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的百年传奇人生,你不得不佩服!

宋美龄的百年传奇人生,你不得不佩服!

任这尘世花红柳绿,千娇百媚;任这凡尘争奇斗艳,各吐芬芳,她含着富贵绽放在这人间,花开不俗,花开不落。

战火会摧残一切美好,就连花前月下的故事都会带着些弹药的味道,悲伤,无奈。可是这朵花,在烽火连天的年代里开的那般鲜艳,那般无所畏惧。因为她本身就是杀伤力巨强的火药,对于民国的政治,对于那个手握大权的男人,这样的火力都不曾消减过。

所谓倾国倾城,不过是一个男人因为对美色的追求而误了江山罢,可是那故事里的女主人公除了拥有男人和美丽之外一无所有,她的一切都是被动的,就连那份美丽也显得苍白而憔悴。

可是对于宋美龄而言,她的美不是倾国倾城,她可以手持这份美化作子弹,为自己,为身后的政权去争取一所城池。

所以从她出生那天就注定了这份骄傲,她的姓氏,她的家族,都是她的土壤,让她绽放百年都不曾落败。一个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父亲宋嘉树接受基督教和民主主义思想,他的学识足以使子女受用。

因为是乱世,不管生在什么家庭里,谁又能说自己完全是幸福的呢?每天看到一批批难民蜷缩在角落里,抢劫、杀人的事情常有发生,报纸每天报出世界战况,这样的历史背景给了童年宋美龄什么样的心理阴影谁又知道呢?

1910年十三岁的宋美龄离开了这个落后的国家赴美留学,没有人知道等待她的命运是什么。站的高看的远可是站的在高也看不到明天,她也曾迷茫过,为她的国家和她的人生。

当一个女孩子渐渐有了成人的模样,她的美丽也会平添在脸上。宋美龄拥有的不是那一身躯壳的虚表,留在她脑中的知识让她散发过更具吸引力的气质,就像一朵玫瑰由内而外的绽放,走在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校园,走在美国的街上总是会有人感叹这位东方女性的魅力。

“美人如花隔云端”,是宋美龄,似云端的花,在迷迷蒙蒙之间美的高不可攀,多少人曾在她身边来来去去都被视而不见,骄傲如她曾几何时为谁动过芳心。

佳人自当与才子相配,才不辜负了那份美丽,也就是才子佳人的故事才让人觉得爱情还是件纯粹的东西。1912年刘纪文正在日本留学,他去美国看望在哈佛就读的好友宋子文,于是哥哥便向宋美龄引见了这位风度翩翩,举止优雅的才子。刘纪文身上透着一种难以掩盖的书生气,就像《牡丹亭》里的柳梦梅,他满足了大部分中国女孩对爱人的幻想,满足了每个人心中那个爱情童话。

1916年在哥哥宋子文的撮合下,二人终于相恋。缘分这件事很奇妙,即便是相隔千山万水还是会在同一艘船上相遇,在登上彼岸各奔前程之后,回忆会成为一笔财富。

1917年,宋美龄和刘纪文都回到故国,这对璧人曾狠狠的被人羡慕过,可是在宋美龄眼里这只是寻常,因为她并不是杜丽娘一般的人,她是她自己,她是独一无二的宋美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公元1922年宋美龄25岁,她不再是那个稚嫩的孩子,她早已经有了一个女人应有的精致和她自己别有一番的味道。在这之前宋美龄当过英语教师,出任过上海参议会主办的上海儿童劳工工作委员会的执行秘书,她的经历让她更加丰富起来。她是一大块金子闪闪发光,她做过的每一个职业都展现了她的才华,引人注目。

这一年,陈炯明叛变,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讨伐贼军第二军参谋长,并为孙中山赏识和信任。也就是在这一年的末尾,在孙中山家里的宴会上,二人相遇。你相信真的会有那么一个人是你一生的惊叹,有那么一个人会把你的过去变成零,宋美龄就是这样云淡风轻的走进了蒋介石的世界轻而易举的占领了他心中的所有的领地。

时间会让爱情变淡,不管什么原因一个人会被另一个人代替。

1923年,刘纪文远赴英国伦敦在剑桥大学学习,同时担任广东省政府的欧美市政考察专员,一个真正有志向的男人不会为一条裙摆而放弃了革命。那些年他们书信往来,他只能将那份相思深埋心底。

这个世界是变化的,追随的信仰瞬息万变,埋在心底的相思只是埋藏了没有人知道。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国内统治发生了变化。蒋介石更加狂热的追求宋美龄,因为庞大的家族产业能成为政权的支持,联姻能使这份支持变得轻松一些。一个人最初的那份爱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直到有一天,爱情仅仅只是爱情而已,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是。

对于蒋介石而言,他过去的爱情和婚姻变得轻如鸿毛。于是,在1927年大街小巷都传出了蒋介石离婚的消息,第一任妻子毛福梅,妾室姚冶诚,还有曾令他思之如狂的陈洁如都再无瓜葛。权力和宗教一样可以是一种信仰,但,爱情不是。

时光会泯灭一个人心中的任何童话,最后换上一张势力的面孔,之前的那份真挚再也不见了。宋美龄相信权力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国家的命运,她的胆识,气魄和才华不允许她躲在男人后面小鸟依人,因为她是可以在风浪中呼风唤雨的。而蒋介石一定是那个可以让自己人生升华的人,他一定可以满足自己对权力的渴望,人生在世的意义也会发挥到极致。

宋美龄的百年传奇人生,你不得不佩服!

