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國家大力保障人民生育、教育、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等福利

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危機孕育了世界大戰,但也催生了英國的“人民預算”和美國的“羅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為進一步縮小貧富差距,減少因貧困引發的社會問題,進行了政策的調整,使福利國家發展起來。福利國家的實質是國家運用社會保障政策和社會服務開支,來保障個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經濟安全,並保證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較好的社會服務。

福利國家制度是在政府幹預和市場相結合、國有制與私有制並存的“混合經濟”下,實現充分就業、收入均等、社會福利、社會保障這些政策目標的總稱。

隨著社會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建立起包括醫療保健服務、養老、住房、失業保險、教育等在內的福利國家制度。20世紀六七十年代,發展日漸完備。1973年經濟危機後,發展在一些國家受挫,帶仍在繼續發展。覆蓋社會多方面的福利項目,使窮人受惠不少,對社會穩定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福利國家特點是:覆蓋面廣,低收入階層受惠多。是由國家進行國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種形式,反映了分配領域社會化的趨勢。其功能是縮小貧富差距,緩和階級矛盾,促進社會和諧;促進社會公平;穩定社會秩序。

但是,福利國家制度有許多弊端,導致國家財政不堪重負。但是20世紀80年代以後,美、英、法等國在不同程度上減少政府的公共開支,縮小福利國家的規模。

主要國家大力保障人民生育、教育、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等福利

主要國家大力保障人民生育、教育、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等福利

現在,世界多數國家都建立起覆蓋所有國民的社會福利制度,中東一些國家的福利那是好得沒法說了,如迪拜人民不用交稅,甚至連電話費也不用自己交,享受免費醫療,免費教育,結婚後可分到免費住房。下面我們看看比較熟悉的一些國家的社會福利是怎樣的。

一、法國:種1公頃農田補貼400歐元,社會福利開支佔GDP的34.9%

在法國,公民從孃胎到死亡受到400多種福利的保護。法國社會福利的特點是不管國籍,只要在法國有合法居留身份,就可享受。筆者在法國留學時,照樣享受他們的住房補貼和育兒補貼。

法國醫療保險全民享有,根據個人收入情況,公民每年僅交幾百歐元的醫保費,大致是一個星期的最低工資,失業者則免交此費。家庭如果只有一人工作,可將配偶及子女納入自己的保險中,交費不變。病人每看一次醫生只交1歐元的掛號費,其餘所有費用在自己的保險賬戶上由社保機構劃撥。

在法國,農民每種1公頃農田補貼400歐元(1歐元約合8.9元人民幣),每養1頭牲畜補貼300歐元,補貼農產品要求符合環保生產標準。

對無工作或低收入家庭,根據家庭人口數每月領取405.62歐元到851.81歐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如果有兩個以上的孩子,則每增加一個孩子,每月加162.25歐元。

孩子從在孃胎裡的第5個月起到滿3歲,如果父母收入低於一定標準,每個孩子每月可領取156.31歐元的幼兒補貼。如果父母為照顧孩子而停止工作或減少工時,則每月可領取320.67歐元到484.97歐元的育兒補助。

如果僱用保姆照看小於6歲的孩子,並且收入低於一定標準,每個孩子每月可享受65.46歐元到199.78歐元的補貼。如果家庭有兩個孩子,每月補助108.86歐元,以後每增加一個孩子增加139.47歐元。孩子長到11歲時,每月補助再追加30.62歐元,16歲時每月再追加54.43歐元。此項補助直到孩子找到工作為止。

法國國民教育從小學到大學一路免費,如果家庭收入低於一定標準,孩子每個學期開學時可領取249.07歐元的補助。從初中到大學,學生可獲得每個學期54.9歐元到3456歐元的助學金。

殘疾人根據殘疾情況,每月可獲得109.40歐元到1025.72歐元的補助。

法國一些城市對收入低於一定標準的人提供免費公交服務,有的城市則對所有人提供免費公交服務,或提供免費自行車。

主要國家大力保障人民生育、教育、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等福利

主要國家大力保障人民生育、教育、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等福利

二、美國:窮人生活補助醫療政府買單,社會福利開支佔GDP的21%

1、糧食券 Food Stamp

美國聯邦農業部撥款給州政府發放糧食券,只可換取美國出產的農作物,不能換取金錢,以救濟收入低微的家庭。不過該補助只限美國公民。

主要國家大力保障人民生育、教育、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等福利

2、學校提供的廉價或免費膳食 School Lunch Program

這是政府為保證學童的身體健康而設立的全國性營養膳食計劃。非美籍人士也可受益。

主要國家大力保障人民生育、教育、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等福利

3、家居能源補助計劃 Home Energy Assistance Program

專為低收入家庭減輕煤電費用而設,非美籍人士也能享受。能源補助除幫助支付煤電費外,還可代為修理暖爐、煤氣管等相關暖氣設備。

4、廉價公共房屋 Public Low Income Housing

這項福利有公共房屋、津貼房屋、租金津貼和廉價屋四種形式,申請人必須年滿62歲或收入低微,其中一些房屋補助要求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

