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大战来临!算法绑架人类已成定局!

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社交手段都在影响人们的生活。比如,Facebook塑造了用户获取信息的途径,Twitter开始左右用户对某件事情的意见,而Tinder也在不断影响着用户的约会决定。换句话说,研究员开发的算法正在积极推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今,人类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那些所谓的“高科技手段”,从我们要在哪里看新闻到我们应该如何与身边的人沟通交流。那么,我们的行为方式是不是被自动化了呢?人类的思维是不是在逐渐模仿算法的过程呢?当算法攻击了人类的思想,未来会变得如何?

当然,事情本不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在产品、人群以及大量的信息面前,人类总会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员编写好了一个更快、更好、更简单的方式让我们去认识周围的世界,通过清晰的参数和简单的规则教我们来理解复杂的问题。

就这样,算法成了人类的数字伙伴,可以帮助解决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优化我们的决策方式。当问及“我附近最好的餐厅”时,谷歌会出一个答案;当问及“我怎么才能去到目的地呢?”苹果地图会展开相关的引导;至于问到“特普朗的什么丑闻会让他成为新闻头条?”时,Facebook可能会给出一个明确答案,也可能不会。

进一步讲,如果算法或代码很了解一个人的喜好、厌恶情况,他们就能预测出每个人的需求与渴望,这岂不是很好?因为人类就可以不用浪费时间进行思考了:我们可以只看一篇适合强化自己观点的文章,与符合我们个性化标准的人去约会,还可以陶醉于想要的惊喜中。想象一下在所有的空闲时间,我们专注于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整理数字角色,在Instagram上展示我们的身份。

Karl Marx首次提出了“人类的思想由机器决定”的观点,随后,1997年,Ellen Ullman在她名为《Close to the Machine》的书里,对我们今天面临的许多挑战做出了预测。自互联网出现开始,研究员构建的算法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最终,我们的行为方式也将被程序化。

下面有三个算法过程,以及关于它们将如何入侵人类思维,劫持人类行为的介绍。

人机大战来临!算法绑架人类已成定局!

一、产品比较:从网上购物到约会

亚马逊的算法允许用户浏览产品并进行比较,但是作为一种旨在改善用户电子商务体验的工具,现在其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一范围——通过把这一算法内化,这一工具已经被应用到了生活的其他领域,如人际关系。

如今的约会就像网上购物一样,在各种各样的社交平台与应用程序的支持下,用户有很多的选择。在进行功能对比之后,总会选出一个完全符合个人偏好的。在一定程度上,用户不管是网上购物还是进行数字约会,这都是穿梭于数字世界的选择幻觉中,人类都被设定为不断地搜索、评估和比较。

从更广的意义上说,在算法的驱动下,通过页面设计和代码,总是在进行更多的选择。借用Ullman的话,网络强化了这一观点,即“你是特别的,你的需求是独一无二的,而这个算法将帮助你找到一件完全满足你独特需求和欲望的东西。”

总之,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对我们与互联网打交道方式的模仿。算法是一种简单的方式,因为它让我们能够处理生活中的混乱以及复杂关系:或者用一个清晰的算法框架进行处理,或者让算法帮我们做出选择。我们被迫适应并围绕算法进行工作,而不是根据自身条件来使用这项技术。

同时,这也代表着另一种生活现象,它始于一个简单的数字行为:对产品和体验进行评级。

人机大战来临!算法绑架人类已成定局!

二、人的量化:评级与评论

从优步乘车到清洁预约,几乎每件事最后的互动都会以1-5的等级评分结束。在这个社会里,我们从未关心自己表现如何,也从未与他人的期望进行比较。所以当我们突然可以量化一些东西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难以置信的紧迫感。可以说,我们距离那个通过数字评分推动生活所有意义的世界并不遥远。

正如Jaron Lainier在《Close to the Machine》的介绍中写道的那样,“我们用自己的想法创造程序,但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会逐渐接受将它作为自然事实的思想。“这是因为技术使抽象的、难以捉摸的一些品质变得可量化。通过算法,信任转化为评级和评论,受欢迎的程度意味着喜欢程度,而社会地位便要看追随者的多少。

算法创建了一种Baudrillardian式模拟,其中每个评分均已取代了它所指代的现实意义,而数字评论更为真实,而且比现实生活体验更有意义。面对现实生活的复杂和混乱,算法帮助我们找到简化的方式,从这种尴尬的社交互动中解脱出来。

但是,当我们把编程语言、代码和算法作为我们自思想的一部分时,人性和人工智能会融为一体吗?我们习惯于将人工智能视为一种外力,而我们几乎无法控制它。如果人工智能最直接的威胁不是机器人接管世界,而是深入人类的主观意识,世界将变得怎么样呢?

人机大战来临!算法绑架人类已成定局!

三、自动化语言:关键词与流行词

谷歌可以根据关键字索引搜索结果。搜索引擎优化(SEO)基于特定的策略使一些网站居于搜索结果的顶部。就像谷歌的算法一样,人类的大脑也会基于关键字,重复和快速检索优先信息。

它最初是围绕技术构建的战略,但现在却渗透到所做的每件事情,从撰写标题的方式到如何“参与”推文,以及如何在商业和日常生活中表达自己。以支配媒体领域和创业场景的流行热词为例。快速浏览一些顶尖创业公司就会发现,吸引人们注意力最好的方式是在公司的宣传语中加入“AI”,“加密”或“区块链”。

同时,公司也在通过自己的关键词向世界表达自己的价值供他们进行评估。其中,热词越多,投资者进行投资的可能性就越高。同样,包含热词的标题会有更高的点击率,所以热词效果会大于实际内容。

技术给了我们一个清晰的模式:在线购物通过一种简单的方法来驾驭大量的选择。因此,不需要进行思考——我们只是在算法最了解的假设下运行。我们并不完全理解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因为它只是很神奇地呈现除了结果及解决方案。

在特朗普时代,假新闻,错误信息与不良社交媒体都可能存在。

人机大战来临!算法绑架人类已成定局!

那么,我们该如何鼓励批判性思维,如何激发人们对编程的兴趣,如何才能回归到老式的辩论和分歧呢?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培养不同的意见,让它挑战我们的观点呢?

作为算法的使用者,而不是程序员或架构师,我们自己的智能变成了人工的。正如Douglas Rushkoff 所说,它是“程序或被编程的”。要问我们从剑桥分析公司和2016年美国大选中学到了什么,那就是反向工程舆论可以影响结果;创建一个数据,目标和机器人会导致虚假的共识世界,这是很容易的。

更令人不安的是,我们非常信任的算法——那些深深植根于我们生活中的算法,推动着每个人的选择,并且还会继续侵入我们的思维,变得越来越重要,最终主导社会的未来。如果要阻止这一切,除非我们重新成为程序员,而不仅仅是算法的用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