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如何快速成長,完成經驗積累!

新媒體/新人如何快速成長,完成經驗積累!

體現價值

當你剛進入一家公司時,一定要向BOSS,表現你自己。

認真做好每一件工作,多幹工作。

多幹難度大的工作。

假設一種情況,一家公司同時來了5個能力、天賦、背景都一模一樣的實習生,經過半年的時間,他們的能力都會差不多嗎?

不會!

一定會拉開很大的差距。

這些人最開始不是都差不多嗎?為什麼會被拉開很大的差距?

我們來具體看下,5個人在6個月裡會怎麼過:

剛開始由於每個人的經驗尚淺,所以被分配的工作都是比較簡單、基礎的執行工作。

一段時間後,總會有個難一點的工作,交給誰呢?

應該是交給一個稍微更信任的一點的人來做,因為TA能做好的概率會稍微大一點。

這個人因為接手了一個更有難度的工作,比起還在做簡單重複工作的同事相比,TA能力提升的速度也會更快些。

那麼到了下次,還有一個比較有含金量的挑戰型任務,會交給誰呢?

肯定還是這個人嘛!

所以最開始的一個小小的差距,就會帶來後續巨大的改變。

那麼,如何獲得最開始的一個小小差距呢?

那就是不斷超越領導的預期。

不斷超越領導的預期,從而獲得更多的信任。

得到更多的信任之後就能獲得更大的權限,從而幫助自己更快的成長,達成正向循環

新媒體/新人如何快速成長,完成經驗積累!

學會運營的思維

差異化意思維

如果一個工作只有少量的人能夠做到,那麼這個人就會很有價值,這個社會也會為他的工作付出很多的報酬。

比如那些頂尖的程序員、設計師、運營之所以工資這麼高,就是因為他們能做到很多其他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讓自己成為不可替代的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培養自己的差異化優勢。

那麼,如何培養自己的差異化呢?

互聯網裡有一個思維,叫紫牛效應。

如果你開車到草原上,路旁龐大的牛群吸引了你的目光,一大群黑白相間的奶牛在高速公路旁綿延數十公里。你驚訝的讚歎:“好美呀!此景只應天上有。”

二十分鐘後,牛群已經引不起你的興趣,反正每隻黑白相間的牛都一樣。剛才還覺得新鮮趣味的牛群,現在卻已索然無味。

突然,你的視線中出現了一隻紫色的奶牛,你會大吃一驚,“怎麼會有紫色的牛,居然世界上會有紫色的牛,太不可思議了!!”

新媒體/新人如何快速成長,完成經驗積累!

你的目光會集中在這頭紫色的牛身上,從此留下深深的印象,並且一輩子不會忘記。

這件事情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發?

與眾不同的事情總能被人們津津樂道,而與眾不同的人也會被公司深刻記住。

在職場中,你只有作為一頭“紫牛”,才能引起注意。

很多人沒有與眾不同的閃光點,自然就沒辦法吸引注意。就像在投簡歷的時候,所有人的簡歷都是千篇一律 ,沒有很突出的特點和優點。

甚至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以前被拒絕過的簡歷,是不是包含了以下的這些詞:工作認真、積極向上、團結友愛。

每個人都會這麼寫,HR憑什麼會把精力放在你這份簡歷上呢,要知道HR每天都很忙的。

TA每天收到幾百份一模一樣的簡歷,TA看完肯定很快會關掉,不會有任何反應,也不會叫你過來面試。

那什麼樣的簡歷會讓TA有反應,並且停下來,去想讓這個人來面試呢?

這也就回到了我們之前說的“紫牛效應”了。

結果思維

先明確自己想要達到的結果。

養成結果導向的思維,目標即是燈塔,能照亮你的前進方向,並且還讓你不會被各式各樣的因素打擾,從而更好的達成最終目標。

假如沒有結果導向的思維,就容易把精力放在花拳繡腿的無關緊要事情上,而忽視了最終的結果,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舉個例子,有一天上司讓小明去寫一篇商品的文案,小明根本沒搞清楚這篇文案要達成什麼樣的目的就直接去寫了。

加班加點認真寫了幾天,但卻自嗨得認為把文筆文筆寫得非常優美、辭藻非常華麗,就能達成好的效果。

結果這篇文案投放到市場上一點效果都沒有,小明的努力和認真完全白費。

為什麼?

這是因為這篇文案的目的是其實為了讓商品賣得更好,需要的是極具銷售力的文案,而不是辭藻華麗的文案。

所以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先要明確做這件事情的目的和意義。

公司最終只看結果,過程雖然也重要,但其實結果比過程重要太多了,就算我們加班加到凌晨3點,但做出來的事情並不能讓上司滿意,其實就屬於無效工作。

職場上,不看苦勞,只看功勞。

假如我們舉辦一場線下活動,你在彙報工作的時候說自己花了多長時間準備,消耗了多少心血。

但其實這都是沒用的,因為公司只看最終用戶反饋怎麼樣,報名人數有多少,這次活動對比上次活動效果有沒有更好,公司盈利有沒有進一步提高。

誰會關心你花了多長時間?

新媒體/新人如何快速成長,完成經驗積累!

全局意識

回顧前面的5個意識,之前我們有說到要超越預期,差異化意識,優化意識,其實這些都是建立在擁有全局意識的基礎上。

什麼是全局意識?

就是在做執行工作的時候可以把層面上升至項目負責人的角度,從項目負責人角度思考項目整體的規劃、協調。

不斷從整體出發考慮問題,看問題會更加全面,並且增強對這個項目的理解。

新媒體/新人如何快速成長,完成經驗積累!

如果沒有全局思維,很多事情其實你根本不知道怎麼去做好,比如超越預期,如果你僅僅關注手上的事情,是很難在大的層面上超越上司的預期,也很難讓自己進步。

只看眼前的工作,就會出現,你覺得沒有事情做,但事實很多事情都還沒有做好的情況。

假如不僅僅從執行層面上思考問題,當項目遇到困難和阻礙的時候,你會想到很多不同的解決方法,能力的提升會比只侷限於單點的人進步更快。

當我在接到一項任務的時候,我會先把我關於這個項目的想法全部列出來:

拆解工作目標,把維度拆解得足夠細緻

用流程圖畫出整個項目的大體流程,再繼續細化

從整體流程中各個點能優化的地方提煉出來,逐個優化

依次拆解各個步驟,具體落實到可執行的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