醫療補助

1 、醫藥補助 Medicaid

不同於醫療保險,醫藥補助是一個保健計劃,專為收入低微的家庭設立,可以同時享受醫療保險,但只限於美國公民。

2、家中照顧計劃 In Home Support Service

由聯邦、州和縣政府聯合負擔,為65歲以上老人、失明者或殘障人士提供家務和非醫務性的照顧,使得受益人能在家安全地生活,無須住進養老院或公共醫療機構。

美國其他福利有:

1、新出生的小孩:任何在美人士(含非法入境者)在美出生的孩子被視為美國公民,持有美國護照,不限制在美國境外的居留時間,終身自由進出美國。18歲公民宣誓後即從法律上享有美國公民的一切權益,包括立即為配偶、子女、21歲可申請海外父母辦理美國移民。

2、學生學費:在18歲上大學之前美國全部中小學實行義務教育,即零學費(私立學校除外)。相比之下,目前北京、上海、廣州三地有關機構辦理中小學赴美留學一年就需兩萬多美金。上大學(含研究生丶博士生)只交本地人學費。以加州為例,水平中等的加州公立大學,外籍學生一年交一萬二美金以上學費,而"本地人"在加州州立大學一年只交納二千多美金的學費。如果以一個小孩在美國完成高中三年和大學四年教育的話,僅學費一項就可以節省約人民幣50萬元。

3、獎學金:對於有意申請美國大學獎學金的普通中國人來說,只能和來自全世界的優秀人士競爭數量極為有限的對外籍人士開放的獎學金。但對於有綠卡的人,能享有獎學金的範圍,遠遠超過一個外國人所能申請的。因為美國很多發放獎學金的機構限定獎學金只適用於"美國人"(含有美國永久居留權的人)。因此,移民美國之後,小孩申請獎學金的機會遠遠大於海外留學生。

4、學生貸款:18歲以上的綠卡持有者可以在拿到綠卡的當年申請各種類型的學生貸款,如上美國優秀私立大學,一年的學費多達三萬美金左右,當綠卡人士想讀一個兩年碩士時,六七萬美金可一筆貸款。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可不還貸款,找到工作後分年還清,通常每月只拿工資的五至十分之一還貸款。在美國,沒有因經濟困難而上不了學的人。

5、直系親屬受益:凡綠卡持有者與外籍人士結婚後,即可辦理配偶及配偶21歲以下未成年子女的綠卡申請。

6、政府幫助找工作:美國政府有專門機構免費為本國人找工作。綠卡持有者只要到此部門登記自己的技能丶專長和興趣,該部門就會免費為人找工作。同時,該部門還免費培訓等待就業人員的基本技能(如電腦丶英文等)以協助他們就業。

7、就業自由:持有綠卡者在美國工作是不受限制的。為保護本國人的利益,美國很多工作(高科技丶生化丶軍事等研究丶生產丶保衛工作)都不對外國人開放,即使外國人具備相應的知識與專長。這種情況使得外國學生在大學畢業找工作時,與美國學生處於極不平等的競爭。而綠卡持有者無需擔憂,他(她)可以從"劣勢方"轉為"優勢方"。

8、退休福利:累計十年交稅記錄後(底線為每月$50左右的實交稅金即可),便可在退休後(通常為65歲)終身領取美國聯邦政府發的退休金(每月$1000~$1200)。對很多移民來講,領取退休金的年數比交稅工作的年數要多。

9、失業救濟:申請人及配偶甚至孩子在轉綠卡後沒有工作時,政府免費給你找工作。具有六個月的交稅記錄後,到美國當地有關部門報失業就可以領取政府救濟金(額度從每月$400~$1200不等)。

