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入摩”解鎖新的賺錢機會

A股“入摩”解鎖新的賺錢機會

投資股票、基金的朋友們又被MSCI刷屏了。

沒錯!

A股“入摩”名單終於敲定了,MSCI公佈半年度指數審議結果,有234只成分股從A股突圍。

這就厲害了,不僅僅是認同了中國的股票,同時還有真金白銀的流入。

MSCI是啥?

不炒股的不太瞭解,我給大家說一下。

中文名,摩根士丹利資本市場指數,俗稱明晟指數。

摩根士丹利是一家紐約的國際金融服務公司,主要做的編制指數的工作。

它服務的客戶是全球投資機構,比如投行、商業銀行、對沖基金、資產管理公司等。

有名氣,有實力,全球認可。

是不是有一種牛氣的感覺撲面而來?

事實上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牛,因為全球有10萬億美元的資產都是跟蹤MSCI指數

進行投資的,全世界前100最大資產管理者中97%都是他們的客戶。

換句話說,A股的這些股票被納入指數之後,這些跟蹤指數的基金會被動的來買入這些A股的股票。

再來看此次納入指數之後對A股的直接影響。

從公告上可以得知,將有234只A股股票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納入比例為2.5%到今年的8月將會提升到5%。

這是什麼意思呢?直接換算成金額來說,據測算,2018年5%的市值納入就意味著

今年將會有1000億左右的資金直接來買這些股票。

長遠來看,假如100%納入後,總的增量資金將會達到1.8萬億。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哪些股票中獎被納入了MSCI新興市場指數。

A股“入摩”解鎖新的賺錢機會

我們知道的滬深300,中證500,白酒行業指數,醫藥行業指數等等。

拿滬深300指數說。

中證公司從上海和深圳市場中,選出了市值大、流動性好的300只股票,組成了滬深300指數。

綜合反映A股市場股票價格的整體表現。

別以為這300只股票進了中證的懷抱,就一勞永逸了,你做的不好,一樣踢你出局。

就像中學時候的流動班級,被選中的公司就是流動生,而指數編制公司就是這個班級的班主任。

班主任擇優了300名優等生進來,各種考試,層層考核。

期間有人成績掉隊了,班主任有權在第二個學年把他換走,然後把其他班優秀的同學拽進來。

中證指數公司面對的是中國市場,而摩根士丹利面對的是全球市場。

那,他們編制這個指數有什麼用啊?

掙錢唄,商人以利當頭。

好比中證公司編制出的滬深300指數,就銷往了各大基金公司。

像嘉實滬深300,南方滬深300,華夏滬深300等,跟蹤的都是中證公司編織出來的指數。

每年6月,MSCI全球海選,A股連著三年時運不濟,終於第四年,入了眼。

為啥A股擠破腦袋,非要往MSCI裡面衝呢?

看中它背後的錢了唄。

MSCI指數就是在幫這些基金大佬選股。

而當A股納入了MSCI後,我們可以理解成,歪果仁帶著錢來A股投資了。

當初韓國首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後半年內股指上漲20%,一年半內上漲117%;

臺灣首次納入一年上漲104%。

對於咱們散戶,有賺錢機會麼?

也就是說,想趁機喝口湯的朋友,直接選擇滬深300指數就行。

場內代碼510300,和買股票的操作一樣,沒有申贖費,比較划算。

沒有證券賬戶的,去支付寶的基金模塊買,搜索:滬深300,選擇規模最大的一隻。

建議大家透過定投的方式,分批進場,均攤了成本,還能降低風險。

這個事不要有太高的預期,預期太高的時候,行情恐怕就會發生逆轉。

因此,不要盲目跟風蹭熱點,要守住價值,守住估值底線。

別被所謂的外資給迷惑了,想坑一波老外,賺一波快錢,這想法很危險。

事實上最後誰坑了誰?

尤其是對於沒怎麼接觸過理財的朋友來說,年化做到30%幾乎不可能,很多事情根本不在掌控之中。

這時候我們就要適當放低心態,設置一個小目標,比如第一年7%,跑贏通脹就算贏。

然後在投資過程中,不斷試水不同的投資品,比如逐漸加大對權益類產品的投入,感受市場風格的變化,最後搭配出適合自己的資產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