在大姐霭龄的眼里蒋介石是一个可以帮助带来财富的人,所以美玲得到了全家唯一一个赞成票。

然而,二姐庆玲极力的反对却遭到美玲的反感,她说:“那是自己的婚姻,不关二姐的事”。在宋美龄的心里早已有了自己的选择,人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精彩。

1927年蒋介石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对立,蒋介石的政权面临种种困难。也是在这一年蒋介石娶宋美龄为妻。起初亲情是亲情,后来亲情渐行渐远,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走在一起的是相同的利益。

宋美龄成为了民国名副其实的“第一夫人”,她有了一个更高的平台来展现自己的才华,那份才华不是在书画上而是在政治和国内大小的政务上。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被张学良,杨虎城扣押,其目的是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

“西安事变”不同于一般的反兵作乱,情况复杂,若处理不当会引起全国空前的战祸。宋美龄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犹如晴天霹雳,来自西安的任何电报都断绝,蒋介石的生死也未可知。人们纷纷猜测着西安的举动和意图,劝阻她不要做不必要的牺牲。宋美龄抑制住了自己所有的情绪,一个妇人会为了丈夫的安全失去理智,一个政治家也会为了身后的政权和国家而考虑周全。想必她的思维和考量是清晰的,她还是决心奔赴西安。

宋美龄和她的空军盘旋在了西安上空,整个西安笼罩着战火的气息。每个人都是渴望和平的,每个人也希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一个政治家的气魄,一个外交家的能言善辩,在这表现的淋漓尽致,宋美龄是满满的希望,是一束光照射在蒋介石的眼前,“你这是入虎穴啊”,蒋介石在感动之余不得不佩服自己夫人的胆识。

1936年12月蒋氏夫妇回到南京,在一张黑白老照片上看到蒋介石脸上带着尊敬和爱意的笑容看着宋美龄,西安事变终于得到了和平解决。之后经过在重庆的谈判,国共两党取得了再次合作的机会共同对抗敌人。

1938年宋美龄在重庆,姐妹三人开始组织妇女工厂和战时学校,为抗战准备了充分的物资。

女神的意义不是那份美给人视觉上的震撼,也不是神坛上让人跪拜祈福的偶像,她是真实的带给人民以恩惠。

1942年11月,宋美龄再次赴美,因美名在外,没有人不想一睹尊容,所以在机场挤满了美国民众。

她身着属于中国妇女特有的服饰——旗袍,她不屈不挠的站在白宫的讲坛,宣扬中国的抗战。演讲完毕,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人们记住了这个中国女人,并且得到了美国对中国的援助。因为这次访美,延续60年的美国《排华法案》也被废除,归国之后宋美龄到处得到中国人民的礼待。

宋美龄的百年传奇人生,你不得不佩服!

1945年抗战结束,中国内战进入高潮,姐妹之间的感情再也不复从前,因为两个人已经彻底的不在同一个政治立场上。可是毕竟血浓于水,在蒋介石几次要暗杀宋庆龄的时候仍然是妹妹伸出援手。

时光还是带去了青春的容颜,也带去了过去在政坛上的威风,几十年足以使沧海化作桑田。

1975年蒋介石病逝,外甥孔令侃想要拥护宋美龄为国民党总裁却遭到党内强烈的反对,人们到底是没有把政权交给一个女人,在蒋经国成为国民党主席的之后宋美龄的势力日渐削弱,深知时事无常的她选择了离开,因为在这个位置上叱咤风云的人已经不是自己。

晚年的她生活在美国,继续读书画画来对待闲置的时间,想必那个时候她的内心是安静的,是那种在繁华光辉之后理应回归的安静。她仍然有信仰,成败与否,政治是信仰;痛苦快乐与否,上帝亦是信仰。她说过:“骨肉亲情,大道为重,我等做人做事需对得起上帝国家,民族,父亲在天灵其他均无论免。”

她未曾生育过一子一女,这不管是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还是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不免都是一种遗憾,然而谁又能毫无遗憾的过完这一生呢。她亦曾后悔过自己没有把姐姐庆玲带到美国,后悔没有去见姐姐庆玲最后一面,人在最后的时间里总会融化自己心中的恩怨。

2003年,宋美龄106岁,这传奇的一生结束,死后和姐姐宋蔼龄哥哥宋子文葬在纽约家族墓园。

功过是非都是身后的事情,任人评说。而她的绽放,却未辜负过这百年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