10、人壽與基金:綠卡持有者可以享受一些在中國沒有,只在美國有的一些人壽與基金掛鉤的保險險種,使本人退休後能夠有較多的收入。

主要國家大力保障人民生育、教育、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等福利

主要國家大力保障人民生育、教育、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等福利

三、英國:教育和醫療保障,社會福利開支佔GDP的25.9%

英國公立教育

在英過,所有的人在五歲至十六歲期間均要接受義務教育。學生可以享受全免費的國家福利,部分公立學校提供校車,免費接送學生,所有的家長必須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學校讀書。公立學校普遍設有食堂,向學生提供營養均衡的低價格午餐。

英國延續教育

延續教育是英國教育體系中最有特色也是英國移民最關注的部分,是繼小學、中學教育之後的“第三級教育”,為進入高等教育或者就業打下基礎。17歲到18歲是中學高級班(或大學預備班),為中學至大學的過渡期。

英國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英國教育體系中的高級階段,包含本科、研究生、博士生、高級國家文憑。高等教育通常都是由大學提供,許多學院也提供學士學位和高等教育文憑課程。

英國託兒所

當然,在孩子接受以上教育之前,英國政府還提供了免費的託兒所,補貼給每個家庭,讓每一個家長放心!

英國實行的是就地看病,首先在居住地附近選擇一個家庭醫生GP,他們一般是NHS在當地社區小診所的醫生。到那裡登記獲得一張GP的卡片之後,就被列入NHS的系統了。之後,定期檢查,就會由這個系統發出通知。有個頭疼腦熱,就去看GP醫生,就診和買藥都不交錢,只是在藥房取藥時,每張藥方需付相應的處方費。家庭診所和社區診所是NHS的主體,按人口分佈構成保健網,基本沒有死角。

英國養老

英國為超過退休年齡符合國民保險金條件的人士設定了退休金,金額主要根據國民保險的貢獻紀錄來發放。除退休金外,為確保退休人士收入達到保障水準,以及獎勵那些為了退休而積極儲蓄的退休人士,退休人士還可以享受額外的退休金輔助。

主要國家大力保障人民生育、教育、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等福利

主要國家大力保障人民生育、教育、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等福利

四、德國:社會福利開支佔GDP的27.6%

1平等地享受教育

德國政府非常重視教育,並且德國教育的主要原則是平等,即每個人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權利。所以德國的所有公立學校基本上都是免學費的,而且這個免費教育從幼兒園,小學,中學一直持續到部分大學。如今,儘管德國對於大學不再免收學費,但是有些公立大學仍然是免費的。

進入大學階段之後,可以根據父母收入情況,申請助學金,助學金數額每月大約在200-800歐之間。如果讀到了博士,並和僱主簽訂正式合同,根據專業和合同的不同,可以拿到每個月1000-2000歐不等的補貼。

主要國家大力保障人民生育、教育、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等福利

2完善的醫療保險

在德國,所有在德居居住的人都必須投保醫療保險。德國的醫療保險體制是一種公共保險體制,根據個人的收入情況確定公共保險費用。即使在偏遠的農村地區,人們也享有廣泛的醫療照顧,而且這種服務不會取決於病人收入的高低。

德國的醫療保險分公立保險私立保險。在校學生,公司職員必須投保公立醫療保險。其中公司職員的醫療保險費用由僱主和職員共同承擔。留學生的公立保險費大約50歐/月,而如果買私人保險公司的醫療險,費用基本在70歐元/月。

3養老與失業的雙重保障

法定養老保險是德國社會福利保障的支柱,保障職員退休後有一個安詳無憂的晚年生活。德國根據法律規定,所有受僱員工都必須參與養老保險,而自由職業者(包含自主創業,企業經營者和自主經營者)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參與養老保險。

一旦投保人生病在家休養,需要專業醫療人員護理,醫療保險公司將

派遣護理人員在投保人家中提供全面護理以及基本生活護理。

4全方位的子女撫養福利

在德國生小孩可以領取一種生育津貼,生育津貼是政府給產婦的補貼。一般可以拿到休產假前三個月稅後工資的平均值,其中保險公司每天支付13歐元,剩下的由僱主補足。

如果懷孕時未成為法定醫療保險的成員,如私立醫療保險成員,家庭主婦,自由職業者,個體戶,學生,公務員等,可以申請一次性補助210歐元。

當小孩出生後,父母可以從德國政府領取家長金,用來彌補照顧小孩期間損失的工作收入。如果申請人在寶寶出生前沒有工作,則寶寶出生後每個月可以拿到300歐的基礎家長金(Basiselterngeld)。如果是父母雙方申請,則最多可以拿14個月,可以分別休或者一起休。若父母一方申請,最多可拿12個月。

