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小麥和玉米每斤漲到5元,農民生活會有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tuoshan

小麥和玉米每斤漲到5元,農民生活會有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1、我們以河南種小麥成本為例來分析

種小麥土地是自己的,不需要成本。

種子成本:每畝80-150元

耕地播種:每畝100元

化肥農藥:300元

收割費用:50元

人工費用:從每耕地到收麥,每畝最少需要6天,現在人工費非常高,就按每人每天150元,人工費900元。

種小麥總共投入:1430-1500元左右

小麥產量:每畝在900-1200斤,現在小麥單價1.1元每斤左右,每畝小麥收入1080-1320元,

國家補貼:每畝100多元

正常算下來農民種小麥每畝不賺錢還虧損,今年河南天氣不好小麥減產損失更多。

2、我們以河南種玉米成本為例來分析

種子成本:每畝50元

播種收割費用:每畝150元

化肥農藥:300元

人工費有:玉米管理多一點,每畝最少需要8天,就按每人每天150元,人工費1200元

種玉米總共投入:1700元左右

玉米產量:每畝在1000-1300斤,現在玉米單價0.8元每斤

每畝玉米收入800-1040元左右。

農民種玉米每畝不賺錢還虧損

從上面可以看出,農民種幾畝地不僅不賺錢還虧損,農民怎樣種地可以賺到錢,如果小麥和玉米每斤漲到5元,農民生活會有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觀三農天下

如今所有物價都上漲,甚至翻幾倍,唯獨把糧食價格被死死地按在地板上,90年代的糧食價格和現在糧食價格差不多。今年小麥價格1元/斤,甚至更低,玉米才八九毛錢一斤。

90年代的一塊錢和現在的一塊錢有可比性嗎?有人說糧食價格不漲是為了社會的穩定,糧食價格上漲會帶起會引起通貨膨脹,呵呵呵呵。

1、以前種地還能賺些錢,農村很多人都是在家裡種地

那為什麼現在糧食價格這麼低,現在通過膨脹卻這麼嚴重。現在很難查找90年代糧食價格的數據,只是記得在南方水稻的價格是110元100斤,也就是1.1元/斤,必須清楚的是90年代的工人月平均工資只有三百塊錢左右(95年),那時的糧食雖然產量不高,畝產700斤/畝,也就是一畝水稻相當於工人的兩個月的工資。

現在糧食產量提高了,畝產1100斤左右,收購價1.3元,畝毛收入入1430元,除去農藥化肥的的你們學到只有1000塊錢左右的。我現在工人的月平均工資都有4000塊錢,也就是種4畝地才有現在工人一個月的工資。與90年代,一畝水稻相當於工人兩個月的工資相差太大了。

這也是為什麼農民紛紛外出打工不願意種地的主要原因。以前種一畝糧食能抵工人的一兩個月工資,我現在工人一個月的工資能種幾畝地。

如果小麥玉米水稻等糧食漲到五塊錢一斤,這還得看五塊錢的購買力。如果五塊錢只能買一瓶礦泉水那糧食五塊錢還有什麼意義。如果是現在的物價水平來說五塊錢一斤。1畝水稻毛收入有5000塊錢,出去農藥化肥等成本,剛好和現在的工人月平均工資持平,並沒有像90年代一畝糧食相當於兩三個工人月平均工資。

我們看這些糧食價格,只要看一畝地的糧食的購買力能有多大,而不是單純的數字。其實糧食價格上漲並不會出現什麼所謂的通貨膨脹,90年代糧食價格雖然只有一塊錢多一斤,但在當時價格是算是比較貴購買力很強的,最起碼種地是可以賺錢的。所以那時很多人都留在農村沒有外出打工。農民種地,工人打工,工種不同各司其責。這才是和諧的持續發展的。


昕瑞生態

從農民來講,我當然希望能年年有個好收成,把地種好、高產又有好的收益,給社會又能生產出很多滿足日益增長的生活需要的糧食,兩全其美!但目前我國的農業現狀不是那麼回事兒啊!原因,你懂的!再說了,難道你真的認為小麥玉米的價格都漲到5元一斤,農資、人工等各方面的成本就不跟著漲價了嗎?難道農民就能拿著這麼多的收入還像現在的物價這樣去購買其他生活生產用品嗎?!不可能的!



