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OPPO、vivo在瘋狂掠奪印度市場時,華為卻再做另一件大事!

猛戳標題下藍字吧

在剛剛結束的華為P10/P10 Plus的發佈會上,外界可能已注意到了,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用了大量篇幅來介紹雲服務業務,這在以往旗艦機發佈會上並不常見,其背後究竟為哪般?

先看一組數據。來自華為的官方資料顯示,去年華為手機全球出貨量達到1.39億部,中高端機型佔比達到55%;在服務方面,華為手機雲服務全球移動用戶數高達2.1億,華為應用市場累計用戶數已達6億,應用下載量達450億,同比增長157%。開發者數量達22萬,同比增長82%,合作伙伴獲得了28億的分成收入。

據華為消費者業務雲服務總裁蘇傑介紹,今年雲服務部門還要專門拿出2億元對開發者進行激勵,在區域上,重點開拓海外市場。

当OPPO、vivo在疯狂掠夺印度市场时,华为却再做另一件大事!

而我瞭解到,在去年華為消費者業務利潤整體不樂觀的情況下,雲服務業務卻做到了不錯的業績,而且還是持續盈利。不難看出,雲服務一方面在幫助華為手機用戶提升體驗的同時,也正在成為提升利潤的重要支柱之一。

市場研究公司App Annie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到2020年,移動應用程序市場的規模有望較2015年的700億美元增長1.7倍,增長至1890億美元。

在此期間,用戶花費在應用程序上的時間有望增長0.14倍。在應用商店總營收中,遊戲佔比將達到55%。但是,其他類型的應用程序也將會獲得迅猛發展;用戶花費在購物和交通應用程序上的時間有望增長兩倍。

修煉內功

華為手機的成功是這幾年的事情,這其中離不開研發上持續的高投入,但也少不了內在能力的不斷提升,這個能力除了我們所熟悉的華為擅長的通信能力外,還包括我們今天談到的服務能力。

我們都知道,專注於細節設計和服務,是蘋果的兩項核心競爭力。正是這兩項因素推動蘋果成長至今,也賺取了智能手機市場絕大部分利潤。作為技術背景出生的華為公司,對於2C業務的服務是後來隨著終端的規模化後開始加強起來。

当OPPO、vivo在疯狂掠夺印度市场时,华为却再做另一件大事!

事實上,華為消費者雲服務部門經歷了5年時間的變遷和發展才形成:2010年定位為“互聯網業務部”;2012年改為“終端雲業務部”;到2015年正式命名為“消費者雲服務部”並開始獨立運作,目前與手機產品線、MBB產品線(智能硬件產品等)、軟件工程部(EMUI)銷售市場服務部一同構成華為消費者BG。該部門名稱的變遷反映出了華為對消費者雲服務的探索與認知過程。

而從一開始,該部門就聚焦為華為手機終端用戶提供更好的雲服務體驗;隨著終端業務的高速發展,可以看到華為開始著力服務更廣大的消費者,從某種程度而言,華為手機今天所取得的規模成績與應雲服務建設的內在修為密不可分。

來自雲服務部2016年白皮書顯示,華為消費者雲服務的用戶在國內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每天有超過一億的用戶在華為應用商城下載應用,最多一天達到2.7億次。

以基礎雲服務為例,2016年的用戶數相比2015年上升70%。其中,雲圖庫存儲、查找我的手機、手機克隆、天際通、華為錢包等已成為用戶生活中離不開的服務。尤其是天際通,成為眾多出行海外高端人士的首選。2016年,華為用戶使用天際通上網服務超過4600萬小時,77%的出境用戶使用天際通滿足社交、導航等基礎上網需求。

在智能手機競爭激烈的當下,硬件創新已趨於瓶頸,真正能夠抓住用戶的則是貼近剛需的應用與服務。華為則通過終端和雲服務的協同,在用戶使用手機的整個生命週期中服務好用戶。目前,華為雲服務聚焦華為手機全生命週期內的用戶服務,已形成以基礎雲服務、分發雲服務、內容雲服務和開放平臺為業務核心的雲服務體系。

