水,正常人体内的血液浓度(好吧这个词实在是为了方便理解而造出来的)一直是处在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中的,也就是说献血之后更会刺激人的造血干细胞以产生新的血液组成成分。

再者“血站暴利”这一说法也实在是站不住脚。

“献血免费,输血贼贵”不是“血站暴利”的理由,血液不是陈年老酒——更何况就连陈年老酒存放过程稍有不慎都会变质,血液的存放过程又怎么会少花钱?

献血会导致血液变稀?血站工作人员真的可得暴利?

对血液的采集、保存、运输以及使用都是要投入很多人力、资金和精力的,这些成本虽然从不在人前显露,但是确实实实在在存在的——总不能让人家血站的人做好事还要倒贴钱吧(笑哭)。

除了这两个常识性的错误之外,很多想要献血的“小白”还会经常被一些谣言所吓住:比如医生从不献血。

嗯......笔者不是医生,但是笔者想问问教师是不是从不献血,工人是不是从不献血?

献血是不分职业的,也不记录职业的,以“医生从不献血”这种毫不负责任的话来恫吓想要献血的“小白”的人,实在是不知道他们居心为何。

难道他们觉得陕西榆林米脂的惨案还不够警醒他们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