為什麼?因為農業是第一產業,糧價是百價之基!除非我們能像日本、韓國那樣,把農業作為一個職業,而且全國的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都很高。

所以,這樣的問題不討論也罷。不如我們多提提建議,怎麼促進中國農業的健康發展,讓農民的種糧收益有可靠的保證,而不是糧多了價格低,傷農;受災了,價格也不高,更傷農!就像今年的河南、湖北等地倒伏的小麥和發芽的小麥那麼多,而且也不是第一年發生了,2016年也是這些地區,還是這些農民,慘不慘吧!?加上去年秋季的作物因為持續降雨發黴也沒買上價錢,連續一年兩季的收成就這麼打了水漂,誰來真正保障農民的收益?再看看那些種糧大戶,好不容易形成的規模,這兩年紛紛“跑路”,指望中國農業有好的發展,談何容易!



農業是根本。國家不止一次的說,要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這不能是一句空話,要在補貼和保險等方面加大力度,讓農民種糧無憂,種糧有勁頭才行!


糧小咖

如果小麥和玉米每斤漲到5元,農民生活就會發生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我們先設想小麥和玉米每斤漲到5元的兩種情況看看:

首選假設每斤漲到5元就是普普通通的小麥和玉米。

但是這樣對農民就是好事了嗎?

要知道小麥和玉米作為目前人們需要的日常生活基本物質資料,如果價格短期大幅上漲,一般只有市場嚴重供應不足或通貨膨脹影響引起。

假如是市場嚴重供應不足造成,你自己還敢隨意去銷售嗎?

搞不好社會的動盪不安,就讓自己一命嗚呼了。

另外即使你有多餘的去賣賺錢,難道你就不需要其它生活物質資料嗎?因小麥和玉米的市場短缺,那麼與之相關肉、蛋、油等價格也會大幅上漲?

同時,與肉蛋油等相關產業產品價格也會上漲,依次類推向上延伸的其它物質生活產品價格最終還不是農民需要的時候去埋單嗎?

同理,通貨膨脹引起的價格上漲,也勢必造成其他物質價格的不斷上漲,造成購買力下降,金錢嚴重貶值,就像是現在的富翁真的是“視金錢如糞土一樣了”。

其次假設每斤漲到5元是特色小麥和玉米品種。

那肯定是受人們青睞和趨之若鶩的品種,市場需求也不是問題,只要你能夠種植較高的產量來。比方這種小麥和玉米的產量都是1000斤,一年一畝地輕鬆收入10000元,扣除化肥、農藥、澆水、耕種管理等費用,一年畝產純收入輕鬆8000元,如果家家戶戶都種植10畝、20畝、50畝。

100畝甚至更多,豈不是年收入最低80000元以上,遠比城市的工薪家庭強多了。

能幹的,種植面積大一點的,每年輕輕鬆鬆幾十萬,可遠比所謂白領強多了,甚至有很多農民一年就成為百萬或千萬富翁了,那也真是所謂城裡的鳳凰不如雞了。

但若真的這樣時,恐怕又該是會掀起城裡人聞風下鄉種田熱潮了。

有意思的是,目前大多數農民想遠遠撇開農村,一頭扎進城市裡,而有遠見的城裡人卻已經開始逐步承包農村土地,築巢蠶食進軍農村了。

這也許就是未來的,也是上面題主認為會出現的農民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吧。

關於這個問題就講解到這裡,若有不足或其他問題,可私信找我諮詢,你的問題我解決!

稻麥巴巴團隊宗旨:用最質樸的語言,幫助農民科普知識,解決實質性難題。你的難題,我解決!