下一步,雲服務的重點是在海外市場。在今年的CES展期間,我向蘇傑請教了關於海外拓展的一些問題:比如華為終端歐洲銷量近一兩年持續高漲,為何服務體系開展卻如此緩慢?或者說真正使用華為手機的服務並不多。

對此,他坦言,海外市場拓展很早就已開始,只是海外市場對於用戶信息安全的保護審核通常耗費很長時間,而且不同國家安全保護政策並不一樣,再加上華為內部對於安全的審核也非常嚴格,所以進程相對國內較慢。不過,目前已陸續通過了一些國家的審核。

據瞭解,去年雲服務海外用戶數大幅增加,同比上升363%,這主要是因為之前海外市場基數較低。在蘇傑看來,中國市場目前應該維持現有的用戶量,未來重點擴展中國以外的海外市場。

學習蘋果

與其說超越蘋果,到不說華為一直在向蘋果學習。為什麼這麼說呢?

自2007年推出iPhone智能手機至今,蘋果公司從iOS相關產品中獲得的收入累計已有一萬億美元。雖然Android目前在應用規模上已超過蘋果,但在體驗、收入等方面依舊落後於蘋果,且絕大部分仍是免費。

華為這幾年在雲服務上的積累與蘋果的服務發展頗為相似。截止目前,蘋果擁有的業務華為基本都已涵蓋。比如蘋果有iCloud,App Store、蘋果視頻、蘋果音樂以及Apple Pay、查找iPhone等,華為對應有華為雲、華為應用商城、華為視頻、華為音樂以及HUA WEI Pay、查找手機等。甚至在產品線上,兩家除了手機外,還有智能手錶、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電視機頂盒等。

對於華為終端的發展,餘承東已透露,除了中國以外,歐洲、北美等市場是未來的重點。而要拿下這個市場、對抗蘋果、三星,除了在硬件方面繼續投入研發外,還要在軟件、應用服務方面下功夫。

以歐洲市場為例,對於智能手機,該市場用戶不僅在選購標準上要求嚴格,同時還具有較高的品牌忠誠度,難以改變自己使用習慣的手機品牌。

在高端智能手機市場,華為在海外已取得了不俗的突破。但要留住用戶,軟件應用等服務的延展是必然,因為有了廣大的手機忠實用戶,華為手機體系也就會建設得更為牢實可靠,未來的競爭中才更具優勢。

對此,華為終端雲服務採取的是安全(對用戶信息的保護)、性能(使用流暢)、豐富(應用種類繁多)、精品(付費精品)、精準(個性化定製及推送)的五級服務策略。據蘇傑透露,兩年前,我們的雲服務已通過了歐洲最嚴格的安全認證CSA-STRA。

就在昨日,華為應用市場成功通過評估,成為國內首批通過可信應用商店服務認證的6家(其他五家分別是:騰訊應用寶、360手機助手、豌豆莢、天翼空間和移動該應用市場)應用分發平臺中,唯一一家終端廠商應用商店。

當然,華為手機想要擊敗蘋果或三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蘋果和三星將在下一代手機上傾注大量的心血。對蘋果而言,第十代iPhone 將會是一個很好的扭轉銷量增速頹勢的契機,而對三星而言,則是依靠S8擺脫Galaxy Note 7召回影響的機會。

可以預見,在智能手機硬件創新匱乏之下,軟件與服務的提升將會決定未來的格局。眼下,OPPO、vivo正通過複製國內“人民戰爭”的打法,瘋狂掠奪印度市場,其短期結果必然帶來規模及普及智能手機市場的效應。但從長遠來看,提升智能手機內在修為則更容易獲得用戶認可,這一點在未來的格局競爭中必然是華為最具殺傷力的武器。

END

当OPPO、vivo在疯狂掠夺印度市场时,华为却再做另一件大事!

“郭局”由騰訊科技資深媒體人郭曉峰獨立運營,常年混跡於通信業,關注運營商、設備商、主流手機商、芯片商以及延伸產業虛擬運營商、物聯網等。歡迎交流、爆料。結交郭局,受用終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