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古城的那個“鼠窩”可還安在?

大約十年前,在麗江,大研古鎮,我與同伴閒逛。當時想挑一處不太熱鬧的路走,便繞開了水車直通的那條路,選了一條看上去僻靜一些的路進入古鎮。

照例是逛銀器鋪,逛樂器店鋪,逛披肩店鋪,走走,看看,買買,感覺餓了,想吃飯了,就遇到了“鼠窩”。

麗江古城的那個“鼠窩”可還安在?

我一向相信,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前世修來的緣。

當時這條街上比鄰而開的飯店也有很多家,但是“鼠窩”這個比較獨特的名字吸引了我們。

走進鼠窩,真的感覺走進了“鼠窩”——觸目所見,處處有“鼠”。各種材質、各種造型、大小不一的老鼠塑像分散擺放在店內各個可放物件的地方。有的“獨處”,有的“群居”,或機靈頑皮、或憨態可掬,煞是喜人。

麗江古城的那個“鼠窩”可還安在?

甚至,棚上懸掛的燈罩,都是鼠夾的造型。鼠夾內古老的燈泡散發出黃色的光暈,把整個屋子籠罩在一種靜謐的氣氛中。

坐在看上去原始、拙樸的舊木餐桌邊,就著頭上鼠夾中投射下來的光暈,我們品嚐了具有當地特色的美食,還結識了“鼠窩”的主人。

麗江古城的那個“鼠窩”可還安在?

店主人可能是看到我們對店內特色設計的興趣,在我們邊吃邊環視邊議論的時候,來到我們桌邊,坐下來與我們閒聊。

聽他介紹,他原來在深圳打拼,確實賺了不少錢,但也捱了不少累,尤其是那種快節奏讓他逐漸心生疲憊與厭倦。

某日,他來麗江遊玩,一下子喜歡上了這裡的閒適與悠然,遂與同樣厭煩了前沿城市快節奏的朋友相約來麗江開了這家飯店。

因為那位合作伙伴一直喜歡收藏鼠偶,所以,他們便將這間飯店的設計風格融入鼠的元素,並命名為“鼠窩”。

麗江古城的那個“鼠窩”可還安在?

這位與我們交談的店主看上去很年輕,不到三十歲的樣子。我們問他是否打算一直在這裡開飯店,他說不一定,畢竟還年輕,調整幾年後,也許還要出去打拼。

麗江給我留下的印象中,“鼠窩”打下了一個深刻的烙印。

有時靜下來,想起雲南,想起麗江,就會想起“鼠窩”,想起“鼠窩”那位年輕人。

不知道,他與他的合夥人是否還在堅守“鼠窩”?

亦或是,他們已調整完畢,重又投入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

麗江古城的那個“鼠窩”可還安在?

後來我又去過一次麗江,但行色匆匆,沒來得及去尋覓鼠窩。

有機會去麗江的朋友,你可曾遇見那個“鼠窩”?

麗江“鼠窩”,現在什麼樣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