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作品中的科舉和現今的高考有何差異


中國古代為了發現並任用,創立了一種類似今天學生高考的考試製度,這便是科舉制度。科舉制度一經創立,便成為政府選拔官吏的主要途徑,也成了有志人才飛黃騰達的契機,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科舉制度來斷完善,直至清朝光緒皇帝下諭停止所有鄉試,科舉制度才被廢棄。

那麼,科舉制度是如何創立的呢?一種說法是,科舉制度的雛形是起於隋文帝執政時期後,當時隋文帝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初試科舉,隋煬帝即位後,確立了科舉制,設進士科。 在《舊唐書.楊綰傳》中,曾記載著禮部侍郎在給皇帝的上疏中言:“進士科起於隋大業中,煬帝始設置士之科,當時就試策而已。”

但是,由於在《隋書》、《資治通鑑》等書中,在說到隋大業二年時,並沒有設置進士科的記載,所以,也有一些史學家認為,科舉制度興起於唐。當代的史學家范文瀾先生對此也有研究,他認為進士科是始於隋大業年所創:“607年,隋煬帝定十科舉人,其中有‘文才秀美’一科,當即進士科。隋煬帝本人是個文學家,創立進士科,以考詩賦為主,是不足為奇的。這是科舉制度的開始。”


科舉制度在唐代繼續實行並得到很大發展。唐代的科舉分為常科和制科。 常科包括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六科。秀才為最高科等,所試方略策,要求應舉者熟悉經史,精通經世治國的方略。明經主要考兩部儒家經典。高宗時開始加試帖經,即取經書中的一行,把其中的幾個字矇住,讓考試者填充。這樣儒家經典的背誦就成為明經錄取的先決條件。進士科在唐初考試時務策五道。當時衡量策文的標準是看詞華。

常科的應舉者主要是生徒和鄉員。前者是國子監所統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和算學的學生,以及在弘文館、崇文館學習的皇親、親貴子孫。後者指不在館學的舉子,自已在州、縣報名,經縣、州逐級考試合格,由州府舉送到尚書省參加常科考試,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武則天長安二年創立武舉,亦是常舉,由兵部主持,主要選拔一般武官,而不是選拔將帥之才。

而現今的高考在我國可說的“歷史悠久”。大致可分為“文革”前和“文革”後兩個時期。“文革”前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普通高等學校的函授教育和夜大學教育,此外,還有獨立設置的函授學院和其他業餘高等學校教育,以及1960年開始的廣播電視大學教育。普通高等學校的函授招生和夜大學招生,均由招生學校單獨舉行。其他業餘高等學校的招生,實行單獨招生或聯合招生。


科舉制主要是為國家和君王選拔官員和政治人才,是為社會政治服務,科舉制在當時成為許多學子跨入政府官員的主要途徑,也為一些學子們畢業和具有一定資格的途徑。也就是說,科舉制不僅是教育制度,同時也是人事選拔制度。但高考主要是為國家選拔優秀人才,作為學生進入大學的一個門檻,不受政治的影響。

報考條件、考試內容不同。 科舉制的報考條件非常嚴格,尤其是在進入三年一次的考試時,必須由官員和有身份的人推薦,否則不準參加。而高考制度下,報考條件限制較少,只要達到一些基本的要求就可以參加考試。科舉制考試內容狹窄,四書五經是主要的考試內容,考試形式也通常比較呆板,主要就是寫文章,文章寫得越有文采,越能博得閱卷老師甚至是最高統治者的青睞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