五、加拿大:窮人教育一路免費,社會福利開支佔GDP的23.1%

在加拿大,如果沒有收入來源,單身可每月領取500-700加元(1加元約合6.6元人民幣)的生活保障金,三口之家每月可領取1100-1300加元的生活保障金,如果一直沒工作,這筆錢可以一直領下去,直到死亡。任何65歲以上的公民不管過去工作與否或工作時間長短,均可申請聯邦養老金。

對低收入家庭,政府提供廉租金住房,保證人人有房住。租金不是按照房子大小收取,而是按照工資收入收取,基本上用25%-30%的工資就能住上寬大舒適的房子。

如果父母收入低於一定標準,不滿18歲的孩子每月可領取100加元到200多加元的牛奶金。加拿大從小學到高中的教育(12—13年),學費是分文不收的,大學教育有的社區學院也是免費的,學前教育雖然不是免費,但對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根據家庭收入情況,由政府部分或全部支付教育費。

主要國家大力保障人民生育、教育、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等福利

主要國家大力保障人民生育、教育、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等福利

六、瑞典:丈夫有9個月的全薪產假,社會福利開支佔GDP的38.2%

瑞典1847年通過了《濟貧法》,為低收入家庭提供幫助。瑞典把福利當作公民的基本人權作出法律上的承諾,當公民應該享受的社會福利不能實現或受到侵犯時,可以向地方公共保險法院或高等公共保險法院申訴。

在瑞典,老婆生孩子,老公也跟著休9個月的全薪“產假”。在孩子年滿16歲以前,父母均可獲得生活津貼;年滿16歲以後,完成9年義務教育的青年,如繼續讀大學則領取教育津貼,這樣,大學也和免費差不多。

在瑞典看病個人只掏60瑞典克朗(1瑞典克朗約合1元人民幣)的掛號費,其他一切費用都由政府買單。

瑞典的失業保險分兩部分,即基本失業保險和自願失業保險。所有20歲以上的失業者,可領取每日320瑞典克朗的基本失業保險金。

除此之外,自願失業保險職工參加全國36個失業基金,如果失業,在頭200天裡,可以領取過去12個月平均工資的80%,第201天到300天(有未滿18歲的孩子為450天)期間減為70%,超過這個期限則由工作發展保險支付。

2006年,全國有90%的工人加入了失業基金,553000人受到了失業基金的資助,平均每人得到54069瑞典克朗。失業基金的資金主要由政府提供,會員費只佔基金的9.4%。

主要國家大力保障人民生育、教育、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等福利

主要國家大力保障人民生育、教育、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等福利

七、挪威:帶全薪休病假,社會福利佔GDP的33.2%

挪威實行全民免費醫療,所有公民都享受毫無差別的高品質的醫療服務,病假期間的工資與正常工資分文不差。

產婦有42周的全薪產假,生產之前的3周也是法定產假。產婦的丈夫享有4周的全薪“產假”。挪威實行包括託兒所、幼兒園在內的所有等級的全民免費教育,不滿2週歲的嬰兒如果不去託兒所,可以獲得最高每月3000挪威克朗(1挪威克朗約合1.1元人民幣)的現金補貼。

主要國家大力保障人民生育、教育、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等福利

主要國家大力保障人民生育、教育、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等福利

八、丹麥:全民免費醫療免費教育,社會福利開支佔GDP的37.9%

丹麥的社會福利覆蓋所有在丹麥居住的人,不分國籍,只要在丹麥的領土上,就享受他們的各種福利。

丹麥實行全民免費醫療,看病、住院分文不花,連住院伙食費都由政府買單。病房一切生活設施應有盡有,病人住院空手進去即可。

丹麥從小學到大學一路免費,學生就近選擇學校,如果選擇私立學校,則政府按公立教育標準報銷一部分學費。

孩子從生下來到18歲的牛奶費也由政府支付。低收入家庭孩子的學前教育也由政府買單,學生每月還可以拿到生活補貼。

失業人員在失業後的4年裡,可領取相當於失業前工資90%的失業金。如果4年內還找不到工作,則領取每月約合14000人民幣元的失業救濟金。

主要國家大力保障人民生育、教育、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等福利

主要國家大力保障人民生育、教育、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等福利

九、澳大利亞:低收入者購藥2.6澳元封頂,社會福利佔GDP的22.5%

當今澳大利亞的福利制度是1910年建立起來的,覆蓋所有國民。

澳大利亞對所有國民免費醫療,如果自己到藥房買藥,家庭收入低於24000澳元(1澳元約合6.6元人民幣)的公民只需要支付藥房2.6澳元,餘款不管多少,均由政府買單。孕婦分娩時,可獲得950澳元的分娩津貼,以幫助為新生兒添置用品。

