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幫扶成效寫在柳子村的大地上

春末夏初正是項目建設推進的關鍵時期,從陳秋紅所站立的小西溝橋沿公路向南望去,核桃加工項目基地和河道堰壩工程建設工地上30多名工人正在施工,挖掘機、剷車等大型機械設備不時傳出轟鳴聲,呈現出一派火熱施工景象,吸引著過往行人駐足觀看。

“一定要讓脫貧攻堅成效寫在柳子村的大地上,印在貧困戶和全村群眾的心坎裡”。2017年11月,陳秋紅離開縣林業局被選派到三川鎮柳子村擔任駐村扶貧幹部時,心裡就下定了決心。

把帮扶成效写在柳子村的大地上

陳秋紅(右)為貧困戶發放慰問物資

從單位幹部到駐村書記,完成角色轉換是陳秋紅的首要任務。進入柳子村後,面對貧困村的現狀,他迅速調整心態,主動融入工作,多次與村“兩委”班子及村組黨員幹部開展主題座談,瞭解村情民意、種植養殖結構及轉移就業情況,分析討論貧困村發展現狀和制約瓶頸。與此同時,陳秋紅深知只有走村入戶、調查摸底才能掌握到紮實的第一手資料,於是他堅持每天走訪貧困戶10戶以上,向村民問需求、拉家常、話發展,並走訪致富帶頭人,與其交流談心,汲取脫貧增收經驗,聽取意見建議,理清發展思路。

把帮扶成效写在柳子村的大地上

扶貧先扶志。在扶貧工作中,陳秋紅將“扶智”與“扶志”結合起來,努力改變全村黨員幹部和貧困戶的舊思想。他先後組織村組幹部和貧困戶開展“脫貧攻堅政策有獎競答”活動6次,公開鼓勵表彰脫貧致富先進典型15名。他還主動聯繫協調,組織村幹部、全村黨員幹部及群眾代表,到縣內先進村以及盧氏縣、商洛市洛南縣考察參觀3次,學習鄉村旅遊、核桃加工及林下立體種植等農村特色產業。此外,他還結合縣林業局“支部結對共聯建、黨員幹部做表率”活動,進行宣講交流8次,培訓黨員幹部和貧困戶500餘人次,讓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各項脫貧惠民政策深深印入每位黨員幹部和貧困村群眾心中。

一系列的活動,從思想觀念宏觀引領,到具體產業項目措施帶動,為柳子村脫貧致富奠定基礎。

把帮扶成效写在柳子村的大地上

陳秋紅(右)給核桃加工廠工人培訓加工技術

把帮扶成效写在柳子村的大地上

陳秋紅與在山川生態協會種植基地務工的貧困戶交流

在吃透柳子村村情家底,與村兩委幹部統一思想後,陳秋紅迅速向幫扶單位進行彙報,爭取支持,謀劃推動柳子村扶貧產業發展。結合該村產業扶貧項目建設現狀和地理環境優勢,陳秋紅先後提出了地栽木耳林下種植、大規格苗木培育、度假式家庭賓館建設、健康林產品、特色林產品加工項目等9項重點產業,作為“孃家”,縣林業局也表示將加大資金、技術和項目支持力度,幫助柳子村壯大扶貧產業項目發展,確保不讓一戶貧困戶掉隊。結合柳子村產業發展規劃,陳秋紅多次與市派幫扶單位中車洛陽機車公司溝通,該公司也表示對項目發展提供資金和政策支持,決定先期提供10萬元項目資金,等森林康養項目建成後,每年定點安排800名中車公司職工前來度假休養,保證客源穩定……

駐村久了,陳秋紅一點也不把自己當“外人”,總是藉助各種機會向同事、同學、親戚朋友推介柳子村。在村委會辦公樓的大廳裡,陳秋紅為貧困戶設計了一個“脫貧致富光榮牆”,通過一張張照片,生動地展示了每一個貧困戶的致富事蹟,影響和帶動更多的群眾靠自己致富。

“發掘柳子村環境、氣候和資源優勢,形成區域農業種植、技術服務、貯存加工、商貿交易、休閒觀光、消費娛樂完整產業鏈條,建成美麗鄉村,在實現新時代中國夢的征程上,不讓一個村民掉隊。”站在柳子村的鄉村振興總體規劃圖前,陳秋紅對村子的未來信心滿滿。(侯豫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