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能輕易擊潰匈奴 巔峰期的漢軍卻要甩秦軍幾條街!

大秦橫掃荒宇,一統天下,秦軍威武,吞併六國同時北方還要防禦匈奴,秦朝的大將蒙恬統軍30萬北伐匈奴,經過幾個回合就把匈奴打得連滾帶爬,並收回了被匈奴人侵佔的河套地區。以至於現在很多人說:大秦始皇帝就差個地球儀了。

而到了漢朝,劉邦吃了不少匈奴的虧,大敗而歸,後來又有幾次,都因失敗告終,於是就開始採取和親的政策。在漢武帝之前,匈奴經常輕輕鬆鬆就能打進來,然後燒殺搶掠。

秦軍能輕易擊潰匈奴 巔峰期的漢軍卻要甩秦軍幾條街!

圖來源網絡

無論是從秦到漢,北方匈奴一直都很猖獗,屢屢犯邊,燒殺搶掠,邊塞人民飽受其苦。秦時畢竟一直處於戰爭狀態,當時國力也算強大秦軍的軍事構成,主要是步兵搭配車兵、以及少量短期突擊的騎兵。他的對手,是衰落狀態的六國、萌芽狀態的匈奴和散亂狀態的越人。六國的軍種,與秦相差不太大,區別僅在於軍隊的組織體系和獎懲制度而已。

秦軍能輕易擊潰匈奴 巔峰期的漢軍卻要甩秦軍幾條街!

圖來源網絡

在戰場之上,六國打不過秦,主要是因為大方針的錯誤、指揮者的低能與獎懲用人制度的低效。簡單地說,就是有能力的人得不到提拔,以至於大批人傑都寧願為秦效力,來吞滅自己的祖國。而當時北方匈奴打不過秦,則更多還是當時匈奴的自身實力問題,因為匈奴尚未發展起來,大規模集結作戰的能力和漢朝時要差很多。

秦軍能輕易擊潰匈奴 巔峰期的漢軍卻要甩秦軍幾條街!

圖來源網絡

而到了漢朝就不一樣了,由於中原一系列內亂,秦滅,楚漢爭霸也無法顧及北方。而當時的北方匈奴開始處於鼎盛時期。而漢朝劉邦初立時,天下板蕩,百廢待興,面對巔峰時期匈奴大規模入侵,打也打了,可是還真打不過,所以統治者不得不忍氣吞聲,採用與匈奴和親的緩兵之計。

當時的漢軍,早期大都是以步兵為主,所以吃了虧。在此以後,漢朝痛定思痛,大舉發展牧馬業並組建集團化的騎兵,再配合以精良的武器如弩。所以到漢武帝時代中後期,漢軍已經確立了對匈奴的絕對優勢,主要攻擊匈奴的兵力都是騎兵。李陵能以少量兵力拖住匈奴大集團的道理,完成對匈奴圍殲的戰略成功,不是沒有道理的。

秦軍能輕易擊潰匈奴 巔峰期的漢軍卻要甩秦軍幾條街!

圖來源網絡

而漢以前的大秦軍隊,嚴格而論只能說是內戰高手,實力當然在當時是一流的,但畢竟他們缺乏遠距離突擊作戰的能力。而漢軍不一樣,“馬邑之謀”落空後,漢武帝索性決定漢軍主動出擊,將戰火引向匈奴境內。

匈奴軍被這迅雷不及掩耳的攻擊打懵了,無力抵擋,全面潰敗。霍去病揮數萬騎兵一路猛進,翻越焉支山一口氣向西打出了1000多里,把匈奴休屠王、渾邪王打得落花流水,斬獲甚眾。

秦軍能輕易擊潰匈奴 巔峰期的漢軍卻要甩秦軍幾條街!

圖來源網絡

後來霍去病又率軍過居延海,翻越祁連山,深入匈奴後方2000多里,在黑河流域大破匈奴主力,斬殺3萬餘人,俘虜匈奴貴族59人、官吏63人,收降匈奴渾邪王部眾4萬人。

公元前119年,漢軍分東西兩路北征匈奴主力,衛青這一路是漢軍主力,橫越大漠深入匈奴境內1000餘里,與伊稚邪單于率領的匈奴主力相遇,雙方展開決戰。

秦軍能輕易擊潰匈奴 巔峰期的漢軍卻要甩秦軍幾條街!

圖來源網絡

漢軍以5000精騎猛衝匈奴中軍,匈奴以一萬騎兵迎戰,雙方殺得難解難分。漢軍兩支精銳騎兵從左右兩翼包抄過去,匈奴軍左右受擊,倉促迎戰,越戰越怯,終於支持不住向後潰敗。伊稚斜單于率領幾百親兵突圍逃走。漢軍在後面猛追,一路殲敵19000餘人,一直追到趙信城方止。

另一路霍去病兵團全以輕騎作戰,每人帶2、3匹馬,所過之處如秋風勁掃,輕裝疾進,深入大漠2000餘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閃擊戰術大破匈奴左賢王部,殲滅匈奴軍7萬餘人。

秦軍能輕易擊潰匈奴 巔峰期的漢軍卻要甩秦軍幾條街!

圖來源網絡

以上這些戰例足以說明漢軍當時的遠征突襲能力已經是如火純青,都是深入環境惡劣的地區數千裡進行作戰,先不論補給和行軍難度,就戰鬥中展現出的以少打多,強悍之致的戰鬥力來說,可以說已經甩了秦軍幾條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