如果在工作年齡內失業,每年可獲取1.5萬澳元的失業救濟金。女性公民從60歲、男性公民從65歲開始,不管過去的工作經歷如何,如果個人收入或資產低於一定標準,都可領取政府養老金。

澳大利亞實行12年免費教育,學生在18歲前還可享受學習補貼。大學生可以獲得政府的無息貸款。

主要國家大力保障人民生育、教育、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等福利

主要國家大力保障人民生育、教育、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等福利

主要國家大力保障人民生育、教育、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等福利

主要國家大力保障人民生育、教育、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等福利

1醫療系統

日本實行全民醫保。所有在日本居住的居民,包括外國人,都有加入國民健康保險的義務。留學生或低收入者的保險費會有大幅減免。一旦生病,所產生的醫療費用,日本政府會負擔70%-80%,國民只需要負擔醫藥費的20-30%。看大病的時候,每個月會有醫藥費封頂,至少不會出現因為治病而傾家蕩產的現象。如果需要急救,救護車不收費。在日本,永遠不會有人因為沒錢而被醫生晾在一邊,得不到救治。

2生育福利

日本一向不吝嗇在國民補助上花錢。比如,在日本每生一個孩子,最多可以拿到2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萬元)的補助。日本政府大力鼓勵生孩子。只要懷孕4個月以上,無論最終是孩子順利出生,還是不幸流產,都可以拿到4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5萬元)的補助。 

3產假補助

休產假期間也可以正常拿工資。如果企業不出這筆錢,政府便會提供補助。補助金額是按照休息的時間來計算的。如果休假98天,那麼每天給8000日元(約合人民幣480元),補助合計52萬多日元(約合人民幣3萬元)。如果企業給員工的工資少於這個金額,政府會把不足的金額補上。

4工作福利

日本企業通常會在工資報酬之外給予員工福利,比如居住方面有住房補貼、公司單身宿舍、公司住房(員工全家入住可)等。

企業會為員工交納厚生年金、企業年金、健康保險、僱用保險,也會有定期提供免費的體檢,一些公司還提供免費健身房、低價按摩服務等。遇到員工有了新生兒,大企業會給員工發放祝賀金,甚至許多企業還有自己的幼兒園。許多人都說日本的企業像是一個大家庭。

除此之外,日本企業極其重視對員工能力的培養,他們將員工看作最重要的財產。很多企業採用終身僱傭制度,一方面保障了企業對員工培訓之後員工不會跳槽,另一方面也意味著一旦在日企就職,只要不犯滔天的錯誤,一輩子都不會失業。

日本企業非常願意將金錢投入到對員工的培養上,提供各式各樣免費的教育培訓講座。

對於失業的人,政府也有一系列的補助措施。無論是自己辭職還是公司不要他了,或者是公司倒閉,都可以拿到補助。但是自己辭職,拿到的錢相對少一些。一個月收入25萬日元的人,自己辭職的話一般可拿到47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萬元)的補助,公司辭退的話可以拿到兩倍。工資更高的人可以拿更多。

如果失去工作的人,再次找到工作,也可以拿到獎勵金。越快找到工作,獎勵金越多。拿到2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萬元)都是可以辦到的。對於失業的人,政府也會補助一部分參加學習班,或參加公共職業訓練的費用。如果是因為公司破產,一時間付不出工資,政府也會把這一部分補上。這樣的政策都是為了減少因為突發狀況而陷入不幸的人,從而維持社會的穩定,讓跌倒的人也能更容易的站起來重新生活。

5其它福利

在日本生活的居民,包括外國人都可以享受豐富的社會保險制度。無論生老病死,人生的重大轉折點都會有國家的支持。在這裡,有伴隨一生的各種補助。

自從日本的消費稅率從5%漲到8%後,政府就決定對所有低收入階層寄予臨時補助,金額為10000日元(約合人民幣600元)或15000日元(約合人民幣900元)。補助的對象範圍是所有在日本有固定住所,作為正式居民登錄過的,上一年未支付住民稅的居民,無論國籍、性別、年齡。對於外國人,是一視同仁的。要知道,在這份補助的付款通知中,對所有外國國籍的居民都會附上英語的說明。這種補助關懷讓人多少感到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