稻麥巴巴

隨著國際糧食價格的持續走低,現在的玉米和小麥價格一直都是低迷的市場行情,就目前而言,國內的玉米和小麥市場價並不是很高。玉米受臨儲的影響,現在的價格也就8毛一斤,而小麥受國家的最低收購價調控,今年的最低價下跌0.03元/斤。 那麼如果這兩種糧食價格漲到5元,農民的生活只會往壞的方向發展,而不是收入越來越高。



之所以國家對大宗糧食的價格提出調控政策,主要的原因就是一旦糧食的價格下跌或上漲幅度嚴重,那對市場都不會是一個很好的信號,要知道人們日常的生活必需品主要還是要依賴糧食的價格漲幅而出現變化。 首先玉米和小麥的加工產品價格將會上漲,這樣的話深加工產品的上漲,那麼農民想買一塊麵包的價格也將會翻5倍。而大家買一袋爆米花的價格,在現在是5元一袋,那時候就會是25元一袋。


生活的負擔大大增加,所有的深加工產品價格上漲,農民的消費壓力也會上漲。而這時候肉類的價格也會隨之上漲,因為玉米的主要用途就是各種牲畜的飼料。 這樣一來的話飼料的價格上漲,而豬肉的價格也會猛漲,之後農資產品的價格依舊會上漲,畢竟市場決定價格,糧食的價格提高, 農資產品的價格自然會提高。而這樣一來農資產品的上游材料供給商也會加價。

之後全社會的商品價格在這個互聯網中都會紛紛上漲。這時候農民的生活壓力更大,屆時工資漲幅不夠,危害的是全社會。


農業補貼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既然你敢想,那麼咱們就來算一算了。

首先一畝地,按照現在的管理水平和科研力量,大約是產小麥1000斤,玉米大約能達到1200斤左右,一年兩季,產量就是2200斤,一斤5塊,這麼一算的話,毛收入大約是11000元。

我們按照一戶六口人算,戶均也就5-7畝地吧,這樣算下來的話,家庭全年種地毛收入大約是五萬到七萬這樣的水平。

算過毛收入後咱們再算下淨收入。一般來講,一畝地農藥化肥種子等,直接投入大約在800-1000元左右,我們不考慮勞動力成本,這樣的話,就需要從毛收入中扣除掉5000元左右,淨收入大約在4.5-6.5萬之間——前提是化肥、農藥、種子、水電費用不漲!

我們拿一個簡單的對比來看吧,現在玉米不到1元,小麥1元多些,綜合一下糧價也就是1元左右,如果糧價翻五倍達到5元,種地的投入也相應的翻5倍,那麼就需要扣除的成本是2.5萬元左右,農民的淨收益大約是2.5-4.5萬元左右。

然後,你再那現在的開支全部乘以5,你可能會發現,糧價還是不要到五元的好——這是個很矛盾卻很現實的問題,一方面盼漲,但真正漲後卻又發現還不如不漲。

當然,出現這種狀況並不是糧價本身的問題,而是在我國經濟體系的建設中將糧價作為百價之基,從而導致糧價在整個經濟活動中處於基礎地位,價格難以大漲大跌。


每日糧油

如果小麥和玉米每斤漲到5元,農民的生活會有多大變化?相比較打工是否更好?怎樣的農民生活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帶著這三個問題,來為大家詳細的算一筆經濟帳!

一個正常的農戶只種小麥一年能賺多少錢?

在我們這裡一個普通的農戶家庭,平均每家有5畝地左右,而一畝地的水稻產量大概在900-1100斤左右,就拿1100斤來計算,一斤5元,一畝地就是:1100*5=5500元,那麼5畝地就是27500元,有的地方一年能種兩茬,那就是55000元,再出去各種材料費、人工費和日常開銷,一年到頭頂多生個3萬多,基本上和在外邊打工差不了多少。

一個普通農戶種植一年能有多少?

和水稻相同的條件下,除了產量不同於水稻,玉米的產量是700-900斤每畝,所以它的收益肯定是低於水稻的,種玉米不如種水稻!


哪些農村人的收入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土地承包者的生活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糧食的價格是5元,土地承包者大多承包土地加上自家土地在10畝以上,我們就按10畝來算,種水稻,那麼收入就是普通農戶的2倍,一年的毛收入就能達到11萬元左右,在農村很多土地承包者承包土地甚至更多,幾十畝上百畝的都是有的,這些人的收入將發生質的飛躍!


