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院杂物间 62岁婆婆为何蹲着做小学数学题……

在电影院杂物间 62岁婆婆为何蹲着做小学数学题……

听说蒋婆婆要走了,店长送其一个小礼物做纪念

在电影院杂物间 62岁婆婆为何蹲着做小学数学题……

外孙的亲吻让蒋婆婆满脸幸福

在电影院杂物间 62岁婆婆为何蹲着做小学数学题……

电影放映间隙,蒋婆婆躲在工具间里开始解方程,下班后好教外孙

蒋成惠梦到外孙考上了北京大学。这一年多,她总是在梦里做着各种奇奇怪怪的题,分数的、方程的、几何的,外孙坐在考场上,下笔如飞,她在一旁看着,这题明明算对了,写答案的时候又填错了……她一急去拉外孙,门外一声炸雷,梦醒了。隔壁的3号厅正放映着《复仇者联盟3》,强大的音效穿越到这个4平方米杂物间,惊醒了她的考试。揉揉眼睛,蒋成惠又拿起笔演算起来,手边是一本小学五年级上册习题集。

这半年来,62岁的蒋成惠就持续着这样的状态,在电影放映的空隙演算习题,下班后给外孙辅导。

最后一天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的老师汪峰看到蒋成惠的时候是5月26日晚上,他到永川保利万和电影院看电影,透过窄窄的门缝,看到一个六十多岁的清洁工奶奶蜷缩坐在影厅旁的杂物间里,似乎在看书。散场后,汪峰发现奶奶依然在看书,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推门进去,“是小学五年级的数学书,旁边还放着一个草稿本。”汪峰说,“她震惊了我!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她在这样的环境下坚持学习。”当晚回家后,汪峰在朋友圈发布了这件事。

但他不知道的是,蒋成惠因为每个月要上半个月夜班,无法辅导外孙的学习。昨天,是她在影院的最后一天。

早上9:00,蒋成惠准时来到影院。2个多小时,她需要不停地擦,20张桌子,49张椅子和沙发,几百平米的大厅,“最后一天了,还是要善始善终。”蒋成惠说。12:20,吃过午饭后,她从随身带的塑料袋里拿出5年级上册的习题集,塑料凳当桌,砖头当凳,在杂物间开始演算数学题。每道题都做了答案,后面的“归纳总结”都要细嚼五遍以上,然后再用圆圈或波浪线标注重点。

检票口离杂物间只有几米远,检票员唐翠说,“第一次见到她在里面做题时,我觉得她责任感好强,我们完全静不下来。”下午3:07,听说蒋婆婆要走了,店长梁实特意送了蒋婆婆两本漂亮的笔记本。

高能外婆

蒋成惠的人生被分成了两个阶段:女儿的妈妈和外孙的外婆。前半截人生波澜不惊,作为合川双石镇农村不多的女性高中毕业生,蒋成惠在大队当过会计、当过团支书、还当过几天代课老师。在嫁给老公胡宗荣之后,蒋成惠就在家专心打理家务带孩子,把两个女儿漂漂亮亮地送出嫁。

突然有一天,大女儿胡渝遭遇变故,一个人拖着3岁的儿子。胡渝觉得,妈妈从那之后变得刚强起来,帮自己一起扛起这个家,甚至结婚后就没上过班的妈妈还出去打工了。胡渝在永川渝西广场地下一层开了间小小的时尚女装店,为了让清淡的生意能够熬下去,打烊回到家已经晚上9点过。蒋成惠就顺便把外孙张子路的教育一起接管,“只要有外婆在,数学就没有问题!”事实上当然有问题,问题还很大,“像求三角形的角度,我读书的时候就没搞懂,现在更搞不懂了。”

但她必须给外孙树立信心。于是从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开始,她把外孙所有做过的题都学习了一遍,由此还学会了拼音。学习费脑,蒋成惠这几年正在老去,茬茬白发渐次冒出,四五道皱纹爬上眉头,时时看着书,就趴在凳子上睡着了。如今她已经学到5年级上册——9月份开学后,外孙要上5年级了。

他们俩

下午5:00,蒋成惠正式告别影城,她悄悄说,要是有一份工作能白天上班就好了,就有时间给外孙辅导,还能补贴家里。

蒋婆婆的家住在一栋没有电梯的旧楼里,11岁的外孙张子路正在茶几上抄写课文,他给了外婆一个灿烂的笑脸。蒋婆婆拿起红笔,开始批改外孙的算术题,她在草稿纸上将题一道道算出,然后和外孙的结果对比。

“神算”,这是外孙给外婆的评价,“外婆很厉害,五六年级的东西都懂,帮我改作业,从来都没错过。”但婆孙俩的理想并不在一个频道上,蒋婆婆希望外孙能上个好大学,外孙则希望“赚很多钱”。

“如果没有妈妈帮忙管着,我估计儿子的成绩就排在最后了。”胡渝特别感谢妈妈的付出,但她觉得外婆太溺爱外孙了,这个年龄还没有分床睡,孩子说话表达方面也有欠缺,“不仅儿子,包括我,都太依赖父母了。”她显得忧心忡忡,不仅为萧条的生意,也为儿子某些方面的教育不足。五年级下期,她还是准备送儿子去补习奥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