小夥子很膩害哦

Dream星宇在線: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我採集的玉米價格數據分析,以2018年3月28日到3月29日的華東地區玉米價格為例,安徽省的玉米價格在29日相對於28日來說,跌了9.00元,同比上週跌了12.00元,以山東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江蘇省的玉米價格相對於28日來說增長幅度明顯,其中浙江省與江西省的玉米價格最為明顯,各與28日相比來說,浙江省漲了30.00元,江西省漲了31.00元,除了山東省與福建省較上週來說漲價,其他均為跌價。上海市29日與28日價格持平,但是較上週來說,漲了300.00元。(備註:以上所提價格以噸來計算。)



根據4月份的最新數據顯示,以安徽省為案例,阜陽市、合肥市、安慶市、蚌埠市的玉米價格均為1996元/噸,水分14%。


溫馨提示: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大部分地區還會繼續上漲,但是安徽還會有一定的下降趨勢。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反差,究其原因還是供求關係,就是業內人士常說的“量小提價,量大壓價”,根據玉米價格來說,無論是主產品澱粉、酒精還是副產品包括蛋白粉、DDGS以及纖維來說都難以出現大幅上漲的局面。事實上,玉米價格的過高已經成為了深加工企業的很大負擔,以玉米澱粉企業為例,如下圖所示:


小麥的價格以2018年4月3日的最新行情數據顯示,安徽蚌埠平均價格為1.23元/斤,河南許昌平均價格為1.35元/斤,四川綿陽平均價格1.4元/斤。

在說完這些數據之後,接下來分析一個話題,如果小麥與玉米每斤漲到5元,農民生活會有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乍一看,農民生活水平會有很大的提高,看是仔細思考一下,並不是這麼回事。

1、農村出現大量的荒廢農田,為什麼存在這些現象?

一、水利設施不夠齊全,在我們那邊,有一些地區嚴重缺少,上游水庫由於用來給城市人口吃與用的,下游農田無法得到有效的水資源補充,部分地區是靠天吃飯。要麼田地積水,無法排解;要麼田地缺水,無法得到供應,導致無法收穫,被迫離開農村,進城打工。

二、農藥與肥料越來越貴。

三、由於亂使用農藥,造成很多害蟲無法殺死,已經有了抗藥性,也有野草不能除盡。

2、農產品漲價的前因後果。

前因:由於大量的土地荒廢,玉米與小麥得不到收購的標準,大量農村人口從生產者演變成為消費者,造成了農產品漲價。

後果:如果農產品漲價,就會出現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其他產品也會漲價,甚至有可能成為“天價”,無疑是對農民雪上加霜。

我也想過農產品單方面漲價,其他產品遏制漲價,不過這不可能,這樣會擾亂市場。再者,隨之而出來又產生了一個問題,還有多少農村的90後會務農?

未來農村致富除了承包大範圍土地,生態生產糧食,生產蔬菜與水產,實行框架結構,這樣的方法才會快速致富,比城裡的工薪階層好多了,“民以食為天”這是永遠改變不了的。

當然這也有很大的挑戰,一系列因素都需要考慮在內,稍有不慎,將會陷入進去。






Dream科大

如果小麥和玉米每斤漲到5元,農民的生活會有啥變化,這要取決於物價和消費水平,糧食漲,其它商品別漲,人民幣沒再貶值,農民的生活會有很大的改善,其實按物價上漲和工人工資上漲幅度,玉米漲到10元也不多,幾十年前工人每月工資32元,玉米每斤0.25元,一月工資能買120多斤玉米,現在月工資超過3000元,如果還買120斤,那麼每斤玉米應該漲到20多元才合理,所以說小麥玉米漲到5元也跟不上物價上漲和工人工資上漲的幅度,只是農民會好一些,而今的糧價不想多說,說多了都是淚呀。


就半工半農

一個個跪得久了。為什麼不敢想?農民還要被壓迫多久?糧食生產週期多長?工業製品呢?

依我看,小麥玉米每斤五元都少了!

農民們站起來,不到50一斤,堅決不賣!餓死這幫吸血鬼!

保衛自己的糧食,要是敵人來了,等待他的是糞叉。


分享到:


相關文章: